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入50萬的生存考驗,中國一線城市的住房之困:買房難租房貴

年入50萬的生存考驗,中國一線城市的住房之困:買房難租房貴

晉升於中產階級是不少國人的夢想,以財富論計,按照瑞信研究報告,擁有5萬至50萬美元(約32.75萬-327.53萬人民幣)財富的成年人屬於中產階層。

根據瑞信標準,中國的中產階層達1.09億人,佔全國成年人口的11%,位居世界第一。單看收入有不少人可以達到中產或準中產標準,但在計入住房、教育、醫療、養老支出後,普通人晉升至中產的機會顯著降低。同樣殘酷的現實還在於,一箇中產家庭所擁有的財富不足以支撐在他們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體面地生活。

年入50萬的生存考驗,中國一線城市的住房之困:買房難租房貴

不久前,寧南山的《作為一箇中產階級,我對國家有哪些不滿》指出了我國房價及教育等問題,引人深思。

他在文中提到,2016年美國家庭年收入中位數為59039美元,按照2016年6.64的平均匯率就是39.2萬元人民幣。倘若一個家庭收入超過50萬元,理應在發展中國家也能生活無憂。然而,在中國的一線城市,年入50萬的家庭卻感到痛苦,尤其體現在為房價和子女教育所累。

中國一線城市的房價究竟有多高?以上海這座一線城市為例,我們來看一下2018年7月上海各區二手房均價的數據。

年入50萬的生存考驗,中國一線城市的住房之困:買房難租房貴

根據數據顯示,上海二手房均價為50866元/平方米,其中最高的為黃浦區82219元/平方米,最低的為崇明區的16702元/平方米。

在各區熱門小區的二手房均價中,黃埔區的融創濱江壹號院更是高達115000元/平方米。

對比一下美國的平均房價。根據美國權威房地產網站Zillow最新數據顯示,截止到2018年1月,美國平均房價售價為$232,300一套,大約$141/平方英尺,相等於$1566/平方米,摺合人民幣約為10700元/平方米。這一數字尚低於上述數據中的崇明區二手房均價。

年入50萬的生存考驗,中國一線城市的住房之困:買房難租房貴

事實上,上海的房價是中國一線城市房價高企的一個縮影。

曾有數據顯示,在綜合了中美工資水平和房價水平的情況下中國買房負擔約是美國的20倍。也許你會驚訝於如此高的負擔對比倍數,但是住房帶來的沉重負擔是在一線城市家庭所必須面臨的社會現實。寸土寸金的城市,眾多年輕人傾其一生也難買一處安居。

對年輕人來說,一線城市動輒數百萬、上千萬的房價已遠遠超出他們依靠工作收入就能夠支付的金額。因此,在房價高企的情況下,有專家提出透支夫妻雙方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等“六個錢包”湊齊首付買房的建議。然而,掏空多方積蓄後,面對房貸、子女教育以及父母祖輩的養老費用,年輕人又該如何解決呢?無解。

年入50萬的生存考驗,中國一線城市的住房之困:買房難租房貴

在寧南山所撰文章中,他還提到國外上班族的下班生活。國外的上班族們大多數下午五六點下班走人,每天大把時間可以消磨。在歐洲,很多人下班就騎著自行車,沿著自行車道去遊走十幾公里,還有人踩著輪滑,去酒吧小酌一杯,或者到河邊坐著聊天。

然而,大多數的中國上班族們到點下班之後,臨時有加班任務的只得繼續在公司加班加點;準時下班的擠在下班高峰期的地鐵和公交上,盼望著早點回到住處,好卸去一身疲憊。本可享受生活的時間已然在擁擠與等待的路上消磨了。

年入50萬的生存考驗,中國一線城市的住房之困:買房難租房貴

因而有人調侃道,在同等的超過中等收入的情況下,國外的中產家庭在生活,而國內的中產家庭只是在生存。

兔兔認為,這一點對於選擇貸款買房的家庭而言更是如此,首付金額大,房貸利率也在漲,而日常開銷等其他生活成本這筆不小的開支也讓不少家庭頭疼。倘若在購房與租房之間選擇後者,沒了首付需要掏空積蓄的困擾,手頭上的流動資金會更充裕,享受生活的期望才會變得容易些。。

換做是在一線城市生活的你,貸款買房與租房之間你又會作何選擇呢?

歡迎關注【巴樂兔租房】,這裡有關注租房的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