那些关于年三十的习俗,你们还记得多少?

那些关于年三十的习俗,你们还记得多少?

哈喽大家好,欢迎收看小李的所见所闻节目,我是小李。这不,马上就要过年了,所以我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那边过年的习俗。

首先先介绍一下我的家庭情况,我是一个95后,我的老家是住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的一个小山村里,民风还是比较淳朴,各种习俗都有延续。老一辈的习惯,在我父母这一辈都得到了传承,同时也深深的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人。

那些关于年三十的习俗,你们还记得多少?

我家的地理位置

打我记事起,应该是02,03年之后,那时候的我刚刚上小学,在这期间总是盼望着过年。因为过年的时候我父母就会回来(农村众多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地工作,过年的时候才会回来),一方面可以给我带很多好吃的(小孩子都是这样子),另一方面,也希望着过年学校就放假了,不用学习,也可以玩的很开心,更重要的是过年还可以有红包拿,虽然那个时候红包最终的归属权总是属于父母,还美名其曰说是替我们保管。但最终零花钱都不知去向,但即便如此,我们依旧很开心,毕竟我们曾亲手拿过那么多钱 。

所以我们在盼啊盼,终于,年关快到了。

那时候我们小学也放假了,此时应该是腊月十几号。

1、玩擦炮

对于那个年纪的男孩子来说,过年期间,最好玩的玩具应该就是擦炮(一种小炮仗,点火就会爆炸),总是会向父母要几块钱,然后和庄上的几个同龄的男孩子一起,去当地的小商店,一人买上这么一俩盒,然后就开始各种恶作剧。趁大人不注意,点上一个放在他旁边。然后就听到“嘭”的一声。吓得大人一跳,而我们则哈哈大笑,然后一溜烟,跑得没影了,继续寻找着下一个目标。这个时候,各种大人,小孩,包括各种家禽,狗,等等都会成为我们的目标。甚至池塘里面的鱼,也会成为我们的攻击目标。

那些关于年三十的习俗,你们还记得多少?

那些关于年三十的习俗,你们还记得多少?

当然擦炮,可不仅仅只是有这一种功能。我们还会玩出各种花样,摆出各种阵势。

虽然我们的父母总是叮嘱我们要注意安全,不要玩这个,但是我们总是不会听这些,毕竟调皮捣蛋是男孩子的天性。反正可以说擦炮承包了我们6到10岁这个期间大部分的快乐。

2、宰杀家禽,放塘分鱼

那些关于年三十的习俗,你们还记得多少?

那些关于年三十的习俗,你们还记得多少?

那些关于年三十的习俗,你们还记得多少?

在我小时候,那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会养一些鸡鸭,有几户还会养一两头猪。那些鸡鸭都要在腊月二十八之前宰杀完毕,之后就不允许再宰杀。而猪也是同样如此,因为杀猪需要好多人力,所以在杀完之后,去帮忙的人都会分到一点猪肉猪内脏等等,而且杀完之后,主人家还需要请庄里人吃“杀猪饭”,啊,杀猪饭的肉食就来自于被杀的猪,这也成为了一种传统。

那些关于年三十的习俗,你们还记得多少?

那些关于年三十的习俗,你们还记得多少?

在我们这边,隔几户就会有一个公共的池塘,早年间,那是属于生产队的塘,之后就由旁边几户人家共同拥有。我们几户都会在开春的时候,集资购买一些鱼苗,放在塘里面。等着冬天回来过年的时候把塘水抽干分鱼,一家也能平分到十几条鱼,这样一来,过年用来招待客人的鱼类就有了,特别是我们这边家家户户都会在过年的时候腌制咸鱼。那个时候特别喜欢鱼,所以一年间最期待的事情就是放塘。每当到这个时候,我们几个小伙伴都会约定好,发出什么样的口号是放塘的标志,然后一起提前把靴子工具都准备好,跟着大人们一起下塘捉鱼,即使最后总是以一身泥来收场,但玩的却很开心。

2、采购年货

那些关于年三十的习俗,你们还记得多少?

一般来说,我们这边采购年货大约要到腊月二十几号,由于是一个农村,年轻在平时都会在外地工作,留在村里面的都是一些老人,老人一般很少消费,除非购置日常生活必需品。所以说杂货铺根本赚不到什么钱,因此他们也就指望着这段时间能够狠狠的捞一笔。可以说这段时间赚的钱够他们吃一年的。

在我家,每次购置年货都是我妈妈亲自去,在放假之后,我总会天天问我母亲,什么时候去办年货?原因就是这个时候我要跟着,因为我可以趁机买很多好吃的,以及我想要的。

那些关于年三十的习俗,你们还记得多少?

