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梁武帝蕭衍有著怎樣的一生?

付遵毅


在我國的開國皇帝中,要論心眼最好且最有才華的,當屬廢掉南齊建立梁朝的蕭衍,蕭衍是蘭陵蕭氏的世家子弟,號梁武帝,自稱皇帝菩薩。

公元502年,蕭衍逼迫齊和帝蕭寶融禪位,建立南梁,也叫蕭梁,在位時間長達48年。自打蕭衍當皇帝起,便成了天下第一的“勞模”,寒冬臘月也堅持五更起床,勤理政務,批閱奏章時右手凍裂生瘡也堅持不停筆。同時他待人謙恭寬和、施政寬容,發現聲譽良好的廉吏便提拔起來,國勢迅速強盛。

難得的是,蕭衍集多種優點於一身,博學多才、寬容大度、有權有勢、關愛家人,樣樣都能達到男神級別的。如果說他有什麼缺點的話,那就是長得醜了些。

蕭衍博學多才,由他主持編纂的書籍數量極大,僅《通史》一部就有480卷,當臣子遇到書中的疑惑,皆請教蕭衍親自裁決。據《隋書·經籍志》記載,蕭衍的專著近30種,內容涉及兵書、經學、諸子、醫學、詩賦、佛法、音樂等多方面,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如此全才令人驚歎。有人評價蕭衍是一代宗師,也有人評價他是學霸中的霸主,反正怎麼誇都不過分。

蕭衍在位期間,就將家族和諧放在第一位,而他營造的和諧氣氛就是對皇族犯的錯包容到底。有一年,他的六弟蕭宏率軍攻魏,但蕭宏臨陣怯敵,固守不進,被北魏兵將嘲笑為"蕭娘",由於指揮不力,灰溜溜的吃了敗仗。蕭衍不僅沒有責罰六弟,而且還給他升了官。或許蕭宏覺得這種安慰性質的升官是在打臉,所以後來數次謀害蕭衍,蕭衍竟然每次都寬恕了他。

蕭衍對待小輩更是關愛,當年他30多歲還沒有兒子,便過繼了六弟蕭宏的兒子蕭正德。38歲時,蕭衍的媳婦終於給他生了一個兒子,名叫蕭統,剛生不久就立為皇太子。

由於長子蕭統的出生,蕭正德便迴歸了本宗,眼皮底子下的太子之位就這樣溜走了,蕭正德心裡便有些憤恨,一賭氣向北魏投降。由於他沒啥真本事,到了北魏不受待見,冷落加受氣,只好厚著臉皮逃了回來。對此,蕭衍沒有端皇帝的架子,訓了他一頓了事。

蕭衍的長子蕭統很是爭氣,繼承了老爹的博學,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古詩文總集《文選》就是蕭統編撰的。這位鼎鼎有名的大才子謙遜儒雅,深得國人愛戴,可惜蕭統沒福氣,公元531年的一天,在湖裡玩芙蓉落水,被撈上來不久就病死了,去世時僅31歲。

蕭衍很是痛心,好在有了長子蕭統之後他陸陸續續添了7個兒子。蕭衍只好在剩下的兒子中選擇接班人,選來選去只有老三蕭綱最像蕭統,謙遜有禮,也是個名滿天下的大詩人,便立蕭綱為皇太子。

在蕭衍的兒子中,當數二兒子蕭綜最讓人頭疼。蕭綜的親生父親是蕭寶卷,蕭寶卷死後,蕭綜的母親在有孕的情況下得幸於蕭衍。後來這件事情曝光,蕭衍很是生氣,將盛怒之下將蕭綜的母親吳淑媛毒死,併除去其宗室屬籍,蕭綜遭到蕭衍諸子的排斥,他受不了這份窩囊氣,於525年投靠了北魏。

但蕭衍不到十天就心軟了,又恢復蕭綜的蕭氏宗籍,並下詔恢復吳淑媛封號,加了諡號敬。封蕭讚的兒子蕭直為並封蕭直為永新侯。

然而這並沒有感動蕭綜,蕭綜到了北魏朝廷把自己的名字給改了,名為蕭贊。他在北魏得到了很高的禮遇,還娶了北魏孝莊帝的姐姐壽陽長公主。蕭贊這個上門女婿自然而然成了奸細,導致梁朝重鎮徐州失陷,兵士死傷慘重。

