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教科書中的抗日戰爭 美化日本殖民統治 污衊中國是侵略

人們常說“欲滅其國,先滅其史”,可見歷史對於一個國家的國民精神是何等重要。但是,在種種力量的作用下,歷史又會呈現出不同的敘述方式,甚至被歪曲,被改寫,所以,人們也感慨地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歷史被接受的最普遍方式來自於學校的歷史教育,所以,歷史教科書問題極為重要,很多居心叵測的外國政治勢力經常在這一問題大做文章。

韓國教科書中的抗日戰爭 美化日本殖民統治 汙衊中國是侵略

中國是受歷史教科書篡改之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2001年日本扶桑社中學歷史教科書《新歷史教科書》對日本侵略戰爭的肆意篡改,引起了中國人民的極大憤慨。同時,受到傷害的還有韓國人民。但是,對歪曲歷史、肆意修改歷史教科書問題,國內大多數學者似乎只注意到日本右翼篡改歷史教科書的問題,對韓國新右翼歷史教科書美化日本侵略問題鮮有關注。

韓國明明是日本侵略戰爭的受害國,為什麼會出現美化日本侵略的現象呢?

韓國教科書中的抗日戰爭 美化日本殖民統治 汙衊中國是侵略

這源於韓國曆史教科書版本的混亂。韓國的歷史教科書有三種——分別是“國定版”歷史教科書(顧名思義,是由國家教育部統一編纂、出版、發行的歷史教科書);“鑑定版”歷史教科書(由民間教育團體自行編撰,經國家教育部鑑定通過後供學生使用的教科書);“自由版”歷史教科書(由民間教育團體自由編寫並出版的歷史教科書)。

韓國教科書中的抗日戰爭 美化日本殖民統治 汙衊中國是侵略

按理說,韓國教育部編纂的“國定版”歷史教科書理應是最權威的版本,但是它的存在時間極為短暫。韓國在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官方修訂的歷史書。直到2015年10月12日,韓國政府才正式宣佈從2017年起將推行由國家統一編寫中學歷史教科書的所謂“國定化”政策,並於1月3日確定了從現行的歷史教科書“鑑定”體制向“國定”體制轉變的具體方案。

但不久之後,2016年11月,因“崔順實幹政”和朴槿惠總統被彈劾等事件,韓國教育部宣佈“國定版”歷史教科書的使用將向後推遲一年。2017年5月12日,韓國總統文在寅簽署行政命令,指示廢除朴槿惠任內編寫的“國定歷史教科書”,這意味著韓國國定歷史教科書正式被廢除,韓國學校將再次被允許從政府審核通過的歷史教科書中進行選擇。

韓國教科書中的抗日戰爭 美化日本殖民統治 汙衊中國是侵略

所以,歷史教科書的採用便成為了韓國社會各種勢力角逐的戰常為了加強與日本的經濟關係,討好日本,韓國的資本家及其御用文人形成了新右翼。據調查,在新右翼群體中,職業為教授的比例達50%,其餘多為法律界及工商業界人士。他們以一種媚日的歷史觀歪曲歷史,美化侵略,編寫了代表自己立場的教科書。

新右翼在書中指責在壬午兵變之後,中國對朝鮮的干涉十分具有侵略性,認為中國是促使韓國淪為半殖民地的罪魁禍首。新右翼教科書並沒有把日本殖民看作是朝鮮的災難,反而認為日本殖民時期是朝鮮與近代文明向融合的時期,他們主張日本殖民時期對朝鮮半島經濟的影響不是“壓榨”而是合法經濟運營,並且在日本殖民時期,朝鮮半島的經濟得到了“成長”。

韓國教科書中的抗日戰爭 美化日本殖民統治 汙衊中國是侵略

《新編教科書》編纂者之一的李榮燻認為,在接受日本的殖民統治之前,韓國社會一直停留在傳統階段,而通過日本的殖民統治,韓國得以和近代文明進行接觸,從而進入一個嶄新的文明階段。新右翼在教科書中無恥地認為,“如果朝鮮王朝能捨棄對中國的幻想,並與日本建立徹底的信賴關係,那麼便可以藉助日本的力量擺脫中國和俄羅斯的威脅”。

新右翼歷史教科書站在日本的立場上對慰安婦問題進行敘述,對慰安婦所受到的暴行閉口不提,反而汙衊一部分女性因為受利益誘惑而淪為慰安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