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支付的焦慮!

雪球網上有一篇火爆文章《阿里騰訊年底爆發公關大戰,雙方爭的到底是什麼》,以前還有一篇文章寫《微信支付是怎麼樣把支付寶一口口啃得只剩下一付骨架的》,二馬都焦慮對方,都認為對方是自己的戰略競爭對手!

移動支付的焦慮!

烏鎮互聯網大會

一個國家和一個行業發展到一個相對成熟階段,必然會出現雙子星現象;我們從各個行業可以找到雙子星:

  1. 家電行業:格力和美的

  2. 電信行業:華為和中興

  3. 牛奶行業:伊力和蒙牛

  4. 白酒行業:茅臺和五良液

如果有興趣可以列下去的話,這個名單還可以再往下寫100個,回到互聯網行業,從2000年三劍客:新浪、搜狐和網易到後來的BAT,慢慢統治互聯網江湖的就剩下TA了,作為二強:阿里騰訊,必然視對方為最危險競爭對手,儘管一個是網絡電商出身,一個是從社交出發,碰撞於移動支付領域,而這又關係到雙方未來生死,所以TA之間競爭,必將是慘烈和不擇手段。

移動支付的焦慮!

烏鎮飯局

但是搞死阿里將是騰訊嗎?或是搞死騰訊將是阿里嗎?對此我將打一個問號!商業史上絕大部分的案例都說明:在一個行業初期混戰,市場份額老大和老二打架,往往受傷的是老三、四和五,而老大和老二往往是越競爭自身能力越強。當初的電信行業的巨大中華競爭只剩下中興和華為,互聯網門戶之爭只剩下了新浪和搜狐。

同時從歷史上來看,搞死前二名的從來就不是自己競爭對手,可以肯定:搞死支付寶肯定不會是微信支付,反之亦然。我們可以從行業的雙子星競爭的歷史來推測兩大移動支付的命運。

從2000年開始,中國的互聯網在Nasdaq上市,門戶網站三巨頭新浪、搜狐和網易就在門戶網站進行鬥法,開始在新聞領域競爭、到後來郵箱、再到來後來輸入法、以及人才爭奪、直到互聯網命門所在廣告行業,三家公司打得不可開交,競爭遠比現在TA要激烈,甚至騰訊也加入了門戶混戰,後來發現:搞死門戶網站並不是門戶網站,而是後來興起的搜索以及社交網絡; 搜索和社交頓時讓門戶網站失去了所有光澤。

如果一個行業只是剩餘下二個巨頭之間的競爭,有巨大優勢的一方是不是可以吃掉另外一方,當然有這樣案例,如英特爾和AMD之間的故事,就是最後英特爾把AMD壓在地上進行摩擦,直到AMD慢慢退出CPU的競爭。

但是更多的劇情發展並不是擁有巨大優勢一方,打死了老二呢?如電信行業的華為和中興之爭,華為相對於中興已經處於絕對優勢,無論是體量、利潤、研發和產品,但是華為想徹底消滅中興,看來機會並不大,因為中興依靠中國這個大市場就可以和華為進行長期競爭下去,如果有哪天中興實在支撐不下去的時候,肯定因為華為,而是在行業外的變遷,如雲的發展,使得電信行業已經玩不轉了,中興也失去了生存的根基,如果發生這個情況,華為也將難於倖免。

如果說微信支付代表騰訊未來、支付寶承載阿里未來,而且移動支付市場足夠大,任何一家不能可能吃完, 所以說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是互相搞不死對方,那麼二馬到到底是焦慮什麼?到底是誰有資格搞死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呢?

移動支付的焦慮!

Mobile payment

我認為搞定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是一隻看得見的手,還有一隻看不見的手。我們先說說看不見的手。

我們常說陽光底下無新鮮事,有資格搞死微信支付的肯定不是支付寶,弄死支付寶肯定不是微信支付,就如同:搞死諾基亞手機不是摩托羅拉, 也不是三星一樣,搞死諾基亞的是蘋果; 我們是否可以得出這樣結論:搞死二大移動支付肯定不是移動支付圈內,我認為最有資格的是區塊鏈支術支撐的數字貨幣。從安全性和可靠性來講,區塊鏈支撐的數字貨幣要遠高於二大移動支付,而且沒有類似於微信和支付寶這樣的中心支付系統。儘管我們相信騰訊和阿里的信用來保證微信和支付寶的安全性,但是並不意味著他們不耍流氓,例如騰訊突然改變匯款收費機制。而且數字貨幣最大的好處就是我們不需要依賴大公司信用來保障支付的安全性。

當然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還有很多缺陷,接受度和認可度也非常低,使用範圍也是在一些暗網和不見光的領域使用,但是所有的新鮮的事特不均是從不起眼的地方發展起來的嗎?

另外一方面是有形的手,我們都知道快播在深圳發展得順風順水時候,以為網絡播放領域沒有競爭對手時候,忽然從外面 殺出一個公司,藉助一個莫須有刑事案件而終結了快播,結果讓所有人感到意外,同樣對於移動支付領域,會不會一個行業的對手,藉助這隻有形的手來終結二馬的移動支付?這個估計是二馬他們才是最為焦慮事情,這個是不是年底的公關戰的另外一個隱情?但願快播的命運不要重複在二個移動支付的身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