到了北魏末期,政治動亂,蕭贊被驅逐,只好逃亡為僧,才30歲就因顛沛流離病死在陽平。531年,也就是蕭統去世的同一年,北魏節閔帝元恭才下詔將蕭贊與壽陽長公主合葬在嵩山。後來,蕭讚的屍骨被盜回梁朝,梁武帝蕭衍下了一道誰也沒想到的命令:將蕭讚的屍骨葬於自己的陵墓旁。氣規氣,蕭衍依然視他如親生兒子。

可惜到了後期,這位心眼好的老皇帝有些犯糊塗,他自恃才高,剛愎自用,喜歡別人當面奉承,粉飾太平。他重用了慣於溜鬚拍馬的寒士朱異,執掌中樞大權數十年,窮奢極欲,把朝堂風氣搞得烏煙瘴氣。而蕭衍自己則迷上了佛教,大興土木蓋寺廟,所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指的就是佛教在這一時期的興盛。

後來,蕭衍不顧群臣反對,接納東魏叛將侯景歸附,竟是引狼入室,養寇貽患,前面提到過的蕭正德和候景互相勾結,讓叛軍長驅直入,將蕭衍和梁國一眾親貴重臣盡數俘虜,此番“侯景之亂”給江南社會生產帶來毀滅性打擊,南朝國力大損,元氣大傷。

蕭衍淪為階下囚後依然要擺皇帝架子,於是守衛在飲食上苛待他,導致這位當了近50年的太平天子,86歲的高齡老翁被活活餓死在健康臺城文德殿。蕭衍身死國滅,梁朝四分五裂,最終被南陳王朝取而代之,只有江陵留了個實為北朝傀儡國的後梁政權。


地圖帝


梁武帝的一生還是非常具有傳奇色彩的。

首先,梁武帝這個人早期還是頗通文史的,並且他是以文學遊於竟陵王蕭子良門下。在南齊時期,他與沈約、謝朓、王融、蕭琛、範雲、任昉、陸倕、遊焉並稱“竟陵八友”。在梁武帝的文學作品中,有一首《河中之水歌》被收入了《樂府詩集·雜歌謠辭》。

其次,梁武帝算是能文能武,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率領三十萬軍隊親自進攻南齊,蕭衍主動請戰,並且身先士卒,擊退北魏進攻。蕭衍為齊明帝蕭鸞所器重,很快就成為了權傾朝野的權臣。蕭鸞駕崩之後,其子蕭寶卷登基,蕭寶卷暴虐無道,即位後殺掉了很多大臣,其中就有蕭衍的哥哥蕭懿。於是,蕭衍起兵反抗蕭寶卷,並立南康王蕭寶融為帝。蕭衍率兵迅速佔領建康,打敗了蕭寶卷,又接受蕭寶融禪讓,建立蕭梁王朝。

再次,在治國方面,蕭衍稱帝之後,初期的政績是非常顯著的。他非常留心政務,對宋、齊以來的種種弊端有所糾正。他為了使各州郡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採取了更換異己、任用親信,兼以討伐的方針。但對門閥世族,蕭衍一改前例,儘可能地恢復他們尊崇的地位,並對儘量授予宗室諸王實權。並且蕭衍這個人非常節儉,史書上說他“一冠三年,一被二年”,他不講究吃穿,衣服可以是洗過好幾次的,吃飯也是蔬菜和豆類,連雞蛋也不吃,而且每天只吃一頓飯,太忙的時候,就喝點粥充飢。也因此,蕭衍成了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活過了80歲的皇帝。

然而,到了晚年的蕭衍卻篤信佛教。郭祖深形容:“都下佛寺五百餘所,窮極宏麗。僧尼十餘萬,資產豐沃。”並且,梁武帝對佛教進行了嚴格的改造。例如漢字中的“魔”字就是梁武帝發明的,和尚不能吃肉也是梁武帝規定的。梁武帝最有名的就是三次捨身同泰寺,脫下帝袍,換上僧衣,捨身出家,舉行四部無遮大會,親自講解《大般涅槃經》。可是國家不能沒有皇帝啊,於是梁武帝第一次還俗,大赦天下;第二次還俗,群臣花錢一億,贖回“皇帝菩薩”;第三次還俗,群臣花錢兩億贖回。

並且梁武帝這個人因為信了佛教之後,對於政治的處理也變得更加仁慈。侯景為北朝將領,為北齊高澄所不容,投奔南梁,梁武帝竟然不假思索,封侯景為河南王、大將軍,並派軍接應。結果,侯景竟然趁機作亂,將梁武帝圍困與建康臺城,86歲的梁武帝竟然被活活餓死了。


傅斯鴻


梁武帝蕭衍,是史上著名的前明而後昏、晚節不保的君主。他在位的四十八年,是整個南朝數百年曆史裡,持續時間最長、經濟文化最繁盛的時期,被稱為“文物之盛,獨美於茲”的“

