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招邁過「湊十、破十」這道坎,孩子入學輕鬆領跑

3招邁過「湊十、破十」這道坎,孩子入學輕鬆領跑

3招邁過「湊十、破十」這道坎,孩子入學輕鬆領跑

文|火花內容部

圖|網絡

十秒讀全文:

1、10為什麼特別

2、如何讓孩子理解位值概念

3、10的分合

4、進位加法(湊十法)

5、退位減法(破十法)

加減法中的進退位是學前數學的一道難關,難處在於進退位涉及到了位值的概念,所以理解位值是學習進退位計算的第一步。而進退位的計算,無論哪一種方法,都是基於10的分合,孩子熟悉10的分合後才能在計算中知道該湊幾、破幾。這兩步是教孩子學習湊十、破十前的必要準備。

1

10很特別

10的特別之處是因為在學習數學中使用10進制。幾進制的意思就是指進位方式「逢幾進一」。其他的計數制度有2進制、8進制、12進制、16進制等等。

為什麼要有進位呢?

如果沒有進位的話我們在數數的時候就要一直數下去,比如要數30個物體,我們不能用30表示了,而是一個無限長的序列中的第30個符號,而且每個符號與彼此都沒有聯繫。

3招邁過「湊十、破十」這道坎,孩子入學輕鬆領跑

這樣的話想要數到100個數字就像背一篇長長的文章,想要直接說出第100個數字符號就更難了。

有了進位方式,每個數字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整齊的排列,數數和計算都變得方便了。

十進制:

3招邁過「湊十、破十」這道坎,孩子入學輕鬆領跑

十進制的起源:

關於十進制最早的考古發現是北京周口店的一萬多年前的山頂洞人遺址出土的骨管,以一個圓點代表1,兩個圓點並列代表2,三個圓點並列代表3,五個圓點上二下三排列代表5,長圓形代表十。中國著名數學史家,國際科學史研究院通訊院士李迪教授認為山頂洞人骨管符號是“一種十進制思想”。

在古代其他獨立的人類文化中,除了巴比倫文明的楔形數字為60進制,瑪雅數字為20進制外,幾乎全部為十進制。只不過,這些十進制記數體系並不是按位的,而是以一種符號代表10、20、30等整數,比如在中國古代的甲骨文中: | 代表10,||代表20,|||代表30……

全世界古代文明中,大家都以10或者10的倍數作為進位標準,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亞里士多德稱人類普遍使用十進制,是因為絕大多數人生來就有10根手指這樣一個解剖學事實的結果。使用20進制的瑪雅人,很可能是把腳趾也算上了。

2

如何讓孩子理解位值概念?

首先,讓孩子以10為一組數數。比如35根小棒,數夠10根放在一堆,最好再用皮筋捆起來,然後再數剩下的。數完讓孩子寫出來有多少組10根、多少個1根。過程中也可以用帶位數的計數器來表示十位和個位的數值。

3招邁過「湊十、破十」這道坎,孩子入學輕鬆領跑

這樣做的意義就是,讓孩子知道,把數字寫在不同的位置代表的含義不同

,寫在10根小棍下面的數字就代表有幾個10,單根下面的數字就代表有幾個1。然後在寫出總數,不過孩子開始是不能從3個10和5個1 推斷出有35根的,而是從計數的總數得出的35。在一次次的重複中孩子就慢慢理解了,不用數小棍也能按照「3個10和5個1」得出35的總數了。

3

10的分合

要熟悉10的分合就必須反覆的練習,但是反覆≠乏味!

