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給健身的初學者,掌握這幾條你將不再迷茫

隨著這幾年社會對身體健康的認識,大多數的人群“心甘情願”的走進健身房,相信各位對大肌肉已經見怪不怪。

對於初學者,我希望你在開始健身計劃時掌握這幾條建議,你將不再迷茫!

送給健身的初學者,掌握這幾條你將不再迷茫

沒有破壞就沒有建設,保持體型就好

但是對於許多初學者來說進行減脂、減重佔的比重很大,而通過無氧訓練增長肌肉的方式方法還是存在迷茫。其實減脂、減重是最終目標,更合理的是在脂肪減少的過程中,最起碼要保持肌肉不流失,甚至能夠練出些許肌肉。

事實上,很多人在經過高強度的力量訓練後其實身型並沒有想象中的健壯,“唯有大破壞才有大建設”--這句話也反應了肌肉增長的艱辛。通常平均消耗7000多大卡才約等於減少1KG的脂肪,但是要增加1KG肌肉,卻無法進行量化,因為肌肉的增長同年齡密切相關。

現在的都市生活,家庭、工作壓力巨大,哪裡有時間進行肌肉破壞,無破壞就更談不上建設。那麼我們就變通下,既然知道增加肌肉是很困難的事情,我們何不保持現有的肌肉量,最起碼也保持了當前的身材和體型,因此強烈建議初學者在進行減脂過程中一定要加入力量訓練,不要怕自己被練強壯,因為現在的運動量還真的沒辦法實現你強壯的目標。

送給健身的初學者,掌握這幾條你將不再迷茫

練強壯先吃胖?

首先要清楚“肌肉不會變成脂肪,脂肪也不會變成肌肉”。

許多人在接觸健身時都會有這樣的誤解「練強壯先吃胖」、「減重就是脂肪和肌肉的轉化過程」?除了是對專業知識的認知不足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被很多輿論所誤導,其實也很正常,宣傳推廣先拍選手“增重期”,在拍選手前夕,使得大家自然而然的認為現有肥大身材才能練就立體感的身材。

脂肪分為: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內臟脂肪需要飲食調理來減少,而皮下脂肪則是我們能夠肉眼看到的“游泳圈”,記住“皮下脂肪永遠長在肌肉外邊”,其實我們所看到的健美選手都會在比賽前一段時間進行大量的有氧運動,此時肌肉就開始浮現,線條也會變得越發明顯,因此我們在視覺上看到的就是這種感覺。

所以,想要減脂和減重的朋友就是要減少脂肪,略微增加肌肉密度;想練肌肉的朋友,可千萬不要因此將自己吃成胖子!

送給健身的初學者,掌握這幾條你將不再迷茫

吃沒錯,是否做下運動計劃

大多數初學者認為只要大量運動我就能減掉脂肪,這句話沒錯,但是別忘記了“3分練,7分吃”,減脂、減重最重要的還是吃,嘴巴管不住,你就是一天練8小時都沒用處。

道理很簡單:進食量少於運動消耗量就會達到減脂目的,這點大家沒意見吧。但是如果哪天沒運動,那也要吃啊,否則怎麼生活?因此,我們首先要找到自己的運動規律,制定運動計劃,按照計劃堅持21天,身體就會適應就會不斷的提醒自己:“何時吃,何時運動”,這樣飢餓就不會反映在面上。

切勿先從吃下手,那樣你的胃會定點提醒你“該吃啦”,結果就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同理,運動完給自己來一頓禁忌食物的獎勵,那也將是功虧一簣。

送給健身的初學者,掌握這幾條你將不再迷茫

冬天冬眠,夏天再練

我們現在看到不管是健身房還是一些健身軟件都會打出“夏季健身季”的一些口號和活動。

大多數的朋友一般健身都集中在夏季,而冬季選擇了“冬眠”殊不知,冬季鍛鍊才是真正的最佳時節。

夏季運動中排汗現象其實是身體散熱的表現,在韓國,曾經研究指出,夏季與冬季同樣的做對等的燃脂訓練,冬季消耗熱量要比夏季多處許多,這是由於冬季為了對抗寒冷,身體會消耗脂肪達到散熱的效果來抵禦嚴寒。

雖然冬季消耗脂肪多,但是冬季進食也往往會失控,所以飲食方面的觀念和習慣不能變,否則隨時會以失敗而告終。

並不是反對夏季減脂,而是希望初學者能夠保持一年四季的運動習慣,達到全年減脂和減重的目的。

送給健身的初學者,掌握這幾條你將不再迷茫

流汗越多,脂肪跑的越快

“流汗是散熱的過程,減脂是熱量消耗的過程”,觀念上千萬不能混淆。

大家一定要明白:流汗不等於燃脂,而脂肪也不會隨汗水排出體外。流汗就是為了散熱,運動中的散熱也是流汗,它會流失大量水分,因此流汗後感覺到累是必然現象,同時看到胳膊上、額頭上汗流浹背,就會誤以為這就是在燃燒脂肪。殊不知,流失的都是水分,一喝水體重就又回去了。

運動必定流汗,流汗與燃脂沒有直接關係,切勿把流汗作為燃脂的指標,這是嚴重錯誤的。

送給健身的初學者,掌握這幾條你將不再迷茫

不健康的減脂方法-節食減脂法

“節食”這是萬年不敗的減肥方法,無可後非確實有效果,但是它比控制飲食傷害更大。

“節食”常見的負面效應大家都知道這就不重複了,不知道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新陳代謝異常”,而直接導致的就是腹部脂肪的堆積;同時還要承擔“節食”所帶來的後續負面效應,如:免疫力下降、脫髮、皮膚鬆弛等風險。

切勿“節食”減肥,因為吃胖不是一朝一夕的,減脂也不會一朝一夕!

送給健身的初學者,掌握這幾條你將不再迷茫

是否要少量多餐

我持支持意見!

“少量多餐”,不是要你餓的時候進食,而是安排自己的計劃在不捱餓的情況下,合理分配進食。

“少量”,進餐少量,就算是優質食物進食過多你也會厭惡,對身體造成負擔;而“多餐”目的是為了讓身體持續產生“攝食產熱效應”,讓身體無時無刻的進行能量消耗。

送給健身的初學者,掌握這幾條你將不再迷茫

針對“少食多餐”,前期必須有很強的執行力、自制力。

這裡我給各位一個我的方案,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情況調整:

1、每日攝入2升水,提高代謝

送給健身的初學者,掌握這幾條你將不再迷茫

2、一日五餐,早餐、加餐、中餐、加餐、晚餐,對應的時間區間則是(7:00-9:00、10:00、12:00、15:00、17:00-19:00)

送給健身的初學者,掌握這幾條你將不再迷茫

給初學者健身前建議:

a、先了解專業知識;

b、掌握一些專業術語;

c、瞭解基本的食材知識;

d、姿勢很重要,避免受傷;

e、制定適合自己的健身計劃,切勿照搬使用;

f、記錄自己的健身日記,掌握自己的情況;

送給健身的初學者,掌握這幾條你將不再迷茫

毅力帶來堅持,堅持見證未來的自己,加油吧,騷年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