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歷史的商紂王:雄才霸略,開疆拓土到達東海,被黑了三千年

誰是歷史上被黑得最慘的帝王?不是秦始皇,也不是楊廣,當然更輪不到曹操。和他們幾位被黑程度相比,一直被認為是頭號昏君和暴君典範的

商紂王,才真正沉冤了整整三千年。

直到了20世紀中期,才終於有一代偉人慧眼獨具,為紂王翻案正名,充分肯定了他為中華民族拓土開疆,將版圖擴大到江淮地區、一直到達渤海和東海之濱的偉大貢獻。

“商紂王”的正式名號是帝辛,殷商王朝第三十一代天子,“商紂王”是後世對他的貶低性稱謂。根據《夏商周斷代工程年表》,帝辛在位時間為公元前1075年~公元前1046年,即約30歲即位,在位30年,60歲殉國。

帝辛本名子受,為殷商第三十代天子帝乙之幼子,以其母為帝乙之正後,又是其母扶正為王后所生,因此越過同母兄微子成為嗣君。

《史記》裡稱帝辛「長巨姣美,筋力超勁,手格猛獸」,皇甫謐《帝王世紀》稱帝辛「能倒曳九牛,撫梁易柱」,是個筋骨強勁、力大無窮,能當百人之敵的無敵勇士,此外他還「資辨捷疾,聞見甚敏」,也就是智商極高,反應極快,能言善辯,絕非一勇之夫。

殷商天子帝辛

真實歷史的商紂王:雄才霸略,開疆拓土到達東海,被黑了三千年

帝辛繼位後,用費仲治政,鼓勵農桑,推行牛耕與灌溉排水;肅清王族內部異己,削弱貴族勢力,殺比干,囚箕子,逐微子;又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從亡虜逃臣中簡拔健步如飛、勇搏熊虎的勇士飛廉惡來父子為將;伐黎國,破蘇國,大搜於渭水,一度打壓了剛剛興起的周國,囚禁周文王姬昌。在周人臣服後,帝辛移兵向東,長年攻伐東夷。

可對比以下兩張地圖:

殷商極盛時期,殷高宗武丁的疆域圖

真實歷史的商紂王:雄才霸略,開疆拓土到達東海,被黑了三千年

周國崛起,與殷商對峙,牧野之戰時的疆域圖

真實歷史的商紂王:雄才霸略,開疆拓土到達東海,被黑了三千年

據考武丁之後歷任商朝天子的武功,主要在對西戎用兵,祖甲、廩辛征伐蠶叢氏部,庚丁征伐羌方,武乙征伐旨方,文丁囚禁逼死周侯季歷(姬昌之父),

而到了帝辛的父親帝乙即位後,面對東夷部族崛起,東西兩面作戰的困境,就被迫對日益強大的周人懷柔,將商朝王女嫁給姬昌,同時全力攻打東夷,打敗了盂方、夷方、人方等東夷部族,商軍最遠到達僱(今山東鄄城)、齊(今山東淄博)等地。

周文王姬昌

真實歷史的商紂王:雄才霸略,開疆拓土到達東海,被黑了三千年

繼承父業,真正完成對東夷中的徐淮部族全面征服,在中國歷史上首次征服了江淮地區、拓土開疆至渤海和東海的帝王,確實是殷商天子帝辛無疑。

從這個意義上,今天的天津、連雲港等沿海城市所在地域,包括江蘇、安徽兩省在長江以北地區,被納入中國版圖,同時讓相對先進的中原文化傳播到淮河流域,促進加入這一地區的開發和民族融合,確是帝辛的重大功勞,不愧為中國歷史上有傑出貢獻的一代雄主。

(當然,因數千年來海岸線不斷退後,不可能完全一致)

【在武丁孫子,武丁孫子,武王靡不勝。龍旂十乘,大糦是承。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四海來假,來假祁祁。景員維河。殷受命咸宜,百祿是何。】——《詩經·商頌·玄鳥》

被收錄儒家五經《詩經》的《商頌·玄鳥》一詩,「在武丁孫子,武丁孫子,武王靡不勝」一句,漢代經學大家鄭玄解作「殷高宗武丁之子孫,有武功有王德於天下者,無所不勝服」。

宋代儒家大師如朱熹,解釋成「武王,湯號,而其後世亦以自稱也。言武丁孫子,今襲湯號者,其武無所不勝」;都認為武丁的某個子孫,自襲先祖商湯的“武王”之號,戰無不勝。

而歷史上武丁之後諸子孫,武功平平,其實並沒有“無所不勝服”之人。一直到帝辛即位後,平定淮夷,開疆東海,才符合詩中「肇域彼四海,四海來假」之說。因此,此詩其實正是殷商遺民建立宋國後,懷念和歌頌帝辛曾經威震四方,疆域至海,諸邦來朝的武功而做。

後世大多數的儒家門徒絕不敢想象,此詩竟是歌頌他們心目中無惡不作的商紂王,因此強行把這句次序顛倒,曲解成“商武王成湯的子孫武丁”,將該詩的歌頌對象變成了武丁,也成了一貫通行說法。

在帝辛對東夷長年戰爭中,西方的周國在文王姬昌和武王姬發兩代英主的努力下,國力也不斷增強,吞併了大批親商部族,更有大量原來臣服於商的部族也倒戈站在周國一方。姬發會盟各路諸侯於孟津,集師伐殷,兩國決戰於牧野。

周武王姬發

真實歷史的商紂王:雄才霸略,開疆拓土到達東海,被黑了三千年

因為對東夷戰爭中,殷商軍隊損失極大,帝辛只能倉促將大批夷人戰俘武裝成軍,與周軍交戰。殷商數百年來,皆以被征服各方部族的戰俘為奴隸,殘酷對待,並動輒大規模將他們殺戮、生殉以祭鬼神,因此這些夷人戰俘對商朝的忠誠度可想而知,在戰場上他們一觸即潰,全面倒戈,商軍大敗。

帝辛遂攜王后蘇妲己自焚於鹿臺,是繼千年前的寒朝天子寒浞之後,又一位以身死國、殉於社稷的英武天子,不失壯烈。

殷商末代王后蘇妲己

真實歷史的商紂王:雄才霸略,開疆拓土到達東海,被黑了三千年

他信任的兩位大將飛廉、惡來也不負君王,惡來戰死於牧野後,飛廉逃奔商蓋氏,矢志抗周不屈而死。八百年後,飛廉惡來直系後裔建立的嬴氏秦國,攻取洛邑,滅亡周朝,也算是替祖先報卻百世之仇。

其實帝辛的亡國悲劇,並非是他個人有何罪不可赦的惡行或過失,而是作為華夏原生代殷商文明的悲劇,已經落後不適應於新的時代了。

殷商文明盛行人殉和占卜,巫鬼當道,神權勢力強大,甚至有考證他們祭祀完鬼神和祖先後,勢必進行大規模食人行為,可說如印第安人文化那般的原始文明酋邦。在汲取了商文明先進的文字與青銅器,去除其糟粕後新生的周文明, 在其奠基者周公旦加以規範制度化後,才是真正意義上成型的華夏文明。早早將神權和原始宗教人員排除出統治中樞和政治生活,更彰顯了不同於世界各地其他古文明的先進性。

周公旦制禮作樂,建章立制,推行井田,力主“明德慎罰”,並以五等爵位分封宗親和功臣為諸侯、武裝拓土四方,以一股股周人為核心,將廣大中國地域內的其他各上古先民,融合同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