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收繳1525箱冥紙冥幣,商戶銷售量巨大被立案,你怎麼看?

-------------------------------------------------

我們需要友誼,我們也願意首先伸出友誼之手。


屠龍有術


哈爾濱市收繳和查處冥紙冥幣的做法,看似是市場管理行為,但是和千年祭祀傳統相比,你永遠查不過來,也不可能根治。所以說,所謂的專項治理只是市場監管局的工作形式,你治理你的,你又不可能天天這麼治理,風聲一過,又會死灰復燃。

我記得小時候,給祖輩們上墳用的冥紙,都是自己家買來黃紙,然後用木刻的模板自己印刷,印好後疊起來,到墳前燒和祭拜。現如今這種傳統仍被村裡人偶爾用,但是市場上有現成的冥紙和冥幣,買上一些反而倒是省事了。

而今,在全國各大小城市,燒冥紙冥幣的風俗習慣仍普遍存在,儘管都有城市治理的專項規定,但是面對傳統風俗習慣,仍然無法徹底根治。這本身並不難理解,對逝去的祖輩的懷念是任何人都無法阻止的。既然是傳統,不妨就尊重傳統,設置一些合理的祭祀規範就行了。

很多地區在城市治理過程中,對市民燒冥紙冥幣的做法歸為迷信做法,在我看來這不能單純認定為迷信,因為這裡有對逝去親人的情感寄託。還有的地區將祭祀行為與環境聯繫到一起來,其實也是小題大作,相比汽車尾氣和工業汙染相比,祭祀燒紙產生的環境汙染根本不值得一提。


韓國成老師


在做決策之前應該先搞清楚什麼是封建迷信,什麼是文化習俗。這種“一刀切”的方法看似短時間內奏效,其實很難解決現狀,恐怕還會引發新的矛盾。

我們先來看幾個問題:

1,燒冥紙冥幣真的有那麼汙染環境嗎?

從製造這些紙製品再到燃燒,確實對環境有影響,但是這些影響真的很大嗎?能抵得過汽車尾氣和工廠的大煙筒嗎?答案似乎很明顯了。

2,燒冥紙冥幣是遺風陋俗還是傳統文化的一種呢?

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中,注重“入土為安”、“人死為大”的喪葬文化一直佔據著很重要的地位。而給死去的親人上墳燒紙,也是一種寄託哀思的形式。在這種文化的影響之下,我們中國人產生了獨特的生死觀、宗族觀,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繫也更加緊密。人情味顯得更加真實,也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倘若就這樣讓大家放棄或者改變,顯然是不合理的。

3,在全面禁止冥紙冥幣之前是否做了足夠的宣傳工作?或者是否讓民眾從內心找到了另一種願意接受的替代方式?

估計這些潛移默化、短時間內不見效的工作,不會被青睞,但這種強制性的禁止在短時間內顯然更有效。可是結果幾乎可以預見,江西搶棺事件就是近在眼前的例子。沒有做好科普宣傳工作,沒能讓大眾從觀念上做出改變,只是一味地限制禁止,恐怕會適得其反。

4,這裡是否有涉嫌壟斷的利益糾葛?

我們大膽設想一下,全面禁止之後,會不會有新的事物出來佔領市場。最怕的是這種事物一般人不允許染指,那麼事情的性質就不同了。

當然,這只是猜測,沒有證據。因為以前曾曝出過火葬場一條龍強制消費,曾有過各種各樣的暴利項目。我們不得不多個心眼,防止到時候沒有其他選擇。

同樣一件事情,站在不同角度看就會有不同的理解。

站在唯物主義的角度看,在喪葬上不能提倡過度的鋪張浪費,死人不應該浪費活人的資源。站在普通大眾的立場上看,我們應該尊重大家的選擇,尊重傳統習俗,尊重這種寄託哀思的方式。

那麼,你認為我們應該保留這種習俗還是做出改變呢?


夜雨如書


依照中國淵源流長的傳統文化,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古人以正月十五為天官生日.賜福,上元節慶元宵,七月十五為地官生日.赦罪,中元節祭祀先人,以十月十五為水官生日.解厄,下元節食寒食紀念賢人。



在針對傳統中元節焚燒冥幣紙錢的民風習俗活動中,哈爾濱的治理無疑是走在全國的前列,近年來,不僅頌布了地方法規,而且每逢清明,中元等民俗節日,都開展一次市場監管大治理,集中對紙錢產銷環節進行大整頓,收繳立案等等,配合媒體宣傳,無疑也是成績菲然……