从我家出发,走个三四百米就是一家杂货铺。恰好这个小商店是我婶婶开的,小时候每次去她家玩,总会盯着货架上那些吃的。平时手上也没什么钱,也不好意思去拿。但是现在是办年货的时候,后面跟着一位金主,所以我总是肆无忌惮的拿那些平时就看上的东西或者是吃的,毕竟有我母亲付款,哈哈哈。而我父母也不会过多说我什么,毕竟是过年的时候。

我父母采购年货一般包括烟,酒,肉,以及各种年后需要招待亲戚的菜。然后就是一些瓜子,花生,糖果,饼干啥的,这是要用来在春节期间放置在果盘里的吃食,用来招待客人的。接着就是一些日常用品,锅碗瓢盆啥的,家里面有东西坏了,这个时候就来买一个新的换上。最后就是春联,福字,纸钱啥的。

总之对于那个时候的我来说,采购年货是一件能够令我开心好久的事情。

4、房屋除尘

那些关于年三十的习俗,你们还记得多少?

除尘意思就是要把家里面里里外外打扫干净。以一个干净整洁的家来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我们这边一般是腊月二十八,二十九来做这件事情。一般的分工是我爸爸负责扫除家里面的,屋檐上面,墙顶四周的蜘蛛网,灰尘等等。而我妈妈主要负责洗各种碗筷,水瓶,各种衣服床单被罩的晒霉等等细碎的事。

而对于我们孩子来说,有时候也会帮父母洗洗东西,或者递些工具,但都不会做很长时间,干一会,就会被其他事物所吸引注意力,然后跑出去玩了。每当到这个时候,我父母总会以给红包来诱惑我,让我去帮忙,而我却每次都信了,然后又一脸认真,充满干劲的去忙活了起来,并且心里面对父母的红包充满着期待。

5、年夜饭的规矩

那些关于年三十的习俗,你们还记得多少?

一晃就会到年三十了,这几天在我们这边有很多讲究。人们要穿上新衣服,来迎接新一年。这一天我们要早早的起床,然后吃一顿饱饱的早饭,为什么早饭要吃饱呢,因为我们这边这天是不允许吃午饭的,只能吃年夜饭。这一天,我妈妈都会在忙碌晚上年夜饭的菜,年夜饭一般要烧四个锅,12碗菜,菜数量凑成双不能成单。因为不允许吃午饭,所以我总是偷吃,我妈妈烧好的菜。为什么是偷吃呢?因为按照我们这边的规定,每家每户都需要祭祖,而烧好的菜,要等祖先先吃完我们才能吃。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偷着吃的缘故了。

那些关于年三十的习俗,你们还记得多少?

烧菜也是有讲究的,一定要有圆子(芋头圆子,糯米圆子)在我们这边,这个是金元宝,以为这来年可以发大财。还在炸圆子的时候,要将一个圆子,装作不小心的样子,丢到地上,这个是给灶神吃的。

那些关于年三十的习俗,你们还记得多少?

当女主人在烧菜的时候,男主人则要和家里面的男丁,一起贴春联。当时小时候,家里面都是用浆糊来贴春联。那个时候,虽然我认为贴春联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但是也没办法,我总是要帮着我爸爸一起贴。按照我们这边的习俗,女人是不允许贴春联的。(在此表明一下,本人没有歧视女性的观念)

6、祭祖

那些关于年三十的习俗,你们还记得多少?

晚上当所有的菜都端上桌的时候,要在客厅上面点燃两支蜡烛,三支香。然后嘴里面要念叨着“老祖先啊,过年了,来家吃饭吧”。然后家里面男丁要去家外面的空地里,给老祖先们烧纸钱。这烧纸钱也有讲究的,不允许女的烧,只能让男的烧(至于具体原因,我也不是很清楚,也不知道是不是重男轻女思想,反正是老一辈传下来的,有知道的人可以在下方评论),所以我家烧纸钱,每次都是我和我爸去烧,我妈妈和我姐姐只能在远方看着。烧纸钱的时候还要念叨着这一摊是烧给谁的,然后还要讲一句“某某某,来捡钱支吧”,在这个时候也可以祈求祖先对自己家人的保佑。

那些关于年三十的习俗,你们还记得多少?

在烧完纸钱之后,要回去给桌子上面的老祖先盛饭倒酒,然后过一会,家里面每一个人都要轮流在桌子前面磕头,向老祖先拜别,并且向老祖宗说出自己的愿望,祈求保佑。每一个人都磕完头之后,就可以将桌子上面的碗筷酒杯撤掉,这个时候自己的家人们就可以吃年夜饭了。

7、年夜饭后的娱乐项目

那些关于年三十的习俗,你们还记得多少?

在吃年夜饭之后,父母就要将自己准备好的红包给孩子,这是压岁钱,给压岁钱有好多种说法,在此我也就不详细介绍了。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急不可待的催着父母把红包给我们,拿到红包之后就会嫌弃父母给的少了,当初承诺帮他们办事给的红包都给,然后一脸不高兴的看着他们,而他们总是哈哈大笑,接着我也跟着他们笑了。这种事情年复一年发生在我们家。

那些关于年三十的习俗,你们还记得多少?

然后就到了最精彩的放烟花环节。在我们这边,每家每户过年的时候都需要放烟花,至于原因我也记得不太清楚了。因为我们这边是农村,没有城市里面的高楼大厦的遮挡,也没有禁放令。只要有一家放烟花,就会看得很清楚。

当夜幕渐黑的时候,你就会看到各种各样五彩斑斓的烟花绽放在天空中,“砰砰砰”的声音不绝于耳。

那些关于年三十的习俗,你们还记得多少?

