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中筠丨倡导公益慈善文化,莫以小人之心度人

此文是是2017年8月31日年资先生应邀参加传一爱德基金会成立仪式后所写,转载请注明时间。

8月31日,我应邀参加了传一爱德基金成立仪式。朱传一先生曾是社科院美国所的资深研究员,是美国所创始元老之一,与我共事多年。如今以他的名义成立公益基金,无论是同事之谊,还是涉及我也关心的公益事业,我当然乐于支持,积极与会。到会后发现公益界著名学者和行动者,老中青济济一堂。会议前半是缅怀朱传一先生对社会保障、慈善公益事业的先驱作用和事迹,很多内容很动人,后半是讨论。

资中筠丨倡导公益慈善文化,莫以小人之心度人

朱传一的贡献

朱传一作为这个领域的先驱是当之无愧的。改革开放初期,当时国内对美国了解甚少,他到美国考察,接触各方人士,带着的问题就是美国的生命力从何而来。从一开始,他就抓住了社会保障这个问题。从此社会保障成为他后半生研究的课题,其范围不仅限于美国,而且遍及世界各国。当时国人对外国的研究多注意政治、经济、外交,很少人注意到社会保障问题。在研究这个课题的过程中,他书面与实地考察相结合,不但与学术界以及上层精英探讨,取得许多宝贵的资料,而且注意实地考察,曾多次深入美国的贫民窟,甚至曾在底层贫民的家中过夜,以获得第一手的材料,这种精神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资中筠丨倡导公益慈善文化,莫以小人之心度人

图为朱传一先生

与我当时比较强调纯学术研究不同,传一还是秉承经世致用传统,对国外社会保障的研究,着眼在国内的改革。号称政府从摇篮到坟墓全包的说法,事实上从未真正做到,到市场经济时更难以为继。朱传一积极倡导建立中国新式的社会保障,把他的研究成果上达有关部门和领导,引起一定的重视,一度把这个问题提上讨论的日程。但是当时大多数在位者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远远滞后,还有体制等重重障碍,使他的主张难以实现,他虽然有时感到沮丧,却仍然锲而不舍地为此鼓与呼。他曾对我说,他们总有一天会认识到中国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今天,社会保障问题不论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持续,还是对我们这种转型期国家的重要性,已经成为普遍的常识。朱传一先生生命最后的三十年献身于这个问题,功不可没,无疑是在这个领域值得纪念的人物。

我对慈善文化的几点意见

会议讨论的主要议题是“慈善文化的传承和变革”。我被分配到“传承”的议题组。由于参与的专家众多,时间有限,每人限讲不到10分钟。谁也不能畅所欲言。我本人其实对在这个领域内强调“文化传承”有相当保留。匆匆讲了几点,只能是不完整的提纲。现在追述和略加补充如下。

1. 首先政府的福利政策与民间的公益慈善是两回事,不宜混淆。当年朱传一所关注的,主要是当时还没有提上日程的政府的福利保障政策。这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很成熟了。所以他一再向有关部门,特别是民政部,建言。

2. 公益慈善,不论古今,就是民间的,以有余补不足。因此是自愿的、自主的,其组织就是非政府组织(NGO)。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法令予以鼓励和规范,但不能强迫。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有一个过渡期,公益性质的组织也有一个过渡形式,就是官办基金会(GONGOs),如红十字会等等,这是过渡期的中国特色,但与广大的公益性的NGO是有区别的。

3. 关于文化传承,古今中外都诉诸人性中“善”的一面。只要社会有贫富差距,就会有先掌握较多资源者帮助匮乏者。当然各民族在表达方式、运用的语言方面有所不同,或以宗教教义出现,或以哲学思想、教化出现,但是在教人行善方面,本质上大同小异。

4.

实质的变化在于各个不同时代的方式和途径: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后工业时代,也就是现在的“数字经济”或“互联网”时代,公益慈善的方式有很大变化。以美国为例,从20世纪初的卡耐基那些人到20世纪末的比尔·盖茨所倡导的公益基金会代表工业时代,现在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变化了的社会需求,也就出现了新的模式,我称之为“新公益”。中国也不例外,如民国初期张謇那样的慈善家,已经不是单纯济贫扶困,而是帮助培养自力更生、对社会有用的人。

5. 关于中国在这方面的文化,与其到古代去找“传承”,不如更注意当前的社会文化和民心。需要提倡什么思想,克服什么障碍。我以为,在发展公益慈善方面,当前在中国人中需要特别强调几点:一是树立“人生而平等”的观念。应该说,这个观念不是与生俱来的。古代不论中外,在农业社会、封建社会,人生而不平等是得到承认的。所以行慈善者从“恻隐之心”出发,有恩赐观点,受者也对个人感恩。“人生而平等”是从启蒙运动“天赋人权”的观念来的。这是现代公益的基础。例如盖茨夫妇到非洲发现那里的儿童大量死于在美国早已绝迹的传染病,他们认为非洲儿童理应与美国儿童享有同样的生存权,从这一理念出发,锲而不舍地去做防治流行病工作。而不是以“恩赐”的观点。

当前中国人正缺乏这种平等观念,对不同的职业、不同的人群等级观念非常严重,因而也妨碍发展健康的公益事业第二是我称之为“以小人之心度人”的风气,凡是有人做好事,总是先怀疑其动机,或者百般挑剔。在网络上这种语言很流行,有时会使做好事的人反而受到污名。不论这是古已有之,还是于今为烈。当前要提倡的与公益有关的文化,就应克服这种负面的思维方式和风气。

当然,外国的经验不能照搬,国情差异很大。例如美国是成熟的公民社会,每一个人都自认为是社会的主人,有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中国就不是这样。但是某些原则和理念应该是普遍适用的。这方面就不展开了。

更多精彩,请关注《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为大家提供社会创新和新公益相关的内容,并不定期提供乐平基金会各位理事,包括资中筠、吴敬琏、茅于轼、潘石屹、任志强等各位先生的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