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劇、儺戲,帶你回到舊日邕城時光

一座城,自有它的文化底蘊,不似江南的柔媚、北境的粗獷,自有西南的雄渾與瀟灑。這,便是南寧,中國西南部的八桂之都。南寧的文化源遠流長,卻又如它的脾性,豪邁灑脫,不如就此翻開一頁,觀風骨,敘今朝。


梨園老院聽戲曲

"仙家寂靜洞門閉,鶴伴孤雲去復還。只有桃花留不住,跟隨流水到人間。"坐在戲臺下,手執一盞清茗,聽皮黃聲起伏有致的腔調在耳畔迴響,陶醉在《長生樂》的戲文中不可自拔。這是邕劇,廣西南寧獨有的劇種。

邕劇是在桂劇、粵劇等外來戲曲文化的刺激以及本地風土民情、民間音樂、桂西南官話的薰陶下逐漸產生並發展起來的一種地方戲,形成於古名邕州的南寧,又稱"老戲"、"廣戲"、"五六腔"等,至今已近200年曆史。作為粵劇嶺南派代表的南寧邕劇,在其藝術性質上更突顯地方性和民族性,唱腔清新爾雅又不失雄渾粗獷,武戲兼容南派武功和粵西之風;旋子圓場弓箭步,跳臺鏟椅耍獠牙,五色軍器齊上陣,氣功變臉賽川渝,贏得看客滿堂喝彩。

邕劇、儺戲,帶你回到舊日邕城時光

南寧新會書院的邕劇臉譜

南寧邕劇流傳至今經受了幾番波折,從1995年邕劇團的成立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邕劇的蓬勃發展,再到"文革"悲劇的洗禮,曾經輝煌一時的邕劇日漸衰微,甚至瀕臨消亡。1999年,邕劇團正式解散。為了拯救地方文化,保護人文遺產,2007年8月,南寧市邕劇團正式掛牌恢復。此後,邕劇傳人開始走向復興之路,到了2008年,南寧邕劇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2011年,南寧市政府解放路的新會書院設立了邕劇展示中心。

如今,邕劇已作為地方傳統戲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行走在解放路喧囂的街市上,推開新會書院那一扇朱漆木門,聽戲言緩緩訴說這邕劇的百年滄桑,唱一曲世事無常。

TIPS:

1.新會書院位於南寧市興寧區解放路42號,始建於清乾隆初年,由旅居南寧的廣東新會籍人士集資興建,作為商會及同鄉聚會活動場所。整個建築坐東北向西南,原為三進兩廊一閣,閣位於後庭右側,祀關帝,已毀。新會書院是南寧市目前唯一保存較為完整的清代會館建築,它見證了南寧前清時期的商業興旺。

2.邕劇臉譜多為專角專譜,一般常用黑、紅、白、綠、黃五色,優勢也用藍、灰、金等色。其色彩表現的內容,一是表明膚色,二是寓意人物特點,同時反映嶺南人民的傳統習俗和地方文化特色。

千年儺戲邕州傳

源起上古的熊熊火光和巫祝吟唱在華夏之西從未間斷。千年以來,有關於"儺"文化的歌聲舞樂、香火祭禮,在南寧依舊有跡可循:邕寧和武鳴的壯族儺戲(舞);市區及郊區的平話師公戲(舞)、春牛戲(舞);民間紅白喜事和節日喜慶班鳩舞、鳳凰舞、嶽鼓舞……一一展現著儺文化的魅力。

邕劇、儺戲,帶你回到舊日邕城時光

源起上古的熊熊火光和巫祝吟唱在華夏之西從未間斷

"儺"屬於上古圖騰崇拜時期的民俗儀式,用以驅逐邪惡、祈求吉祥。在殷周時期,儺祭就被納入"禮"的範疇,千年傳承,有興有落,逐步成為歷史的文化遺存,時至今日,儺祭已經從"娛神"衍生為"娛人",成為了一種藝術、紀念文化。

南寧市陳東村的師公戲《大酬雷》被世人譽為"中國稻作文化的活化石",這部戲是當地人將古儺祭的歌舞模式與民間生活故事結合而創作的,反映了古老的壯族先民水稻生產的全過程,所謂的《大酬雷》,就是用大規模的人力、財力來酬謝與報答神之意。舞蹈狂熱古樸、粗獷剛勁,面上的油彩圖紋和精緻的儺戲面具令人驚歎,表演者藉助肢體動作帶世人穿越千年,回到最原始、最自然的年代,一賞壯族先民的風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