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魔吹着笛子来》:嗜血的恶魔,却有最悲伤的灵魂

仰望着日暮之下的一颗孤独干枯的树,镜头开始缓缓移动,广袤的草丛在风中轻轻浮动。清冷的色调,低速流畅的运动镜头,丧失生命力的空镜,《恶魔吹着笛子来》的片头运用客观视角安静地叙述故事,克制地表达情感,沉痛的悲哀像静静的河流缓缓流淌出画面。

《恶魔吹着笛子来》:嗜血的恶魔,却有最悲伤的灵魂

紧接着几组短镜头的快速拼接打破了画面的平静与和谐:明暗色调的反差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突;局部的特写模糊了整体;最后,一闪而过的“恶魔诞生于此”将紧张的气氛烘托到高潮。

《恶魔吹着笛子来》:嗜血的恶魔,却有最悲伤的灵魂

“这里,发生过什么?”

是什么样的恶魔诞生,打破了平静,造成了一幕幕惨剧的发生。

《恶魔吹着笛子来》:嗜血的恶魔,却有最悲伤的灵魂

本格推理小说的影视化呈现

电影《恶魔吹着笛子来》根据同名小说改编,是日本最重要的推理小说家横沟正史的代表作。它是唯一抗衡“福尔摩斯探案集”的推理杰作,堪称本格推理小说典范。这也是这本经典推理小说自1979年、2007年以来,第三次被改编成电影。

故事从震惊一时的“天银堂事件”开始,犯罪嫌疑人椿英辅子爵因证据不足无罪释放之后,却离奇失踪。找到他时,子爵已经死亡,被警察判定为畏罪自杀。

椿英辅子爵的死真的那么简单么?

一切还远远没有结束,根据椿英辅的遗物和女儿美弥子的描述,他不止一次地提到过:这个宅子里有恶魔!

《恶魔吹着笛子来》:嗜血的恶魔,却有最悲伤的灵魂

然而椿英辅的妻子秋子却说,椿英辅还活着,她曾经看到他出现在窗外吹着长笛,吹着那首《恶魔吹着笛子来》——椿英辅生前创作的最后一首曲子。

《恶魔吹着笛子来》:嗜血的恶魔,却有最悲伤的灵魂

如果说之前的所有征兆和暗示都只是无根据的揣测,那么玉虫公爵的死亡真正开始让所有人相信“恶魔”的存在。

那么,恶魔是椿英辅的鬼魂还是其他非自然的存在?恶魔是否还藏在宅子里,又是谁在装神弄鬼呢?

名侦探金田一跟随着线索一步步的探寻,越来越多的人遭到了杀害,越来越多的看似无关的人卷入进来,真相也渐渐浮出了水面…

电影的结局,是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

电影从片头就开始埋下线索,从金田一的角度出发一步一步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线索和证据。导演精心设计每一个镜头,通过各种细节提示观众,为最后真相的破解提供铺垫。

秋子满脸惊恐地说“他还活着,向我复仇。”;椿英辅手札上记录的“恶魔的徽章”与新宫利彦背上的胎记一模一样;驹子口中的“畜生道”…

《恶魔吹着笛子来》:嗜血的恶魔,却有最悲伤的灵魂

然而最后金田一在客厅里破解谜题的时候,导演运用闪回画面将所有线索串联成的真相却出乎意料。

一切都源于那个夏天,“这里”所发生的事情。

“人自以为知晓一切的时候,就会看不见真相。”自以为已经了解真相的凶手,用尽全部力气想要杀死“恶魔”,却发现恶魔原来就是自己。

《恶魔吹着笛子来》:嗜血的恶魔,却有最悲伤的灵魂

在影片中,我们一直都从侦探金田一的视角寻找“恶魔”,得知凶手的真实身份以后,我们以为自己对所有的事情已经了如指掌,可是金田一最后的陈述又令人大吃一惊。我们被反转的剧情所欺骗,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同凶手一样,被自以为蒙蔽了双眼,忘记了反观自身。

《恶魔吹着笛子来》:嗜血的恶魔,却有最悲伤的灵魂

影片中的“恶魔”代表了摧毁道德底线的罪行,人性中最肮脏的恶。电影将无形外化成了具体的人,犯罪的罪证和受害者——凶手本人,电影在此就画上了句号,可是真正的恶魔真的就是他么?