用有趣的方式來讓孩子練習,才能事半功倍。

彩虹橋

3招邁過「湊十、破十」這道坎,孩子入學輕鬆領跑

3招邁過「湊十、破十」這道坎,孩子入學輕鬆領跑

火花這裡有提供給大家制作好的模板,保存、打印、塗色就可以用啦。或者公眾號對話框回覆「彩虹」獲取高清文件。

撲克湊10

3招邁過「湊十、破十」這道坎,孩子入學輕鬆領跑

只要一副撲克就可以練習10的分合哦。拿一幅撲克,只留下A-10的牌,準備一些「砝碼」,比如零食。

玩法:

① 和寶寶一人一摞牌,分別扣在自己面前。

② 各翻4張牌出來,擺在桌面上,然後輪流翻牌,一人一張。

③ 如果有10,或者加起來能湊成10的兩張牌就取出來,同時贏得一個砝碼。

④ 桌面上最多隻能有4張牌,如果桌面已經有4張牌,又翻出一張都湊不上,就要輸掉一個砝碼了。

⑤ 所有的牌都翻完,誰的砝碼多就是贏家!

4

湊十法

在孩子用湊十法來計算算式之前要先掌握用數數的方式求出得數。

比如「8+4」,剛剛開始學習加法的孩子,應該先用「接著數」的方式來計算,8+4就是8之後再數4個數,「9、10、11、12」,可以讓孩子一遍數一邊掰手指,這樣來得出和數12。

當「接著數」的方式孩子熟練掌握,可以學習運用湊十法來計算:

3招邁過「湊十、破十」這道坎,孩子入學輕鬆領跑

需要孩子知道在兩個加數中該湊誰、該拆誰。拆小數、湊大數會比較容易。這一部就要看孩子對10的分合的熟悉程度了,能不能準確的拆數、湊數是最關鍵的。成功湊出10以後,就要涉及到數位的概念了,10+2=12,誰在十位誰在個位要能認清楚。

3招邁過「湊十、破十」這道坎,孩子入學輕鬆領跑

爸媽可以把模板打印出來,套在透明的文件袋裡,然後用水彩筆或者馬克筆來出題,讓寶寶答題。這樣可以反覆擦除、練習。

5

破十法

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相對加法來說會難一些,所以應該先學加法,後學減法。幼兒園到10以內的減法就可以了,20以內減法是小學的內容,只要孩子有興趣也可以學習。

掉牙的小朋友

小孩有10顆牙,減幾就塗掉幾顆,數數他們還剩幾顆牙吧!

3招邁過「湊十、破十」這道坎,孩子入學輕鬆領跑

掉牙的小朋友是不是很可愛呢?在公眾號對話框回覆「牙沒了」可以獲取這套資源哦!

掰手指

3招邁過「湊十、破十」這道坎,孩子入學輕鬆領跑

這個方式也適合做10的減法,讓孩子在遊戲中多多練習,加深印象。爸媽可以用彩紙剪下來兩隻小手,或者直接用橡膠手套來代替,在指頭、掌心粘好魔術貼或者雙面膠,就可以開始做減法了。

數軸法

數軸法適合剛開始接觸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孩子,可以形象的呈現減法發生的過程。

3招邁過「湊十、破十」這道坎,孩子入學輕鬆領跑

若題目是「12-4」,在數軸上找到被減數12,開始數,減幾就往前走幾格,結束時到達的數字就是答案了。

拆減數

3招邁過「湊十、破十」這道坎,孩子入學輕鬆領跑

計算12-5,被減數12理解成1組10 + 2個1。減數5比2大,所以就把5拆成2和3,個位的2減去2就沒有了,十位的1代表10,10-3=7。

3招邁過「湊十、破十」這道坎,孩子入學輕鬆領跑

破十法

3招邁過「湊十、破十」這道坎,孩子入學輕鬆領跑

計算「12-5」,同樣的,12可以分成10和2,先用小數減,2-5不夠減,小數不夠就用大數減。10-5=5,個位的2沒有動,所以5+2=7。

3招邁過「湊十、破十」這道坎,孩子入學輕鬆領跑

以上就是關於數位、湊十、破十的內容了,希望爸媽能好好利用起來,也歡迎大家分享給身邊需要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