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項目經理向上溝通,絕不能犯的4個錯!

EPC項目經理向上溝通,絕不能犯的4個錯!

EPC項目經理向上溝通,絕不能犯的4個錯!

文:黃細丁

管理者的最基本作用是建立與維繫一個暢通的溝通渠道。

——巴納德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項目經理是項目管理的核心人物。《項目管理融會貫通》一書中說: 在項目團隊中,項目經理就是那條最短的桶板。在工期計劃中,項目經理的時間就是瓶頸。

溝通能力是項目經理的最重要能力,比技術能力更重要,溝通能力也是談判能力和團隊建設能力的基礎之一。項目經理是組織專家做事而不是自己親自做事的人。

上司的支持,是項目經理做好項目最關鍵的資源。

作為向上溝通這件講究“門當戶對”的事情,一般來說是項目經理的工作。一般的數據認為,項目經理花75%~90%的時間用於溝通,而我想說的是,在這裡面,關鍵的關鍵是向上溝通,因為,平級或向下的溝通,一般都是項目班子其他成員進行。

歐洲管理大師和管理教育家、“聖加倫管理學派”的創始人弗雷德蒙德·馬利克教授認為:就管理而言,我認為溝通不是一項特殊的任務,而是使管理者變得高效、遵守原則、完成任務、使用工具並最終承擔責任的媒介。

關於向上溝通,我寫了兩篇(點擊鏈接可直接回看):

《前方EPC項目部如何向上溝通,增加信任分?系列思考之1》

《前方EPC項目部如何向上溝通,增加信任分?系列思考之2》

今天的文,想談談作為EPC項目部核心人物的項目經理,在向上溝通時,如何破解一些常見的困擾,也是項目經理特別要注意,絕不能犯的一些錯誤。

(一)

不要做悶頭幹活的項目經理

在領導面前做個“透明”的人

很多技術出身的項目經理認為把工作做好了不就夠了,工作做好了,領導自然知道,沒有必要天天給上邊彙報。項目經理要做的是完成項目,為什麼必須要積極主動地向上溝通?

我想說的是,取悅上司需要花時間,而處理令上司不悅的事情,可能需要花的時間更多。

我認識的一位項目經理,個人能力很強,管理很有一套,但是有個很明顯的問題是,從來不主動向上級彙報。每次都是,上級給他打電話詢問情況。領導對他的評價是:很少讓我們操心,讓我們很省心。

現實的情況是,他仍然在繼續幹著他的項目經理,行政的職務一直沒有得到提升。讓領導什麼事也沒有,也是不對的。

幹項目,千萬不要相信“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如果想多獲得領導的支持,平時就要多與領導主動溝通和彙報。當領導的,最怕的就是自己的下屬對自己不透明,這樣就可能失控。因此經常與領導們溝通和彙報,有5個好處:

1)讓領導覺得自己在領導面前是透明的,領導們才能放心大膽地授權和支持自己。

2)及時彙報他們所關心的項目信息,讓他們及時瞭解項目的進展,讓他們放心,避免他們產生“沒有人告訴我項目的真實狀況”的錯覺,這樣才能獲得領導的認可和支持。

3)避免出現領導從別人那裡得知你該給的信息,產生認為你對其非常不尊重的感覺。

4)在合適的機會,非正式地與上司討論項目相關問題(如項目整體情況、進展、績效、成果等)。尋求適當的反饋以確定是否滿意,更好地把握上司的期望。

5)與上司保持聯絡,定期通過他喜歡的方式與之溝通,這可以避免“愛插手的領導”對項目產生不必要的干擾。這就是用“足夠”的信息去避免“干擾”的信息。

(二)

消滅上司的“不耐煩”

你要刻意練習“結論先行”

請注意,這裡說的是消滅上司的“不耐煩”,而不是消滅不耐煩的上司!

相必你也會經常聽到其他同事抱怨,“我的上司對我特別不耐煩,每次彙報工作或者會議發言時他都打斷我的話,真是鬱悶!”

這種情況是如此普遍,甚至有些項目經理在下屬彙報工作時,也是聽了半句,就急著說:知道了。結果是彙報就此打住,後面你最希望領導聽的關鍵的信息被”噎死”。

這種信息的傳遞在空中被攔截的現象,需要去反思的,不僅僅是聽者,更應該是彙報者。

問題的核心其實不是上司們不耐煩,而是作為彙報者,你如何提高溝通的效率?如何既能清楚地表達你的觀點,又能讓對方準確快速地把握你的觀點?

那麼,怎樣消滅你上司的“不耐煩”呢?答案就是“結論先行”。

一位在中國多年的美國朋友,給大家介紹中美文化差異時講了一個故事一直讓我記憶猶新:有一位小朋友在上學的路上救了一位落水的同學,到學校後不但被學校表揚,而且被評為見義勇為小英雄。接下來的故事就發生在中國老師和美國老師給家長打電話的差別上。中國老師會這樣打電話。

中國老師:喂?您好,請問是小明的家長嗎?

孩子家長:是啊。

中國老師:我是他的老師,今天早上你家孩子在上學的路上,路過了一條河……

孩子家長:然後呢?

