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藝製作技能之捏塑

捏塑是最古老的陶瓷成型方法之一,它簡單易操作,又不需要使用太多工具,只要在成型後有刀片切割修整、砂紙打磨就可以了,對於初學者來說,很容易掌握。

這裡介紹幾種手工捏塑的餐具、小首飾。純手工製作的陶瓷餐具注意與機器批量的產品拉開距離,令人在使用器具時能感覺到手作的"溫暖"。每一件成品都是獨一無二的,在使用它們時,除了滿足功能外,還希望可以讓用餐過程變得更具趣味性,喚醒人們的親情意識和家庭觀念、享受舒適生活。同時,對於製作者來說,手工勞作,也是一種愉快的體驗:制瓷不單是為了謀生,還是快樂生活的一部分。

攪胎瓷盤的製作

取適量瓷泥壓成厚度均勻的泥片,用刀片裁成需要的尺寸,可以將高溫色粉摻入瓷土,調製成彩泥與普通瓷泥混合,等燒成後會有自然而多樣的攪胎效果,這是機器批量產品所不能比擬的。趁泥片柔然的時候,將四周向上微微彎起,修整成形。

陶藝製作技能之捏塑

捏製攪胎盤子粗坯

乾燥後,把邊緣修得規則,颳去泥坯表面一層,就可以看到攪胎的花紋。

陶藝製作技能之捏塑

打磨整理後效果

待徹底乾燥,補水後表面噴透明釉,入窯燒成後,攪胎效果就變得很明顯,原先較淺的色泥會顯得鮮豔。為了能把握好攪胎的紋理和色彩效果,需要提前製作試片,多積累燒製經驗。

陶藝製作技能之捏塑

陶藝製作技能之捏塑

陶藝製作技能之捏塑

釉燒效果

攪胎瓷勺的製作

雖然勺子是餐桌上的小物件,但在生活中,人們對這類產品的宜人性和情感性需求在不斷增長。手工造物活動是在追求品質的過程中將其製品化,這正貼合了現代人追求親切、個性化的特徵。手工製作陶瓷勺子不同於金屬、木材製作的商品,一般人們會把它當作紀念品,使用它也不單單為了盛飯喝湯,而是要能把玩,握著它時喚醒人們內心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令食物更添滋味,讓用餐變成賞心悅目的事情。

捏製勺子粗坯,可以先做得"粗獷"一些,為後期打磨留下餘地,瓷勺柄部不宜太細太長,整體體量也不要太大。因為瓷勺要通體上釉,為保證表面釉質光滑,一般採取"吊燒"的燒製方法,所以,頂端要鑽孔,預留好吊燒所懸掛的位置。

陶藝製作技能之捏塑

手工捏製的勺子

瓷勺體量輕薄,為保證成功率,最好先將泥坯素燒過,再加工打磨。

加工時從簡潔流暢的美感出發,同時儘量多考慮人手握的位置和大多數人的使用習慣,接觸口唇的位置保證光滑平整。

瓷勺使用時和飲食活動有關,不宜選擇太過花俏的釉色,因為複雜的釉色影響食慾也影響食物本身的色彩,所以通常主體選擇白釉,只是在勺柄位置安排其他色塊進行對比。

噴釉完成後,務必將吊燒孔內的釉,小心剔除,如果沒有清理乾淨,這部分釉會在吊燒時與鎢絲粘連,很難取出鎢絲。

陶藝製作技能之捏塑

素燒後效果

陶藝製作技能之捏塑

上釉效果

陶藝製作技能之捏塑

陶藝製作技能之捏塑

釉燒後成品效果

陶藝製作技能之捏塑

使用效果

陶瓷首飾製作

近年來陶瓷首飾佩戴非常流行,此類飾品深受青年女性的喜愛。陶瓷材質具有獨特的視覺美感,恬淡雋秀、粗獷狂野、古樸個性,各具特色。但本材料的可塑性有一定的侷限,再加上自身的重量問題,因而不適合製作纖細轉折過多的形體,多以小件、團塊形體為主。

陶瓷首飾按照佩戴的位置不同,可以結合不同材料的輔件,例如耳環、胸針可以選擇金屬的耳鉤、花托、搭扣等輔件。

首飾設計時要注意發揮材料特點,量力而行。同時設計主題從傳統裝飾元素出發,多聯繫時尚流行因素,貼合當代審美。並且,多結合木材、金屬等綜合材料,以豐富視覺效果、增加陶瓷首飾的附加值,避免單調和廉價之感。

加工方面,除了上面講到的捏塑手法外,還可用貼塑、鏤空、壓印等裝飾技法。

陶藝製作技能之捏塑

陶瓷小物件——首飾

陶藝製作技能之捏塑

陶瓷吊墜(豆芽系列)

陶藝製作技能之捏塑

陶瓷胸針(月兔系列)

陶藝製作技能之捏塑

陶瓷胸針(植物系列)

陶藝製作技能之捏塑

青花陶瓷戒指

陶藝製作技能之捏塑

陶瓷首飾盒及陶瓷耳環

在浙江,商品經濟蓬勃發展地同時,現代手工藝術也越發吸引人們關注,手工製作的用品不再僅供少數人獨享,而是滲透於人們日常生活的許多方面,我們用它來美化環境,改善生活。

寬鬆安定的社會環境、便捷的電商服務、全面而多方位的需要,為我們的手作工坊提供了廣博的發展空間,從這裡生產出的東西,在一些人看來,能喚起對過去遙遠時代的記憶,另一些人則把它們看成"藝術化"生活的象徵。

手工製作講究"心手相連",不僅是製作者在製作的過程中與材料"對話", 使得造物活動充滿快樂,享受著創造樂趣;使用者也在使用過程中體會著作品的獨特性,感受特殊甚至意外的美感,份外怡情,這些滿足消費者的求異心理和多樣化的審美情趣,成為自我表述的有力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