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不是什麼人都能「玩」農家樂

在農村,不是什麼人都能“玩”農家樂

當城市化進行到一定規模以後,許多人的理想淹沒在高聳如雲的摩天大樓中,繁重的生活壓力之下衍生了許多“城市病”和“文明病”,人民開始嚮往自然,嚮往農村。也許正是這種契機之下,“農家樂”應運而生,成為了一種發展鄉村經濟的新方向。作為一種新興的旅遊形式受到城裡人的喜愛,許多人來到農村就是為了感受一下原汁原味的鄉土烙印。

只不過,想在農村搞“農家樂”並不容易,方方面面要滿足的條件很多

在農村,不是什麼人都能“玩”農家樂

首先從法律像是上,普通農村家庭建農家樂,審批時需要衛生許可證,特種行業、消防、環保、工商等證件照等;如果是處在景區內的辦理農家樂,還需要徵求景區同意才能開辦,其三,如果提供住宿,那麼一般標準是床位在30張一下為農家樂。

在農村,不是什麼人都能“玩”農家樂

許多人粗淺的認為,所謂農家樂就是養幾條魚或者養幾隻雞鴨,開一個鄉村菜館就是所謂的“農家樂”了。鄉村發展農家樂當然需要整合當地農村資源,一般來說,當地的自然條件越好,越有利於當地農家樂市場的推廣,最起碼的,可供遊客採摘的農田果園要有,可供遊客垂釣體驗的漁場魚塘得有,可供遊客觀賞的動物養殖場要有,既然是發展農家樂,需要由強大的農業為支撐。另外,充滿鄉土氣息的農家小院,可供遊客休息的特色民宿。所需要的資源決定了農家樂不適合單打獨鬥,需要多家聯合,合作共贏。

在農村,不是什麼人都能“玩”農家樂

各種審批條件,當地鄉土農業資源的豐富性以及一個重要的交通位置具備了,如果前期的市場調研和未來規劃也做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一個最重要的條件必須滿足,那就是錢,這一點,似乎能讓很多農民望而卻步。在農村不是什麼人都可以開辦農家樂,如果有政府和企業投資當然最好。有條件的個人做農家樂還是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