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回家,農民工收到求救簡訊,他報警卻錯過火車,最後驚喜來了

故事:過年回家,農民工收到求救短信,他報警卻錯過火車,最後驚喜來了

張根是個農民工,已經兩年沒有回家過年了,每每想到老家裡的父母和妻兒那種期待自己回家過年的心情,張根都禁不住流下眼淚,迫於生活的壓力,他只能拼命的在外工作,家裡的老父親身體不好,每個月都需要拿藥吃藥,而且兩個孩子大了,都在上學,光學費也是一筆很大的開銷。

過年回家,農民工收到求救短信,他報警卻錯過火車,最後驚喜來了

雖然是累了點,但張根作為一個兒子,他必須要孝順自己的父母,作為一個丈夫和父親,照顧妻兒也是他必須要承擔的責任,這麼多年來,他在外拼搏,很充實也很滿足,只是唯一的一個遺憾,就是不能經常和家裡的親人們團聚,過去的兩年裡,也是趕上了一些好活計,就咬牙留在了大城市,想著多掙些錢,等過了年不忙了再回家去看看家人。

今年這個年,張根想了,無論如何也不能再留在大城市了,父母嘴上雖然不說,只是囑咐他在外面照顧好自己,可張根知道,父母什麼都不圖,只求張根能過年回家,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吃上一頓餃子,而且,要是再不回去,孩子們都快忘記自己長什麼樣了。

這天,張根辭去了工地上的工作,體力活就是這樣,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給開一天的工錢,只要身子骨還硬朗,不愁找不著掙錢的活,於是,張根收拾好了行李,提前給老家的父親打了個電話:“爹,今年兒子就回家過年了,我給您和娘,還有英子,兩個孩子買了禮物,等我回家!”

聽到這個消息後,老父親聲音有些激動:“好,好,根兒,回來路上注意點,彆著急趕路,回來就好回來就好!”那一刻,不知為何,張根從父親的語氣裡提出了一抹辛酸,在電話這頭,他禁不住悄悄的流起了眼淚。

跟工地上的一些同事告別後,張根提著小包扛著大包,朝著火車站出發了,車票也是通過在一些代售站點買到的,就是沒有坐票,要站二十來個小時,但這並不影響張根興奮的心情,他一遍又一遍的在心裡呼喊著:“我要回家過年了,我要回家過年了,爹孃的身體還好吧?孩子又長高了吧?”

很快,張根檢了票,進入了候車室大廳,就在一個小時之後,車站的播音員廣播通往張根老家的火車即將到站,讓旅客們準備上車,可這時,很意外的是張根的手機響了,他放下行李,掏出手機,發現是有人給自己發了一條短信,那是一個陌生的手機號碼,張根並不認識,當他看了手機短信內容後,不由得愣住了。

短信內容很簡短,但內容讓張根有些吃驚,寫的是:“好心陌生人,報警救我,別回!”

“不會是有人弄得惡作劇吧?”張根心裡泛起了嘀咕,心中有些不鎮定,他想按著這個手機號撥打過去,可是發短信的人卻讓自己別回信息,更不能打電話了。

“怎麼辦?”火車馬上進站了,張根猶豫不已。

過年回家,農民工收到求救短信,他報警卻錯過火車,最後驚喜來了

“尊敬的旅客,通往XX的XXX次列車已經進站了,請您收拾好您的行李準備檢票進站!”大廳裡響起了播音員的聲音,張根看了看手機,急出了一身汗,最後一咬牙,背起行李就往外跑,他記得,在廣場上,是有人民警察的站點的。

當警察同志看到張根揹著行李來報警時,雖然無法確定這條信息的真實性,

但警察同志還是立即拿筆做起了筆錄,根據張根提供的電話號碼,然後利用定位系統將手機最後一次發信息的位置確定了下來,顯示的是距這裡又幾千公里的一個二線城市,警察同志緊接著就聯繫當地警方配合調查,並瞭解到,那當地警方之前正好有一個人口失蹤案,他們已經連續數天還沒有查到線索,這個短信信息很有可能就是那失蹤的那個人盲目發的一條求救短信。

再之後,警察同志請張根在派出所裡先不要離開,如果失蹤的那個人再發來短信的話,警方也可以第一時間得到信息破案。

張根著急的坐在派出所辦公室裡,通過窗戶望著火車站,一聲鳴笛響過之後,那通往老家的列車開走了,張根的心有些沉重,火車票在手中顫抖著,他用手機撥通了老父親的電話:“爹,突然遇到了點事,沒坐上火車,今年這個年可能又回不去了。”說完,張根兩行眼淚啪嗒啪嗒的滾落了下來。

過年回家,農民工收到求救短信,他報警卻錯過火車,最後驚喜來了

最讓張根欣慰的就是,幾個小時後,那二線城市的警方傳來消息,破獲了一樁人口綁架案,被綁架的是一個十幾歲的小女孩,小女孩被關在一個郊區的小屋裡,看守她的人睡著後,小女孩把手機偷過來隨即按下了一個手機號併發了條短信,後又刪除了短信信息。

如果張根沒有去報警,小女孩最終也不可能被獲救,警察同志為了獎勵張根,給他頒發了獎章和一萬現金,最後問整根還需要什麼。

張根雙眼有些紅腫,只說著:“俺只想今年回家跟家人過個好年,可惜沒趕上車,也沒票了,俺回不了家了。”

警察同志聽了後,笑著安慰說:“張根同志,這個請放心,我們已經幫你定了一張回家的機票,等會我們會有人把你送到機場,提前祝你和家人過個好年!”

張根激動的握著警察同志的雙手,感動的流下了眼淚,不斷地說著:“謝謝,謝謝。”

(故事完,聲明:本故事為“菁菁煮茶”原創,細看人生百態,抽絲剝繭,品味世間冷暖,弘揚正能量,更多精彩故事,請關注“菁菁煮茶”)

(留下您的評論並轉發,和我一起傳播正能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