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茶鹽古道」上的「川南民居活化石」

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各地的自然地貌、風俗文化、民族特點盡不相同,形成了各具特點的城鎮特色。千年歷史鑄就文化古鎮,隨著城市生活節奏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嚮往淳樸的生活,想要回歸自然、回憶歷史,體會那個時代特有的文化。

活在“茶鹽古道”上的“川南民居活化石”

古鎮遊近年來變成了人們出遊放鬆的新寵。傳統意義上的歷史古鎮,主要代表了一定歷史時期,反映了當時城鎮發展過程,體現了一定歷史階段風貌特點的“古鎮”。這類古鎮往往有著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文物遺蹟、流傳久遠的歷史故事。在經歷了茫茫歲月的洗禮之後,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內涵。

活在“茶鹽古道”上的“川南民居活化石”

有著“川黔走廊”、“茶鹽古道”之稱的堯壩古鎮,就是這樣一個彙集了川、黔兩省濃厚歷史文化和古風民俗的歷史古鎮。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形成獨具特色的中國西部川黔古鎮文化,是享譽川黔的文化名鎮、影視基地、佛教聖地。

活在“茶鹽古道”上的“川南民居活化石”

堯壩古鎮位於四川省合江縣堯壩鎮,地處川渝黔結合部,是合江最早的六大古寨和八大古鎮之一。在北宋黃佑年間堯壩古鎮便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驛站,是古江陽到夜郎國的必經之道。

堯壩古鎮雖不似麗江古鎮繁華,也不像江南小鎮清幽,但原汁原味的古鎮,就像未施粉黛的小姑娘,讓人感覺到那麼的清新、質樸。在這裡,沒有過多的商業開發,有的只是慵懶,閒適的古鎮生活。

活在“茶鹽古道”上的“川南民居活化石”

在古樸的老街居民中走走,感受著古鎮那質樸的生活氣息,空氣中都似乎瀰漫著那麼一絲歲月靜好的味道。清華大學古建築專家陳志華讚譽其是“川南古民居的活化石”,著名學者于丹稱之為“活著的古鎮”。

活在“茶鹽古道”上的“川南民居活化石”

走進堯壩古鎮,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高大的石牌坊。這座牌坊是建於清代嘉慶年間的進士牌坊。石牌坊東西橫立古街的南端,是典型的清代牌坊式樣。坊額有嘉慶帝御書的“賜進士第”題字,立柱上刻有當朝地方官撰寫的楹聯,以表彰武進士李躍龍榮耀桑梓之邦的事蹟。

活在“茶鹽古道”上的“川南民居活化石”

大鴻米店是古鎮標誌性建築,為清嘉慶武進士李躍龍修建,保存完好。建築坐東向西,全木質穿逗結構,四合院佈局,分為上下兩層。上層護攔串花雕刻,下層廊道精緻典雅,建築兩側封火牆完好如初。

活在“茶鹽古道”上的“川南民居活化石”

大鴻米店是堯壩古鎮在歷史上作為川黔糧食貿易重要集散地的遺存古建築,是研究川黔經濟史、交通史和建築風格的重要實物資料。著名導演黃健中曾以此背景拍攝電影《大鴻米店》而使該店名聞遐邇。

活在“茶鹽古道”上的“川南民居活化石”

東嶽廟是一座明代道教建築,古剎紅牆高階,翹角飛簷。

活在“茶鹽古道”上的“川南民居活化石”

進山門後,殿宇依山勢,呈階梯式層層遞進,前後有戲臺、靈宮殿、東皇殿等,供奉東嶽大帝。堯壩東嶽廟重簷翹角以及設置戲臺等建築形式,帶有濃厚的川南宗教文化特點。

活在“茶鹽古道”上的“川南民居活化石”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雖然如今的堯壩古鎮早已不復當年的繁華,但是看到那經過無盡的歲月之後,依然保留下來的建築,彷彿帶著人們的思緒,回想起了古鎮那曾經經歷過的風風雨雨。舊日的風華依舊,只是少了幾分繁華,多了幾分滄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