还没等邻居家烟花放完,我就把我家提前买好的烟花给搬了出来,放好之后,拿起打火机就点燃了,随着那一缕白烟渐渐从烟花盒子里冒出,一束火苗突然间窜出,并伴随着一个发亮的尾巴和一张脆耳的声响,当升到一定高度之后,“嘭”的一声,随后便见五颜六色的烟花四散开来,煞是好看。我们自己也会买一些小烟花自己放着玩,记得那个时候,经常买一些叫小神鞭,窜天猴的烟花,还玩的特别开心。

那些关于年三十的习俗,你们还记得多少?

山上的庙

放完烟花之后,村里面的男人们们,都常会聚在一起打麻将,打扑克牌等等,直到深夜才会回来。当家的女主人们,是要去山上的庙里面烧香,这似乎已经成为了我们这一种传统,每年年三十吃过年夜饭之后,我的母亲都会去庙里面上香,祈求菩萨保佑,祈求来年家里面一家人的平安富贵。这烧香的过程也是不好走的,因为庙在山顶,所以必须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山路,而且这种路都是崎岖的小路,每个人必须打着电灯才能看清,这上一次庙来回要走四五个小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烧香的人能够虔诚,历经艰辛才能够去上香。

那些关于年三十的习俗,你们还记得多少?

而我们这群小孩子,则提着买来的红灯笼,到处跑,一边跑一边唱着歌,还要喊着“打灯笼,照舅舅……”等话,最重要的是要去竹林里面走一圈,并且在竹林里面往上蹦几下,这意味着来年能够长得更高。

而且 在年30当天夜里,每家每户都必须要把每个屋子的灯都打开,直到第二天天亮,这意味着要灯火通明。而每当这个时候村里面的电压总是不够用,老是有地方会停电。接着第二天早上,每家每户男主人都要在三四点钟的时候,门外放一挂炮竹和一个烟花,这个意味着要红红火火迎新的一年。放两次烟花的目的是“辞旧迎新”。但这个时候我们小孩子一般都是在睡觉,而外面的鞭炮声,总是会把我们从睡梦中吵醒,但又很无奈,只能静静的等着鞭炮的结束,结果这家刚结束,那家又响起来了。

8、关于本人年三十必须要做的事

那些关于年三十的习俗,你们还记得多少?

每年年三十我都需要做几件事,事情是这样子的。当我生下来的时候,家里面还是比较迷信。所以找了一个瞎子(我们家这边对算命人的称呼),给我算了一下,那个瞎子说,我命里面会被水克,所以我不能去水边玩。而且每到大年初一早上都需要叫唤(我们家这边的称呼,意思是父母抱着孩子呼喊)。所以我小时候很少去水边,因为我父母根本不让我去,而且每到大年初一早上两三点的时候,我爸就会来到我房间,把我从床上抱起来。走到门外,轻轻的呼唤着我:XXX,不要怕,晚上回来睡觉哎。XXX,不要怕,晚上回来睡觉哎。一直持续几遍,然后才带我进屋。而那个时候,我总是迷迷糊糊的睡在屋爸爸的怀里,这个习俗,一直到我十八岁才结束。

9、大年初一早上

那些关于年三十的习俗,你们还记得多少?

那些关于年三十的习俗,你们还记得多少?

大年初一早上,每个人都需要早起,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面条,粽子,鸡蛋等等。吃完之后,家里面的男人都会成群结队,去村里面挨家挨户都走一趟,而女主人则是留在家里面招待即将到来的客人。那个时候我很小,只记得当时总是和几个小伙伴挨家挨户在捡炮仗玩,根本不管大人的事情。所以有些记忆我是模糊的,可能叙述的不太准确,所以见谅。

现在有好多人在网上吐槽说,现在年越过越没有味道。其实事实确实如此,就连我们这个小山村,也有好多习俗,都被人们逐渐被淡忘了。

那些关于年三十的习俗,你们还记得多少?

随着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好多人已经不再遵守那些古老的习俗,认为那些根本就是封建迷信思想。正因为现在人省略了很多过年的习俗,将年过的只剩下了,吃年夜饭,打牌,看春晚,以及玩手机,在潜意识里面把“年”过的过于形式化,相当于只是走了一个程序而已。所以我们这一代人才认为年过的越来越没有意思了。特别是最近几年,各大平台都会在除夕夜开启发红包的模式,导致将越来越多的人束缚在手机上,好好的除夕夜,变成了抢红包夜。

10、写在最后

对于我们这一代来说,虽然受教育程度在不断的提高,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那些传统习俗进行否定以及不遵从。你可以进行批判的继承,但绝不可以进行全盘的否定,如果你不想你的未来你的空洞化,碎片化以及形式化,那么就请继承那些好的习俗,将中华传统文化远远不断的流传下去。这才是一个民族复兴的根基以及灵魂。

所以,放下手机,走出网络,好好的过每一次春节吧,毕竟你们一年到头来就这个时候才能和家人团聚。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From:小李的所见所闻

那些关于年三十的习俗,你们还记得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