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公里?半年?3年?分時租賃離盈利還要多久?|中國汽車報

400公里?半年?3年?分时租赁离盈利还要多久?|中国汽车报

400公里?半年?3年?分时租赁离盈利还要多久?|中国汽车报

這是一個被戲稱為“羊毛出在狗身上,豬來埋單”的時代;這是一個商業模式層出不窮、不到最後無法斷定誰能勝出的時代,但無論移動出行將迎來怎樣的變革,實現盈利始終是分時租賃企業無法避開的終極命題。近日,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提出,隨著長續駛里程電動汽車的應用和普及,分時租賃企業的車輛日均使用次數有望提升,400公里續駛里程或是盈虧平衡點。

400公里?半年?3年?分时租赁离盈利还要多久?|中国汽车报

◆屆時,分時租賃行業自誕生之日起就存在的盈利難題能否迎刃而解?

◆制約企業降成本的因素還有哪些?

◆新一輪技術革命將如何影響分時租賃行業?

帶著上述問題,《中國汽車報》記者採訪了三位業內專家,從多角度對上述問題加以論證、評析。

有幫助 但挑戰更多

《中國汽車報》:

過去,在分時租賃企業使用的純電動汽車續駛里程僅為100~200公里,隨著國家補貼政策的調整,300~400公里的純電動汽車已經投放至市場,並逐漸進入分時租賃行業。此前,由於人力和成本等原因,分時租賃產品大部分在晚上充電,續駛里程的提升有望大大增加產品日間的使用頻率,從而提高租賃收入。續駛里程提升至400公里,對分時租賃企業的盈利水平是否有根本性改變?

400公里?半年?3年?分时租赁离盈利还要多久?|中国汽车报

譚奕:車輛續駛里程增加確實有助於企業提高盈利水平。今年我們已經陸續採購了一批續駛里程為250~300公里的純電動汽車產品。發現與此前相比,購車成本增加不多,在此基礎上,由於續駛里程的大幅提升,運營效率也隨之增加,甚至可以實現一輛車只需兩天充一次電,人力成本也大幅降低,從而提高了企業收入。

範永躍:在我看來,續駛里程的增加確實是推動分時租賃企業實現盈利的一大重要因素,但恐怕難以成為決定性因素,如若不然,並不存在里程焦慮的傳統燃油汽車分時租賃企業為何仍面臨盈利難題?

徐虎雄:據我瞭解,目前行業裡一輛純電動汽車的日均租賃次數為2~3次,加起來的使用里程其實遠遠沒有達到產品上限。不過,續駛里程的增加可提高車輛的日均使用次數,原因在於原先車輛的續駛里程較短,有遠途需求的消費者在查詢剩餘行駛里程後可能會選擇放棄,但續駛里程增加之後,消費者使用分時租賃服務的意願將提升

《中國汽車報》:

作為分時租賃最早的踐行者,美國的Zipcar歷經11年終在納斯達克上市,不到兩年就被傳統租車公司巨頭安飛士收購;2011年成立曾經轟動一時的法國分時租賃企業Autolib正面臨著巨大的經營危機,巴黎政府可能提前結束與Bollore公司簽訂的一份有效期至2023年的合同。縱觀國內的分時租賃企業,鮮有實現盈利者,分時租賃這一新業態實現盈利面對的最大挑戰和困難是什麼?

400公里?半年?3年?分时租赁离盈利还要多久?|中国汽车报

譚奕:Gofun進入行業較早,雖然遇到了早期純電動汽車產品不成熟等問題,也在運營、管理、網點維護和平臺建設等方面經歷了長期的探索和實踐,付出了試錯成本,但我們也因此獲得了極為寶貴的機會成本。目前看來,要實現盈利,必須通過提高運營效率來優化成本結構,續駛里程就顯得尤為關鍵,續駛里程長的車輛不僅可以足夠支撐起每天的週轉率,同時也能大大緩解用戶的里程焦慮。剩餘續駛里程超過100公里的車輛最受歡迎,如果只有30公里續駛里程,即便用戶的用車需求僅為十幾公里,也不願意選擇分時租賃產品。

範永躍:停車費用是分時租賃企業難以實現盈利的重要原因。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且不談停車位的稀缺,停車費用一直居高不下,雖然如今大力支持和鼓勵汽車共享化,但停車位和停車費的問題卻始終得不到解決。此外,在相關部門加大監管力度的同時,也給企業增加了一定的成本負擔,例如要求配備GPS、人臉識別和警報系統等功能,平均一輛車需增加4000元左右的成本,這些費用都需企業自己埋單,盈利自然難上加難。

徐虎雄:當前,分時租賃服務在中國市場還沒有普及,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分時租賃企業的網點分佈不夠多,當用戶需要行走500米以上的距離才能取到車時,往往就會導致客戶的流失

盈利還需3~5年

《中國汽車報》:

分時租賃面臨的挑戰很多,包括牌照、停車位、系統管理和車內清潔等,當前,幾乎沒有企業邁過了盈虧平衡點。就整體行業情況而言,分時租賃離盈虧平衡點還有多遠?

400公里?半年?3年?分时租赁离盈利还要多久?|中国汽车报

譚奕:分時租賃行業想要健康發展,就必須保證其可持續性,一味“燒錢”斷然不可取,追求盈利勢在必行。實際上,我們已經在某幾座城市實現了資金的正向流入,但由於單個城市的運營模式不具備可複製性和普遍性,因此目前還未實現全盤盈利。但對於Gofun來說,實現盈利已經不遠,大概還需要半年的時間

範永躍:目前在某個區域或者三四線城市,分時租賃有望在近期內實現盈利,但從全國範圍來看,如果能獲得政策的進一步鼓勵和支持,且隨著用戶習慣的慢慢養成,加上行業發展逐漸成熟和規範,3~5年內有望實現盈利

徐虎雄:與國外相比,其實國內的人力成本相對較低,由此導致更多人願意選擇網約車而非分時租賃,原因在於有司機開車的出行服務費用並不比自己開車的花費高出很多。因此我認為分時租賃真正實現盈利或許需等到無人駕駛技術落地的那一天

,否則在成本優勢並不明顯的情況下,相信更多人會選擇別人開車,而不是自己開車。

租車費用仍佔主導

《中國汽車報》:

分時租賃的主要收入來源是車輛租賃費用嗎?無人駕駛等新科技將如何影響分時租賃行業?

400公里?半年?3年?分时租赁离盈利还要多久?|中国汽车报

譚奕:我認為分時租賃雖然不同於傳統的汽車租賃業務,但實現盈利的前提是租賃費用能平衡管理和運營等支出。至於無人駕駛技術,它與分時租賃更像移動支付和互聯網購物之間的關係,只有用戶先形成了互聯網購物的習慣,才能更好地接受移動支付這一新模式,而非移動支付促進了人們從傳統購物方式轉變為互聯網購物。因此,

到了分時租賃行業真正發展成熟和壯大的那一天,無人駕駛技術只是使這一出行服務更加便捷和高效而已

範永躍:租賃費用佔到分時租賃企業收入來源的70%以上,另外的30%需要一些其他模式和方法進行補充。

徐虎雄:目前看來,企業的盈利來源主要還是租賃收入。雖然現在有部分企業進行一些衍生業務的探索,例如車身廣告,基於位置定點推送廣告,甚至包括把分時租賃車輛用於快遞接送站等,雖想法很多,真正落地還存在許多問題,因此對於分時租賃企業來說,還應著力提高運營效率,提高車輛租賃的整體收益。

400公里?半年?3年?分时租赁离盈利还要多久?|中国汽车报

爆料熱線:

010-56002742;[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