天監之治”。然而也正是他的統治末期,引狼入室,養寇貽患,造成給江南社會生產帶來毀滅性打擊的“侯景之亂”,不但讓他自己身死國滅,更令南朝國力大損,元氣大傷,此後被北方政權吞併,成為大勢所趨的定局。

蕭衍是名門蘭陵蕭氏的後人,蕭氏建立南齊王朝後,作為遠支宗室的蕭衍,既是博學多才的一時名士,又是軍政全能的國家重臣。他和沈約、任昉、謝朓、範雲等當時著名文人彼此詩歌會友,被稱為“竟陵八友”。同時蕭衍又擔任雍州刺史的要職,坐鎮襄陽,守護國家北境,曾在

賢首山之戰,一舉擊退敵國北魏號稱三十萬的大軍。

南齊明帝死後,少帝蕭寶卷(東昏侯)即位,治國無方,濫殺群臣,京都動盪,人人自危,蕭衍趁機於襄陽起兵,率領上千甲士誓師東征,一路上摧枯拉朽、勢如破竹擊敗各方敵軍,僅用一年時間就攻下建康,執掌朝政,平定了紊亂的局勢,於公元502年,取代南齊,建立了南梁王朝。論成就帝業的速度,亦是史上罕有。

登上皇位後,蕭衍夙夜不息,勤理政務,即使寒冬臘月也堅持五更起床,批閱奏章時,哪怕右手凍裂生瘡亦不停筆。他待人謙恭寬和,即使是小吏面聖,也禮遇之如同接待貴賓。同時施政寬容,每次斷決重罪要犯,必然落淚不忍,鬱鬱不樂。他更多次召見州縣官吏,訓誡他們要廉政愛民,對聲譽良好的廉吏不吝擢升要職。

在蕭衍的勵精圖治下,南梁國勢迅速強盛,軍威更到了被北魏視為“南軍百年未有之盛”的地步。

五年之後,北魏又起數十萬大軍南征,蕭衍調派名將韋睿、曹景宗等人,於鍾離大戰趁著淮水暴漲,火船焚橋、水軍進攻,大破北魏名將元英、楊大眼所部。此戰梁軍斬殺魏軍十餘萬人,生俘魏軍五萬人,另有十餘萬魏軍溺水而死,合計損失超過二十四萬,屍身遍佈淮河沿岸百餘里。這場戰役也是從孫吳立國算起、南北對峙數百年來,南軍前所未有之大勝。

北魏政權遭遇開國百年來最大一次慘敗後,國勢漸衰,最後終於分裂為西魏和東魏,彼此爭鬥不休。蕭衍的聲望也如日中天,南齊末年丟失的淮北和漢中兩大戰略要地,也陸續被南梁收復。

南梁最大疆土:

徹底解除國家外部威脅後,蕭衍繼續他勤勉、寬和、節儉的施政方針。他生活節儉,長年布衣素食;五十歲後便不近妃嬪,一直禁慾修身到壽終。蕭衍更身體力行倡導文治,充分發揮他個人在經學、史學、書法、詩歌、音樂、佛學等多方面的特長。包括:

  • 親自撰寫《周易講疏》《春秋答問》《孔子正言》等五經義注講疏二百餘卷,親自組織編撰了記述從遠古一直到南梁歷史的長達六百卷的《通史》;
  • 撰寫《觀鍾繇書法十二意》、《草書狀》、《答陶隱居論書》、《古今書人優劣評》等書法評論著作;

  • 編訂和更新禮樂,創新樂器,準音器“通”四具十二絃,又制十二笛和十二律相應;

  • 創制《善哉》《大樂》《大歡》《大道》《仙道》《神王》《龍王》《滅過惡》《除愛水》《斷苦磚》等十篇佛教音樂。

  • 撰寫大量詩歌,目前留存於世的仍有80多首,蕭衍的七言樂府詩,在文學史上更有開拓之功。

此外,蕭衍還善畫花鳥與走獸,又喜好棋弈,後來率領七千白袍軍,連克名城殺入洛陽的名將陳慶之,就是因為常年陪蕭衍對弈, 被他發掘出了驚人的軍事天才。

蕭衍的博學多才如此令人驚歎,在歷朝歷代帝王中幾乎無與倫比。他的兩位皇太子,昭明太子蕭統和繼任太子(後為梁簡文帝)蕭綱,同樣是才華橫溢的著名文人,他們組織大量文人,編纂了《昭明文選》《玉臺新詠》這樣堪稱華夏文學瑰寶的典籍。

