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遇見一個難題時,可以試試轉向

當遇見一個難題時,可以試試轉向

《轉向:用工程師思維解決商業難題》

全文 799 字 | 建議閱讀 2 分鐘

文 | mickjoust

最近好不容易讀完了溫伯格寫的《系統化思維導論》,真的太難讀了,雖然我也算得上愛讀書的人,但是其中涉及的概念又多又雜,翻譯也不算好,好在最後堅持讀下來,也算有些收穫。

於是為了平衡一下,重讀了一本稍微難度低一點的書——《轉向:用工程師思維解決商業難題》。

這本小書很容易讀,邏輯結構非常清晰,在第一章中,就把全書的核心說完了——什麼是工程師思維?

模塊化的系統思維。

當然,現在看來,我認為這個定義有點不妥,因為又繞回去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一方面作者定義了工程師思維需要拆分成不同的微小模塊,卻說系統就是這些模塊的線性組合。就像一面鏡子被打碎,主要拼裝回去也就是原來的那塊。

實際上一個系統可能遠比想象的要複雜得多。

另一方面,把工程師的解構和重構思維完全等同於系統思維,這直接忽略了別的影響因素,有點過於理想化,簡直就是手裡拿著錘子,看什麼都是釘子的現實版本。

而到最後,作者也還是沒有說清楚到底什麼才是好的系統思維。

不過,從這本書我們還是能夠獲得一個洞見:我們在處理日常問題時,要學會取捨。這和萬維鋼老師在《萬萬沒想到》書裡說的理工科思維是一樣的。

書中介紹了工程師思維的三個重要特徵——

一是在沒有結構的情況下“預見”結構的能力。

二是能夠熟練地在約束條件下進行設計。

三是經過深思熟慮後對解決方案備選方案做出決斷的能力。

然後,作者整本書就圍繞著三個特徵列舉各種證據和故事,其實,這三個特徵都是在說取捨,通過取捨來不斷試錯到達最終解決問題的目的。

但是,這讓我們又多了一個瞭解世界的思維模式,如果你沒有多少耐心讀故事,那看完前兩章就夠了。

至於副標題說的解決商業難題,有點誇大其詞了,商業難題恰恰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思維中的拆分和重構的辦法很好,但是也只是解決了一部分的技術問題,而像管理這樣涉及人的問題,只是簡單的拆分幾個任務,恐怕是解決不了的。

最近,你又讀了什麼好書?歡迎留言分享。


持續踐行,我們一路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