無不彰現“移風易俗,環境保護”幾個金光閃閃城市治理觀念的大字。


但筆者想說的是,大眾百姓的追思緬懷先賢前輩的祭祖活動,是幾千年以來的傳統。

通過民俗故事的方式傳承紀念,

通過民俗活動增強儀式感印象感,

通過民俗活動傳達對生命的尊重,

通過民俗活動寄託對先賢前輩高尚品德的哀思追思,

通過民俗活動對懲惡揚善傳悌孝道的民間觀念進行理解,

輩輩相承口口相傳,進行簡單形象而又樸素的敘述,在我們的腦海裡似乎早已經根深蒂固。

似乎並非封建迷信判定那麼簡單,跟全國春節放假拜年、敬神拜祖,門貼春聯,焚紙鞭炮;清明祭祖中秋寄月懷念等民俗同樣。


移風易俗是一個漸進而又緩慢的過程,

對於民俗活動,去其糟粕揚其精髓,

需要大力宣傳更豐富的更易於大眾接受的新型內涵,

普及新型的緬懷活動方式,

普及適宜大眾使用的祭祀替代品;


環境保護更是一個大課題,藍天白雲,青山綠水,涉及面或者更為廣泛,並非僅靠中元節治理紙錢冥幣的產銷那麼一項,治理範圍太多了,更是水磨功夫長期治理的行為,譬如城市綠化,違規違建,佔道設攤,田間節杆稻草焚燒,汽車尾氣,垃圾處理,汙水處理,工業排放……等等



其實冥幣印刷生產銷售的並非源頭,

傳統民俗活動的需求才是真正的源頭,

僅靠單一方面突進,產銷冥幣冥錢並非哈爾濱一域,利潤的刺激只會出現更多,抓與產,躲與銷的新版本,

源頭的偏差,造成社會大眾的認同感認可感並不明顯,反而熱議不斷,力度似乎單薄及效果大打折扣,整體社會的氛圍尚需構建完善。


但就哈爾濱每逢民俗節日期間,集中治理冥錢冥幣產銷市場的戰果碩碩而言,似乎證明該項治理還將任重而道遠。

社會的討論依舊還在繼續,是否有更好的建議,我們擬目以待……


太極之極


冥幣是燒給已故的親人,也是重要的祭祀品之一。寄託一種哀思。這種風俗延續了幾千年。深深地根固了我們的日常,延續至今。

關於立案調查,不是一時半會可以遏止的,應宣傳文明祭祀,環保祭祀。倡導鮮花祭拜,減少汙染保護環境。多倡導人在世積德行善,安度晚年時盡孝要趁早。

在傳統的道德觀念中。孝道始終排在第一位。我們應該在親人在世的時候。應自覺履行孝敬和瞻養老人的義務。盡心盡責的關心和照顧,讓他們享盡天倫之樂,安度幸福的晚年。常回家看看。作為子女,作為晚輩更要有一顆感恩的心來回報他們的養育之情。

而不是死後大把大把的冥幣燒給故人。做給旁人看,給天看。你有多麼的孝道嗎?拒絕作秀表演,拒絕虛情假意,拒絕利益當頭。不能把老人當成廢物,累贅,歧視與迫害他們。

孝道需要真情的付出,需要心靈的投入,需要品格的支撐,需要時光的檢驗。更多的應呈現在精神和感情上的關懷。老年人更需要心靈的關愛。有時間應陪他們多聊聊,多談談,以及為他們的心靈的孤單和感情的寂寞,讓幸福與撫慰伴隨著老人的一生。

這樣才能盡孝,無愧於心。不要用燒冥幣的方式來彌補心中的虧欠。





岑溪雅塘


首先,我們要弄清哈市的這種作法是出於什麼目的,要治理什麼?是突擊行動?還是事先以做宣傳,並限定整改時間?

個人認為,冥幣,金元寶,金銀山之類的東西,是活人祭祀逝者的用品,並沒有其它的功用,也沒有什麼特殊的用意,只是活人對逝者哀思的承載物,這也是中國人幾千年的傳統,老祖宗們認為人死之後,靈魂會到另外一個世界繼續生活,將它稱作陰間,人生活的世界稱作陽世,陰間是否存在,誰都不知道,這就有了很多的傳說,土地爺,城皇爺,閻王爺等等,死者在陰間也要生活,陰曆六月六送單衣,十月一送寒衣無不表現出對死者的關懷思念,諸如冥幣,元寶之類,焚燒之後死者真能收到嗎?不知道,我想沒人能用確實的證據來證明故去的親人收到了陽世的匯款,但它所代表的意義是很明瞭的,就是對已故之人的懷念,哈市的這種作法是否有嬌枉過正之嫌呢?冥幣元寶焚燒只是形式上的表達,寄託哀思的承載物而已,流傳了上千年的形式一直都在公開的進行者,每逢紀念日家裡長輩總會叮囑,要給已故的先人服紙,然後燒掉,有誰家不燒反而會招來鄰里議論,會說後輩不孝,連張紙都不燒,這是從人情倫理上說不過去的事,這也有別於封建迷信,這是傳承多年的殯葬文化的一部份,各個國家民族都有自己的殯葬習俗和對已故者表達哀思的方式方法,搞不清哈市禁止生產銷售這些東西是何道理,純屬手拿雞毛當令箭,小題大作,冥幣非貨幣,難道冥幣有擾亂金融之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