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換了6份工作,如何規劃好自己的職業?

01

跳槽之前,先問自己,為什麼要跳槽?

不爽?煩?我想跳槽?

讀者小夏是典型跳槽“健將”,3年換了6個工作,都是電商運營,工資是越跳越少,每一份工作內容差不多,職位都一樣。

這次工作又不爽了,他修改簡歷,刪減工作經歷成為4家,然而他已經不是職場新人,跳槽受阻。

面試被問到,“為什麼每次跳槽工作內容和職位都一樣?

小夏啞口無言,敷衍結束面試。

我和小夏說,如果你每次跳槽就是換一個環境而已,在前一家是怎麼死的,下一家基本也是一個死法,換個死法的機會都沒有。

小夏說“這幾次跳槽就是覺得我們公司老闆,能力不行......上一家老闆也是很傻逼 ......”

聽到他的理由,我說,“小夏,你那麼厲害,怎麼不自己開公司呢?還是專注自己能力提升吧,想想你有什麼拿的出手的成績?”

......

在你決定跳槽的時候,想一下,換個工作環境就能解決你的問題嗎?跳槽是為了什麼?

如果是自身的問題,不如就在目前公司把該解決的都解決。

當你想跳槽理由不是“與領導不和,同事不和,工作能力不行”,而是目前的工作已經沒有上升空間,你為了個人發展,或者你經過調研看好某個行業和機會的時候,那也許該跳了。

02

跳槽大軍中,轉行“死”的最酸爽。

我在10年HR管理,我看到的職業選擇的“秘訣”寫了職業選擇的四個要素:城市、行業、企業、職業的選擇,每一個要素的選擇都會影響我們的職業發展。

不成功的跳槽往往是行業,企業和職業,全都變了。

比如小王畢業從事物流行業的財務,後跳到IT軟件行業做售後,再到保險行業做保險行政。

行業 企業 職業

第一份工作 物流 A 財務

第一次跳槽 軟件 B 售後

第二次跳槽 保險 C 行政

兩次跳槽三個要素都變了

佛系跳槽,一切隨緣。有啥工作就幹什麼,來什麼機會就接受,等再想轉行回來做財務,發現工資還不如從前。

那麼如何優雅的跨呢?

行業、企業和職業,每次至少保持一個不動,另外兩個可動。這樣才能螺旋上升,跳的失敗,往往是三個都變了。

3年換了6份工作,如何規劃好自己的職業?

比如小張在傳統公司做HR,負責招聘,想轉行到互聯網公司市場部門。

行業 企業 職業

第一份工作 零售業 A 招聘

第一次跳槽 互聯網 B 招聘

第二次跳槽 互聯網 B 市場

兩次跳槽都至少保持一個要素不變

我們可以看到,小張成功轉型經歷了第一次跳槽職業保持不變,第二次在企業內部完成轉型。

職場發展的規律是你是否擁有相關工作經驗,如果你能把行業經驗串起來,或者把職能經驗串起來,都是不錯的工作背景。

每一份工作經驗都是獨立存在的,那在求職市場就失去了競爭力,因為,你的相關經驗都是散的。

先定位,再跳槽,有的放矢。

03

無論你和領導面試的時候談的多好,你多麼喜歡新機會和平臺,跳槽前的工資都要談到位。

切忌幻想。

我社群小夥伴小李,跳槽到創業公司,老闆連工資是多少都沒談,她也本著信任,積極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還自己墊付房租,自帶電腦,總之,承擔各種費用。

小李心想,“老闆人能力強,有魄力,工資應該也不會太差......”

一晃就過去三個月,一分錢都沒拿到,開始吃土了,和老闆談談吧,老闆說,“好啊,你也幹了一一段時間了,但是公司的情況你也是知道的...... 暫定工資3000吧。”

她心裡默默唱起了三國演義主題曲......

當然小李的故事比較極端,一般情況是老闆給不了你要的工資,安撫你說,"明年給你漲到位,錢不是問題,我們平臺有發展......”

總之,達不到你的預期,甚至相差很多,企圖用個人“魅力”和“大餅”征服你,這時候,你要想想跳槽是為了什麼?自己好好權衡,想到最壞的可能自己是否可以接受,再做決定。

多一些實際,少一些幻想,我認為不談錢的機會都是耍流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