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刀班”里的“娘子军”

“尖刀班”里的“娘子军”

“尖刀班”里的“娘子军”

  2018年是恩施州脱贫攻坚的关键一年,州委书记、州人大常委会主任柯俊要求“干部力量下沉到村到户”,各级各单位成立的村级“尖刀班”纷纷投身到脱贫攻坚第一线,其中的一批“娘子军”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气迅速投入“战斗”,充分展现着新时代女性的新风采。

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2018年2月,刚到屯堡乡工作2个月的张瑾就被任命为黄草坡村“尖刀班”班长。从小在城市里生活工作她,当天到了这个进出只有一条盘旋于山间的陡峭小路的重点贫困村安了“家”。

  作为全乡唯一的“女班长”,没有农村工作经验、生活经验和扶贫经验,性格倔强的她勇挑重担,坚信没有啃不掉的硬骨头。为了弄懂弄透各项政策,她认真学习“尖刀班”脱贫攻坚文件、向有经验的同事学习、向田间地头的村民请教;面对复杂繁重的任务她沉着应对,个人将“4+1”工作模式变成“4+1+2”,充分利用周末时间“充电”,高效完成各项工作;山路崎岖、道路泥泞,起初入户走访十分钟便气喘吁吁的她如今已超男性步伐……

  张瑾带领“尖刀班”队员通过1个多月的走访入户和召集屋场会,为这个深度贫困村收集整理出了“脱贫攻坚大数据”,她坚信戮力同心的“尖刀班”和勤劳朴实的村民一定能补齐发展中的短板,奔上脱贫致富小康路。村里2年前发展起来的雷竹产业还未获得收益,她四处“求医问药”,了解到雷竹见效益尚需时日,鼓励村民先发展林下套种蔬菜寻找销路,同时邀请农技专家现场指导。如今,村里高截竹已产生经济效益,村民生活蒸蒸日上。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全力以赴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她,已经一周未回家,“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啊,我好想你。”五岁的女儿在电话那头啜泣,每晚只能通过手机和女儿联系,想女儿的时候看看手机里的照片。面对组织交付的任务,面对父老乡亲的信任,她说做任何事都要守初心、肯用心、有耐心、下恒心。曾经她的爷爷在这个小村庄里奋斗十余载,如今她作为“尖刀班”的主心骨立志要拿好脱贫攻坚“接力棒”,让这里发生翻天覆地大变化,信心满满奔小康。

  甘将青春献扶贫,小康之路变通途

  “花枝山村是今年的整村脱列村,您家里条件也不差,没法申请贫困户,您把病例给我,我帮您看能否申请临时救助……”几乎每天都有花枝山村民找到张红,她总是耐心细致的回答,不懂就上网查、打电话问,一定要解答清楚,让群众只跑一次腿。她常说,不耐心就无法获得村民的心,工作就很难做好。

  2018年2月,她成为村“尖刀班”成员,本是村妇女主任兼计生专干的她更是案牍劳形,白天“尖刀班”入户走访、晚上开屋场会,整理资料;丈夫在外务工,家中近7亩茶园仅靠母亲打理,正读小学的孩子无人接送……当说到孩子,她立刻笑逐颜开,年初她用了近一个下午,终于教会低保户老刘使用“社会扶贫网”,并迅速筹集到了这个贫困家庭孩子上幼儿园的学杂费,“亲情暖心”,耐不住老刘反复请求,这个孩子成了她工作后的第4个干儿子;通过入户走访,该村大园子组村民普遍反映饮水难问题,她逐一劝说村民共同修建水厂,“村民齐心”,在“尖刀班”带领下,如今该组的水厂验收在即。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从新婚燕尔到些许银丝,最开始只是为了更好地照顾颤颤巍巍的老人和嗷嗷待哺的孩子,张红成为了一名村干部,如今已经在村委会工作8个年头。她见证了花枝山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的路面硬化、路边绿化、夜晚亮化、产业润色,2018年3月,花枝山村被评为恩施市“十佳最美乡村”。沿着村委会门前的“小康之路”,如今的花枝山春意盎然、茶园飘香、花果含苞、游人如织,村民们住上新房、开上新车、进入新校,正在走上新时代的“富裕之路”。

勤劳双手拔穷根,笑看旌旗红似花

  2018年3月,“尖刀班”成员到杨家山村朱文孝家中,告诉他获得了恩施市“十佳脱贫标兵”荣誉称号的好消息,“家有贤妻胜过良田万倾。”朱文孝说。他的妻子,刚满50岁的蔡先元,一头斑白的头发,一双被茶渍浸染的手黑得发亮,老茧和疤痕布满了手心手背。

  2014年,这个家庭还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蔡先元瞄准了家里几十亩茂盛的茶园,咬咬牙夫妻合力借了23万高利贷开始筹建茶叶加工厂。自此她过着劳累却又无比充实的日子,每天半夜的时候,守在家门口,侧着耳倾听三轮车发动机的声音,听到“轰隆隆”响声的时候,就赶紧把几碟小菜端出来摆放在桌子上,去茶厂开始称重、卸茶、记账……夏天气温高,新鲜的茶叶散热不好很容易烧坏,只有不停的人工翻动。为了卖个好价钱,每天只能趴在机器旁边眯上两小时,有一次在打着盹的时候不小心将手伸进了磨茶机,整只手被机器磨得脱了几层皮。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2015年,这个家庭顺利脱贫致富。在“尖刀班”屋场会上,蔡先元表示,党和政府政策好,得益于扶贫干部帮助,如今才能脱贫致富,要以不低于市场价格收购附近村民鲜叶,虽说不能快速带动村民们脱贫致富,至少他们不用像以前那样每天起早贪黑、劳形苦心背着茶叶去集镇上卖,她还把自己四十亩茶叶免费给村民采摘并以同样价格收购。在她的蓝图里,还有带领村里留守妇女进行茶叶致富的思路,从技术到资金、包装到销售,毫不保留地把传授给她们,让更多女性实现家门口创业就业。

  巾帼不让须眉,红颜更胜儿郎。打赢脱贫攻坚战,张瑾、张红、蔡先元等仅仅是千千万万女性中的代表,是无数“尖刀班”战士的缩影,她们用智慧和毅力展现新时代女性风采。脱贫攻坚第一线,“尖刀班娘子军团”用平凡铸就伟大,在全州决胜全面小康社会中谱写华丽篇章,编织缤纷画卷。

中国硒都网讯 通讯员韩苏玉 易东 陈渊

总编:滕义 编审:田仁超 编辑:郑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