中國老師:河水非常湍急,這個時候他的一個小夥伴一不小心就掉到河裡去了……

孩子家長:然後我家孩子怎麼樣?

中國老師:他非常的勇敢。跳到河裡去救他的小夥伴…¨。

孩子家長:然後呢?

中國老師:然後他順利地把小夥伴救了上來,學校評他為見義勇為小英雄,所以今天打電話是想恭喜您一下。

相信這個接電話的家長已經被嚇得完全瘋掉了。那美國老師會怎樣打電話呢?

美國老師:喂?您好,請問是小明的家長嗎?

孩子家長:是啊。

美國老師:我是他的老師,今天打電話是想恭喜您小明在學校裡被評為見義勇為小英雄……

“結論先行”的表達習慣正好與中國人習慣的方式相反,因此更需要加強訓練。

(三)

不要去考你的上司

出選擇題,最好是單選題

前段時間,我在我個人微信的朋友圈,轉發了這樣一張照片。

EPC項目經理向上溝通,絕不能犯的4個錯!

這是富士康老闆郭臺銘的辦公室。

我們很多人向上司彙報工作,習慣性地說:領導,出現了什麼什麼情況,非常麻煩,處理不好會造成怎樣怎樣不好的後果,您看應該怎麼辦啊???

可以想象,你出考卷時,領導除了苦思冥想之外,內心肯定覺得你是個無能的傢伙。“辦法都讓我想,我還要你幹什麼???”

作為項目經理,特別要時刻提醒自己,上司是行政層面的管理者,自己是業務層面的管理者。

作為項目經理,在向領導彙報的時候,一定不能只彙報問題。帶上方案,讓上司知道你是有對策和方案比選的,只是需要他站在更高的視野來做決策。

在大多數情況下,領導希望聽到的是用於解決問題的潛在方案和自己作為專家的建議,最好是選擇題,而不能是問答題。其實,相對於問答題或論述題,絕大多數人都喜歡做選擇題,最好是單選題,因為可以少動一些腦筋,這也是人的一種本能。

在企業裡也是一樣的,領導當然也喜歡做選擇題。如果我們每次拋給領導的都是讓領導頭疼的問答題,那麼人家一定要躲著你走了;如果我們拋給領導的是選擇題,對領導來說,做決策的難度就一下子降低了許多,而且還能體現領導的價值,當然是比較開心的一件事情了。

給領導出選擇題,恰恰也是體現你的專業性的表現機會。

一定要記住的是,領導是項目經理需要重點爭取的資源。如果我們希望能夠儘快獲得領導的支持,那麼就一定要降低領導做決策的難度,在方案比選中充分地體現出自己的專業水準,且能換位思考,站在領導的層面,選出最優的方案,這樣才能讓領導們最容易地做出我們所期望的決策。

引導領導們作出正確的決策,是你作為項目經理,要“處心積慮”琢磨的事情。縝密的思考,換來的是高效的向上溝通。

(四)

提建議時,千萬不要顯得比上司更有智慧

你的觀點不是“自己想出來”的

對於重要的事情,項目經理要對上級產生影響,提建議是一個常見的方式。但,在東方文化裡,能“坦然”或者在公開場合接受下屬建議的領導,並不多見。

因此,項目經理必須要學會巧妙地給領導提建議。在嘗試用自己的觀點影響領導的時候,還是要顧及一下領導面子的。

對此,我的經驗是,可以嘗試引經據典地提出建議,即引用合適的理論和依據來支持自己的觀點,告訴領導自己在其他地方看到了一些可能有價值的最佳實踐或方法,請領導幫忙判斷一下是否真的有價值。

總之,千萬不要說是自己想出來的。這種做法有幾個好處:

1)你只是給領導提供了他沒有看到的信息,而你給領導提供信息的目的是為了讓領導站在更高的視角來幫助你做判斷,屬於一種討教或請示的行為,說明領導的水平比你高,自然保護了領導的面子。

2)給領導提供信息,支持其決策是下屬的本職工作,也體現了項目經理對領導的盡職盡責。

3)反之,如果告訴領導這是自己想出來的方案或建議,很容易被領導“拷問”一番,因為人們有理由質疑、挑戰、驗證該方案或建議的科學性。另一方面,如果自己沒有表達清楚或領導未充分理解,這個建議就可能被擱淺。如果告訴領導自己的提議是有科學依據的,譬如來自某一業界公認的方法論或某一成功企業的最佳實踐,被質疑的可能性就極低。

擴展閱讀:

曾戈君:《做一份漂亮的項目溝通計劃》

EPC項目經理向上溝通,絕不能犯的4個錯!

黃細丁

工程總承包之家創始人,QQ:51817,微信號:w51817

一級建造師,PRINCE2實踐者級認證,IPMP C級認證,60億元蘭州水源地EPC總承包項目部經理助理。經歷十餘個EPC工程總承包項目,2002年的老黑客,“蘭州水源地EPC智能項目管理平臺”及“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導截流輔助決策支持系統”技術負責人,喜歡用文藝的方式來寫專業的內容,熱衷工程建設、項目管理、IT的跨界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