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糖尿病「惡化」,小心併發症!

糖尿病是一種進展性疾病,長期高血糖狀態會導致慢性組織、器官的損害,從而出現各種慢性併發症,累及全身的多種器官組織,從頭到腳,且多數併發症的治療手段有限。早期應對糖尿病慢性併發症,關鍵是預防。

警惕糖尿病“惡化”,小心併發症!

糖尿病的信號

視物模糊

睡眠不足或者用眼過度都可以導致視物模糊,但是除去這些因素之外,還會有視物模糊,並且越來越重,那可能就是患上了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且病程越長出現的機率越高。所以建議糖尿病患者每半年複查一次眼底。

警惕糖尿病“惡化”,小心併發症!

尿中泡沫多

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現小便泡沫多,多是蛋白尿所致,可能預示著腎功能出現了損害。蛋白尿是糖尿病腎病的臨床標誌,糖尿病病人的腎小球硬化常伴有蛋白尿現象。所以,糖尿病患者應該定期複查尿蛋白。

噁心嘔吐

身體莫名的乏力疲倦,並且伴有噁心、嘔吐,這可能是體內葡萄糖運轉受到阻礙的表現,可能是血糖控制不佳引發的酮症酸中毒的情況,尤其是年輕的1型糖尿病患者長期血糖控制不佳更需要注意。

手腳麻木

糖尿病病程長,血糖控制不佳,會導致手腳麻木的症狀出現,這可能預示著出現了一種併發症——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而神經一旦受損,幾乎是無法逆轉的,需要早期重視。

警惕糖尿病“惡化”,小心併發症!

血壓變化

高血壓常常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種伴隨疾病,而高血壓合併糖尿病會加速我們的心、腦、腎、眼底、大血管等器官的損害,所以糖尿病患者平時生活中除了重視監測血糖外還要監測血壓。在臨床上還有一部分糖尿病合併高血壓的患者會出現體位性低血壓,表現為頭暈、心慌、眼前發黑,嚴重時出現一過性暈厥,這都需要引起重視,注意體位變化不要太快。

併發症應對有妙招

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

糖尿病心腦血管併發症是2型糖尿病最常合併的大血管併發症,也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心腦血管疾病常被稱為糖尿病的第一“殺手”。糖尿病患者腦卒中的發病率為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併發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表現有胸悶、胸痛、壓榨沉重感,嚴重者出現心肌梗死、心衰;併發腦血管疾病的主要表現有頭暈、肢體麻木,嚴重者造成腦血管堵塞、破裂引起癱瘓甚至死亡。

小貼士

早期應對措施

1.健康飲食,堅持運動,保持合理體重。

2.控制食鹽攝入量,每日少於6克。

3.避免高脂飲食,定期監測血脂,積極使用降脂藥物,維持低密度脂肪酸膽固醇達標。

4.定期測量血壓,血壓應控制在140/90mmHg以內。

5.合理使用降糖藥物,長期保持血糖達標,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以下。

警惕糖尿病“惡化”,小心併發症!

糖尿病腎病

糖尿病腎病是常見的微血管併發症,是造成腎功能衰竭最常見原因之一。隨著病程延長,約半數以上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腎臟早期損害會出現微量蛋白尿,腎臟損害加重後會出現大量蛋白尿,最終發生腎功能衰竭。

小貼士

早期應對措施

經常檢查腎功能,及尿蛋白定性、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有條件時,應做尿微量蛋白測定和β2-微球蛋白測定,以早期發現糖尿病性腎病。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最主要的微血管併發症之一。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導致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在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中,20%~40%的人出現視網膜病變,8%視力喪失。該病的主要症狀是視物模糊,視力減退;眼前黑影,眼底黃斑受損,雙眼視野縮小,嚴重者會失明。

小貼士

早期應對措施

定期到正規醫院做眼科檢查,建議每年1次,檢查包括視力檢查、眼底檢查等。要將血壓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警惕糖尿病“惡化”,小心併發症!

糖尿病神經病變

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發生與糖尿病病程和血糖控制不佳相關,包括中樞神經病變和周圍神經病變,其中以周圍神經病變常見。周圍神經病變中又以遠端對稱性多發性神經病變和自主神經病變多見。遠端對稱性多發性神經病變表現為雙手或雙足的疼痛、麻木、感覺異常;自主神經病變臨床表現為噁心、嘔吐、排尿困難、便秘或腹瀉、直立性低血壓、心悸或心動過緩、出汗異常等。

小貼士

早期應對措施

要嚴格控制好血糖,同時控制血壓、血脂,減重等綜合治療也很關鍵。患者要嚴格控糖,戒菸、限酒,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篩查。一旦發現問題,及時用藥,有些藥物對早期的糖尿病神經病變有相當好的療效。

警惕糖尿病“惡化”,小心併發症!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最嚴重、治療費用最高的糖尿病慢性併發症之一,患者輕則發生足潰瘍、足壞疽,重則截肢。

小貼士

早期應對措施

1.定期檢查是否有糖尿病足的危險因素,如既往有足潰瘍史,有周圍神經病變、自主神經病變、缺血性血管病變、周圍血管病變、足部畸形和胼胝,以及鞋襪不合適等。

2.定期去除和糾正容易引起潰瘍的因素。

3.對腳進行保護。每天檢查腳,特別是足趾間;每天洗腳後用乾布擦乾腳,尤其是擦乾足趾間;洗腳時的水溫要低於37℃;不宜用熱水袋、電熱毯等物品直接對足部進行保暖;避免赤足行走;不要自行修剪胼胝,或用化學制劑來處理胼胝或趾甲;皮膚乾燥可使用油膏類護膚品;水平地剪趾甲。

4.穿合適的鞋襪。穿鞋前先檢查鞋內有否異物或異常,不能穿過緊或有毛邊的鞋襪;每天換襪子,不穿高過膝蓋的襪子。

【免責:本平臺部分文章改編自網絡及其他公眾平臺,重在分享信息,版權原作者所有】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繫電話:0431-12320

警惕糖尿病“惡化”,小心併發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