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初連喪三王,政治局面岌岌可危,因他臨大事而不亂才扭轉乾坤

成湯滅夏戰爭中,伊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通過對過去戰爭的總結,意識到人心向背對戰爭的影響,衝破天命思想的束縛,即把民眾是否擁護最高統治者,看作是衡量國家統治興亡的一個重要尺度。進而將這一思想用於輔佐成湯滅夏戰爭。

商初連喪三王,政治局面岌岌可危,因他臨大事而不亂才扭轉乾坤

成湯在推翻夏王朝的過程中,確實獲得伊尹的大力協作,在重要戰爭當中,就是伊尹親自陪同成湯,前往前線,指揮戰鬥。人心向背是戰爭成敗的關鍵,伊尹已經敏銳地認識到了這一點,並勇於輔佐商湯國事,實在是難能可貴。

商初連喪三王,政治局面岌岌可危,因他臨大事而不亂才扭轉乾坤

晉代皇甫謐在《史記.殷本紀》中,批註到:“尹,正也,謂湯使之正天下。”

商初連喪三王,政治局面岌岌可危,因他臨大事而不亂才扭轉乾坤

正天下,就是要以身作則,作民眾楷模,示範天下。成湯在建立商王朝之後,依然面臨者如何施政為民和團結民眾的問題。伊尹具有非凡的為政才能,商湯去世時,建立不久的商王朝還積弊重重,商湯便將輔佐新王治國的重任交付伊尹。

商初連喪三王,政治局面岌岌可危,因他臨大事而不亂才扭轉乾坤

商王成湯去世後,當時的人心比較動盪,人心不安,到底誰是繼承的國王?繼承的國王有沒有能力繼承商湯大業?這些群眾都在考慮這些問題。伊尹希望能繼續振興商朝大業,然而繼任的兩位商王先後去世。商初連喪三王,政治局面岌岌可危。可是繼任的商湯嫡長孫太甲整日嬉戲,也不理朝政。

商初連喪三王,政治局面岌岌可危,因他臨大事而不亂才扭轉乾坤

據文獻記載,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伊尹痛下決心,在商湯陵墓所在地修建了一座房屋,也就是所謂的桐宮,放逐帝王太甲於此反省。經過三年的思過反省之後,太甲終於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回去老老實實向伊尹認錯,表示要痛改前非,要做一個有志於為國為民的好國王。因此,商王朝重新得到了很好的治理。看到伊尹確實是一心為國為民,不貪圖個人權威,不貪圖個人財富,群眾都信任他。

商初連喪三王,政治局面岌岌可危,因他臨大事而不亂才扭轉乾坤

蘇東坡評價伊尹:“以其全才而制天下,是故臨大事而不亂。”

商初連喪三王,政治局面岌岌可危,因他臨大事而不亂才扭轉乾坤

這是要看他自己個人的政治魅力,個人的政治影響,是以這些東西為前提的。如果伊尹這個人行為不端,平常就不受老百姓歡迎,他這樣做肯定是存在問題的。伊尹輔佐太甲期間,曾制定嚴明的紀律來打擊各種歪風邪氣,這些不正的風氣被稱為三風十愆。

三風十愆是什麼?“巫風”指過於迷戀舞和歌;“淫風”指貪戀財貨、美色和遊玩;“亂風”指侮聖言,逆忠止,遠離美德,不尊敬年長者,玩弄不懂事的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