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家網際網路法院滿周歲,「以網管網」解鎖了哪些「新技能」?

隔著屏幕讓遠隔重洋的當事人同時參加庭審;用區塊鏈新技術固定保存電子證據;通過大數據搜索在茫茫人海中找到被告人,並用電子送達平臺送達訴訟文書……這些聽起來科技感十足的“操作”,都是全國首家互聯網法院一年來不斷解鎖的“新技能”。

8月18日是杭州互聯網法院正式掛牌成立滿一週歲。這一年裡,作為全國首家互聯網法院,杭州互聯網法院用智能化和專業化的方式探索了管轄範圍內的六類涉網案件,比如互聯網購物與服務、小額金融借款等合同糾紛、互聯網著作權屬、侵權糾紛。互聯網法院如何創新審判模式?

我国首家互联网法院满周岁,“以网管网”解锁了哪些“新技能”?

手機上也能打官司

全國首家互聯網法院坐落在浙江杭州市錢江新城的錢潮路上,在工作日裡,整個立案大廳顯得有些安靜。工作人員說,這是因為目前杭州互聯網法院受理的涉網案件中,在線審理模式已經實現了常態化:起訴、調解、立案、舉證、質證、庭審、宣判、送達等訴訟的各個環節全程都可以實現網絡化。

我国首家互联网法院满周岁,“以网管网”解锁了哪些“新技能”?

僅僅實現網絡化還遠遠不夠。為了進一步打破時空限制,杭州互聯網法院又推出了異步審理模式:將涉網案件的各個審判環節分散在杭州互聯網法院的網上訴訟平臺,允許各個主體按照各自時間登錄平臺,以非同步的方式完成訴訟。

杭州互聯網法院副院長王江橋說,異步審理模式可以讓當事人享受到科技與司法融合帶來的紅利,開庭時間湊不攏,手機上一樣也能打官司。

只要是在規定期限內,你可以邊工作邊來開庭。你可以完全利用自己碎片化的時間,根據自己的選擇,隨時完成整個庭審。這樣實際上就是我們原來的在線審理的升級版,來把更多的互聯網跟司法審判帶來的紅利分享給當事人。

異步審理模式不僅方便當事人的時間安排,還能讓法官能夠同時處理多個案件,提高了案件的審理效率,縮短了案件的審理週期。王江橋說,這比原本傳統模式下完成訴訟節約了一半以上時間。

我国首家互联网法院满周岁,“以网管网”解锁了哪些“新技能”?

首個大數據深度運用電子送達平臺

除了首創異步審理模式,杭州互聯網法院還擁有很多個“第一”。今年4月,杭州互聯網法院宣佈全國首個大數據深度運用電子送達平臺上線。杭州互聯網法院副院長章浩說,這一平臺借力大數據,讓文書信息的及時送達不再成為難題。

這個電子送達平臺有個很明顯的優勢,因為它可以多方獲取有效的電子送達,不僅是手機號碼,也可以獲取e-mail,也可以線下的常用的實際的住所,而且我們通過電子傳達平臺可以一鍵點擊,多點為出發點。

我国首家互联网法院满周岁,“以网管网”解锁了哪些“新技能”?

區塊鏈技術融入司法審判

眼下正熱的區塊鏈技術也被杭州互聯網法院融入司法審判。在不久前的一起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案中,原告方就使用了區塊鏈技術作為電子證據存儲方式。王江橋說,這種存證辦法得到了審判機關的支持,這在全國尚屬首次。

區塊鏈技術是一種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技術,但是以區塊鏈這種技術手段去進行存證和取證作為民事案件裡面的證據並且得到了司法審查和判斷,這確實是全國首個。

業內人士認為,互聯網法院不是簡單地將“互聯網”和“法院”兩個詞疊加,而是一項司法主動適應互聯網發展趨勢的重大制度創新。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普及,涉網案件會越來越多,互聯網法院的創新實踐將為中國互聯網空間的治理探索更多典型案例和經驗、規律。

責編:張慧娟、劉柏煊、酈佳瑩(實習)

編審:劉志軍、李 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