在蕭衍的治下,南方地區經歷了四十餘年的休養生息,經濟文化迅速發展,在歷史上文治真正第一次壓倒了北方中原地區,東魏政權的權臣高歡(即北齊神武帝)就憤憤然道:「江東有一老兒名蕭衍,專事衣冠禮樂,中原士大夫望之,以為正朔所在。」

然而,這樣一個在史書記載中,前期表現幾乎完美的明君,卻也不可避免地有著極重的猜忌心理。梁朝眾多開國功臣,皆不得重用,幫助蕭衍登上帝位的心腹謀士沈約,更屢遭譴責,憤懣而死。反而是蕭氏王公宗親紛紛主持各地軍政要務,各大望族的高門名士也紛紛被授予高官顯爵。

蕭衍的六弟臨川王蕭宏,侄子臨賀王蕭正德,次子豫章王蕭綜等人,不但常年為非作歹,魚肉百姓,更進而圖謀逆亂,蕭衍還是屢加寬赦,不予懲處。

後來,蕭正德和蕭綜逃奔北魏,蕭衍仍多次暗遣使者勸其返回。蕭正德歸國後,蕭衍聲淚俱下訓斥一番,繼續委以重任。蕭綜揚言自己並非蕭衍之子,而是南齊廢帝東昏侯的骨血,他病死敵國後,蕭衍派人將其屍骨盜回,居然還以皇子身份禮葬。

到了蕭衍晚年,怠於政事,沉溺佛教,蕭氏王公愈發橫行無忌,驕奢淫逸,視律法為無物,更有晚上打家劫舍,白日當街鬧事殺人者,蕭衍對此一味寬縱,只表面訓誡而不加懲處。罪犯紛紛藏匿於王侯之家,法司知道其下落而不敢搜捕。

蕭衍自恃才高,越到晚年越是性情剛愎自用,最喜歡別人當面奉承,粉飾太平,而一旦有人對他披露實情,他就暴跳如雷,(【衍好人佞己,末年尤甚】)。因此,慣於溜鬚拍馬、一味逢迎的寒士朱異,得其重用,執掌中樞大權數十年。此人口頭禪是「當今天子聖明,吾豈可以其所聞幹忤天聽」,壟斷機要,排斥異己,同時又貪財納賄,窮奢極欲,令朝堂風氣烏煙瘴氣。

對當時皇族親貴、高門士族和貧寒百姓的尖銳社會矛盾,蕭衍無力從根本上解決,而是一味倡導佛教,妄圖從精神上麻醉廣大民眾去安於苦寒,以修來世。他四次捨身佛寺,揚言要出家為僧,勒逼群臣耗資四億錢給佛寺,將他“贖回”,更大興土木作十二層高塔,建康城下竟有佛寺五百餘所,外觀窮極宏麗,資產更富裕豐沃。所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指的就是佛教在這一時期的盛況。——將大批人力財力浪費於求神拜佛,顯然根本無助於緩和社會矛盾,而完全是飲鴆止渴。

當蕭衍不顧群臣反對,接納東魏叛將侯景歸附時,萬萬想不到竟是引狼入室。侯景率領八百亡虜南下,於壽陽起兵已有八千人馬,過江作亂後,通過對名門望族、皇親貴戚的燒殺擄掠,贏得大量支持,得以嘯聚十萬之眾,攻破臺城,將蕭衍和梁國一眾親貴重臣盡數俘虜。

蕭衍一敗塗地淪為階下囚後,在侯景面前仍要擺皇帝架子,因此飲食慘遭守衛苛待,最後憂憤成疾,口苦欲求蜜水不得,八十六歲老翁,近五十年太平天子,最終竟不得善終,活活餓死,梁朝亦四分五裂,名存實亡,巴蜀、荊襄、淮南的大片疆土落於敵國之手,最終被南陳王朝取而代之,只在江陵保留了一個實為北朝傀儡國的後梁政權。

帝皇的祭臺從來都是成敗論英雄,蕭衍最終作為一個亡國喪身之君的悲劇君主載入史冊,曾經輝煌的文治武功盡被世人忽略,捨身出家、億錢贖身之舉也被當做年老昏聵的笑柄,僅留下「(江山)

