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員跟大家聊聊幣改(一)

最近,“幣改”一詞頻繁出現在各大主流媒體和公眾號,今天,專員和大家聊聊什麼是幣改,現在有哪些幣改項目,以及專員是如何看待幣改的。

首先,幣改是什麼?

專員跟大家聊聊幣改(一)

簡單來說,目前的大部分非幣改,代表的含義更多是將傳統項目改造成Token經濟。當然,這麼說是不完善的,因為大部分情況下,並不是發個幣就能真正改變什麼,我們需要理解幣改本身的意義。

專員跟大家聊聊幣改(一)

Token經濟的核心是生態

專員一再強調生態,而無論是傳統項目進行幣改還是現在市面上大部分Token項目,真正能形成一個完整生態的項目並不多,主要都是以Token為噱頭,進行造勢。

這裡面,幣乎是一較為成功和成熟的方案。在幣乎的生態裡,內容分享者、消費者、廣告商、平臺管理者這四方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閉環,通過區塊鏈和Token經濟進行連通,具體的細節,大家可以看看專員的前文,這裡不加贅述。幣乎主要做的是幣圈的垂直自媒體,因此生態會相對簡單一些。

而事實上,很多公鏈代幣由於其上可以部署DApp,因此大部分情況下,生態更加複雜。而無論複雜與否,任何一個以Token為主的區塊鏈項目,如果沒有辦法將自己的生態描述清楚,很難真正的吸引用戶,最後淪為垃圾幣。而很多所謂的生態閉環也由於項目方、現實因素等原因無法真正實現,只是項目方畫的大餅。

幣改的目的並不是為了給一堆瀕死的傳統項目續命

由於目前整個Token經濟還未能真正形成集群效應,很多真正擁有優質資源的項目、企業還處於觀望狀態。而很多情況下,只有一些覺得“死馬當活馬醫”的瀕死的傳統企業才會想靠Token來最後搏一把,甚至是為了最後撈一把。然而,許多沒有優質資源,同時又對區塊鏈瞭解不多的傳統企業,根本就無法真正將一個完整的生態閉環打通(如果他們有能力打通的話估計也不會想到幣改)。

因此,真正能將幣改這個概念玩轉的,大部分集中在兩類公司:

1.本身有一定研發能力,能快速殺進區塊鏈行業中的;

2.本身有較大資源優勢,能方便進行幣改的;

下文專員會將一些成功的企業案例與大家分享

案例1:迅雷的賺錢寶3代——玩客雲

在去年年底,最火的CDN項目,莫過於玩客雲了,該項目是迅雷公司賺錢寶的第三代產品,但是大家是否想過,為啥第三代才被我們所熟知?

因為前兩代的產品,迅雷使用回購的方式進行Token閉環的打通,最後導致其公司現金流壓力巨大,最後項目流產。而第三代,迅雷以私鏈的形式進行發幣,總量15億,每個區塊和交易都公佈在官網,將所有Token信息的流轉都記錄在鏈上。

同時,迅雷以共享CDN和共享存儲為切入口,以硬件礦機為賣點,成功將整個Token閉環打通,不僅獲得了大量的現金流,同時還增加了大量的玩客雲節點,成為了發展迅雷共享CDN和共享存儲這一戰略的重要一步,無疑在同類型產品中具有了無法比擬的先發優勢。至於後面出現的各種硬件CDN,更多是對其進行模仿和適當改造。

專員跟大家聊聊幣改(一)

我們可以發現,迅雷的成功與其公司的技術實力具有很密切的關聯關係,同時,他以硬件為切入口形成一個商業閉環,通過共享CDN和共享存儲讓整個生態變得更有價值,毫無疑問,一旦技術成熟,該Token經濟會成為一個該產業鏈中至關重要的“血液”。

當然,風險是啥?

第一,迅雷這個是私鏈,規則可以隨意更改,一開始是自由轉賬,後面需要實名認證,再後來又要限制轉賬數量,總之一系列舉動打擊了消費者的積極性。第二,迅雷的CDN設想雖然很好,但是實際過程中還是有很多技術和商業難題有待解決,目前專員還沒看到實質性的解決方案。

不過從迅雷的角度上來看,這一次幣改毫無疑問是成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