最可怕的不是未知的“恶魔”,最可怕的“恶魔”来自于人的内心。真正恐怖的故事就像《闪灵》,因为精神的崩溃,最后幻化成真正的恐惧。所谓良知的缺失,人性的恶躲藏在表面的光鲜亮丽之下,却能拥有在无形中摧毁一切的力量。

《恶魔吹着笛子来》:嗜血的恶魔,却有最悲伤的灵魂

没落贵族身上,有时代的悲凉底色

我们可以注意到,故事的主要人物,也就是宅子中的人,是日本的贵族。日本传统文化中对等级制赋予正当性,贵族制度根深蒂固。然而日本二战战败之后,西方的“平等、自由”思想开始成为主流,冲击固有的等级制度,贵族制度逐渐退出日本历史舞台。

电影的背景正是在贵族制度逐渐没落的时期。日本作家太宰治就是那个时期的贵族,他所著小说《斜阳》的主角直治就是没落贵族的典型代表:一方面深受原有贵族制度的影响,另一方面却又渴望自由与平等,努力与平民靠近。饱受精神折磨和摧残的直治最后走向堕落,走向死亡。社会的变革将日本贵族推向了历史,他们被时代所遗弃,最后,在孤独和悲哀中走向没落。

《恶魔吹着笛子来》:嗜血的恶魔,却有最悲伤的灵魂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贵族自甘堕落,就同电影中所讽刺的那样。“恶魔”源于家族成员的剧情设计隐喻了日本贵族的堕落:自视身处高位,鄙视“平民”的贵族却做出违背人性的事情。椿英辅所在的家族是当时日本社会的贵族的缩影,影片中埋下的多处伏笔都预示了日本社会贵族制度的没落。

《恶魔吹着笛子来》:嗜血的恶魔,却有最悲伤的灵魂

反常规的侦探形象

《恶魔吹着笛子来》是名侦探金田一系列中的一部,故事中的第一主角——金田一见证了整个过程。而金田一的形象确实是区别于我们对名侦探的刻板印象:头发花白,衣着寒酸,还被房东催着交房租,十分困窘。

破案时满脸困惑,经常抓耳挠腮一副一筹莫展的模样。他看上去一点都不睿智,这个形象甚至让人怀疑他能否破案。但是影片中最让胡扒医印象深刻的画面,除了片头具有暗示性的蒙太奇画面之外,就是片尾《恶魔吹着笛子来》的长笛音乐响起,金田一发现最后的一支曲不用中指和无名指,种种线索翻涌而来,他的手抓着头无力地跪在了草地上,说道:“找到了,就在这里啊。椿英辅了解的真相原来就在这里。明明大家都可以得救的。”

明明大家都可以得救的。

《恶魔吹着笛子来》:嗜血的恶魔,却有最悲伤的灵魂

这个侦探形象的反叛,恰恰包含着一种深深的讽刺:表面风光的贵族内心却黑暗、邪恶异常,而其貌不扬的侦探却聪慧又善良。

《恶魔吹着笛子来》:嗜血的恶魔,却有最悲伤的灵魂

真正好的电影和剧本,最后终究会映射到现实生活中,发人深省,引人反思。抛开故事的背景和电影的表现手法,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贯穿全片的“恶魔”。“恶魔”刚开始作为一种悬疑的元素出现,随着影片中案情的不断推进以及最后剧情的反转,“恶魔”变成了一个符号,代表着世界上未知的黑暗与邪恶,以无形的状态存在着。

也许下一次,恶魔没有吹着笛子便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