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復何恨」的長嘆,徒留後人唏噓。


狐狸晨曦


南北朝南朝梁的開國皇帝是梁武帝蕭衍,字叔達,乳名練兒,生於建康(今屬江蘇南京),祖籍蘭陵郡武進縣(山東臨沂市蘭陵縣)人,漢朝相國蕭何的二十五世孫。

蕭衍的父親是南朝齊高帝蕭道成的族弟,受封臨湘縣侯,任職丹陽尹,母親張尚柔是南朝宋寧遠將軍張穆之的女兒。

蕭衍自幼博學多才,膽識過人,後入朝為給事黃門侍郎,因擁戴蕭鸞稱帝有功,被提拔為中書侍郎,曾帶兵擊退北魏軍馬,立下赫赫戰功,升任大司馬,都督中外軍國大事。

南齊中興二年,蕭衍逼迫齊和帝禪位,建立南梁政權,建國稱帝,史稱梁武帝。梁武帝蕭衍在位初年,任用陶弘景等賢良,頗有政績,晚年遭遇侯景之亂,被囚禁,餓死在臺城。

梁武帝蕭衍是個很勤儉的帝王,史學家讚譽他“節儉過漢文,勤勉如王莽,可謂南朝一令主。”

梁武帝每日五更天起床處理朝政,數年之中從未間斷,“一冠三載,一被二年”,一頂帽子戴了三年,一床被子蓋了兩年。

梁武帝晚年崇信佛教,曾不顧大臣勸諫,兩度出家為僧,害得大臣每次都要花費大量錢財到寺廟贖回他的真身,最終導致朝綱敗壞,引發侯景之亂。

侯景攻佔皇城,將蕭衍囚禁起來,斷絕了他的飲食。

太清三年(549年)五月,梁武帝活活餓死,享年八十六歲,臨死前口呼“荷!荷!”,誰也不清楚他到底在表達什麼。

民間傳說,梁武帝蕭衍之所以被餓死,是因為他前世是一個出家修行的和尚。

和尚曾養了一隻猴子,擔心修行的時候,猴子發出動靜影響自己,於是就把猴子圈進山洞裡,外面以石頭封堵。

和尚入定多日,把猴子早給忘了,等到他想起來的時候,挪走石頭,發現猴子早已餓死了。

和尚修成正果,轉世當了皇帝,那個猴子轉世投胎做人,發動叛亂,餓死皇帝,只為了報當年被餓死的深仇大恨。


漢周讀書


梁武帝素來有菩薩皇帝之稱,痴迷於佛教,在位期間,大興佛寺,勞民傷財,置百姓於不顧,置國家大事為兒戲,三番兩次把自己弄到佛寺裡面,讓大臣花重金贖回。最後把國家弄的烏煙瘴氣,自己活活餓死,這樣的皇帝未免太荒唐。


梁武帝早期尚能勤政愛民,後面迷上佛教之後簡直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現在熟知的佛教界吃素和菩薩戒都是他發明的。成為漢地佛教所特有的文化,其實早起的佛陀並沒有反對僧眾吃肉,託缽化緣,人家給什麼吃什麼,還能要求別人一定得給素食嗎?

在佛教經典裡面供養三寶興建佛寺功德無量,可是你看看梁武帝這樣的行為有什麼功德,有功德達摩傳法為什麼沒有傳給他,最終選擇二祖慧可,要知道作為一國皇帝,達摩祖師傳法給他豈不是能把法發展更快更好。實在是他擔不起,沒有那個資格呀。



人道成而後佛道成,在其職謀其位,作為一國皇帝,他的行為代表了整個國家的命運,他的換腔走板,荒誕不經的行為給大臣百姓帶來了多大的災難。所以他最終被活活餓死,他的梁皇寶懺依然影響著後人,也害慘了後人,害了多少人的法生慧命。希望學佛之人都能理性思考。


孫妙彤


說白了,無論從哪個當面看,這都是琅琊榜裡的“靖王”!

本身就是整個南朝最有才的“竟陵八友”之一,才子中最著名的沈約等各種朋友各種計策硬扶上位,各種忠心卻被迫走上帝王之路……

最後失敗也只是太信任。兄弟(前太子)的遺孤、辛苦撫養長大,卻各種作死反叛,蕭衍從不追究……整個統治期間,就一個缺點:部下血親可以肆無忌憚的叛亂,完全不用擔心失敗後被追究……整個中國歷史獨一份,也是醉了。

果然,最終死於候景之亂,正應了那句“上的山多終遇虎”吧……子嗣每個都很有實力,然後各種戰亂,讓北周的“外援”佔了絕大部分的領土和財富,從而實力超越北齊統一中國……


旅行日記4


梁武帝最大的失誤,在其晚年,一是任人唯親,對親屬的違法亂紀,常常是放任縱容,以致綱紀松馳敗壞。二是搞政教合一,將朝堂當法堂,不幹正事。以致朝綱一敗塗地。跟後來的道君皇帝基本同穿一條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