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縱隊被一個團擊潰,被迫放棄一座城,連這個機構都隨時準備撤離

一個縱隊被一個團擊潰,被迫放棄一座城,連這個機構都隨時準備撤離

解放戰爭,很多人的印象都是一場摧枯拉朽的戰爭,因為畢竟只用了三年時間就將蔣軍趕到了臺灣。

其實,在解放戰爭初期的東北戰場,事實並非如此,解放軍也曾被國民黨軍隊打得潰不成軍。

那是在1946年5月份,當時的國共雙方在東北全力爭奪四平,東北民主聯軍奉命死守四平,放言要“化四平為馬德里”。

一個縱隊被一個團擊潰,被迫放棄一座城,連這個機構都隨時準備撤離

而進攻一方為杜聿明指揮的新六軍,軍長就是遼瀋戰役被俘虜的廖耀湘。

當時的新六軍率部北上由瀋陽增援四平,林彪遂以東北民主聯軍第三縱隊阻擊打援。

在一個叫威遠堡的地方,新六軍一個團先期抵達,並於東北民主聯軍第三縱隊接火。

一個縱隊被一個團擊潰,被迫放棄一座城,連這個機構都隨時準備撤離

這次作戰從9點開始到下午4點結束,東北民主聯軍第三縱隊幾乎沒有任何還手之力,新六軍65團完全是以少勝多,戰術運用嫻熟,步炮協同緊密,加上美式裝備優勢,幾乎每一次攻擊都一次成功。

此戰,完全是65團依靠優勢炮火打垮了東北民主聯軍的第三縱隊。

一個縱隊是什麼概念?

一個縱隊被一個團擊潰,被迫放棄一座城,連這個機構都隨時準備撤離

從編制上來說,等同於一個軍,當時的東北民主聯軍第三縱隊1946年1月組建,轄第7、第8、第9旅,共2.6萬人。

而國民黨一個團,即使是最精銳嫡系部隊,也不超過2500人。

國共雙方完全是1:10的比例。

新六軍第65團在威遠堡的勝利,直接動搖了林彪死守四平的決心,被迫放棄四平。

一個縱隊被一個團擊潰,被迫放棄一座城,連這個機構都隨時準備撤離

而國民黨軍隊也以威遠堡戰鬥勝利為起點,在東北開始了其短暫的勝利大遊行,兵鋒直指哈爾濱,中共東北局多次做好隨時撤退的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