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200年的埃及就開始玩保齡球了 近代傳入上海 風靡一時

《點石齋畫報·西人拋球》中講:“有擊於地上者,重球制以木,鋪板於地而擊之”,顯然,這種球就是今人講的“保齡球”。它是英文bowling的音譯,“保齡”有延年益壽之義,經常參加保齡球運動有益身心健康,有延年益壽的效果,應該講把bowling譯作“保齡球”是很合適的。我長期從事上海歷史研究,不過我真的沒有在解放前的文獻中見到“保齡球”一詞,估計,把bowling譯作“保齡球”是解放以後的事。而在舊上海,bowling除了被叫做“拋球”外,一般叫做“彈子”,由於“開侖”、“斯諾克”之類的桌球也被叫做“彈子”,以便於區分,桌球又被叫做“小彈子”,bowling就被叫做“大彈子”。

公元前5200年的埃及就開始玩保齡球了 近代傳入上海 風靡一時

《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中文版把bowling漢譯為“地滾球”,這在1949年前的著錄中也有使用。《全書》認為,地滾球在一座公元前5200年的埃及古墓中已有發現,只是球和柱均是石制的;在波利尼西亞人的遊戲史料中也有這樣的活動,而且球、柱之大小,球道之長度已與今日的地滾球相近,大概到了公元16世紀,在歐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出現bowling,一般在戶外平整的草地上進行,後來又出現了室內的地滾球。

公元前5200年的埃及就開始玩保齡球了 近代傳入上海 風靡一時

與其他的運動項目相比,地滾球對設施和運動技巧的要求不高,只要有一塊足夠長的平整的的泥地或草地劃出球道,再用石頭或木頭製成圓球和柱就可以了,所以它也是進入上海較早的娛樂或運動項目。有記載,在跑馬總會於1846年在上海建造了跑馬場後,僑民就利用跑馬場中央的空地,劃出一塊場地建了一個Senior Bowling Alley,這是19世紀70年代僑民回憶昔日娛樂活動而寫的,此senior似應釋為“老的、舊的”,用上海方言習慣應該是“老地滾球場”。隨著跑馬廳的幾次遷址重建,Bowling Alley也始終隨之搬遷。地滾球對技巧和體力的要求不高,是一種老少咸宜的健身運動,所以參加的人數也比較多,而為了增加運動的競技和對抗性,僑民就會自發形成一些球隊,而許多球隊再組織起來就形成了Bowling Club,我沒查到Shanghai Bowling Club的成立時間,但我認為,大概在第一個跑馬場的Senior Bowling Alley建立時,這個Shanghai Bowling Club就應該出現了,他們的活動場地就是設在跑馬廳的地滾球專用場地。當然,這裡進行的多為戶外的泥地的地滾球活動。在跑馬廳裡還有一個叫做Shanghai Lawn Bowls Club的總會,沒有對應的中文機構名稱,直譯應該是上海草地地滾球總會,這裡舉行的是草地地滾球運動。

公元前5200年的埃及就開始玩保齡球了 近代傳入上海 風靡一時

戶外的地滾球活動會受到氣候的影響,於是上海又出現室內的地滾球專用場子,1883年刊印黃式權著《淞南夢影錄》中講: 擇巨室,設長木臺丈許,闊半之,覆以哆呢而高其邊,碾象牙為圓子如鴨卵大者四枚,撥以木棒,兩相撞擊,以角輸贏,謂“打彈子”。初惟寓滬西人藉以消遣,猶中國之圍棋、馬吊也。自一品香番菜館設彈子房,繼之者有洪園、華眾會、閬苑第一樓諸家。 作者接下來又講: 又有大彈子者,鋪木為槽,縱約六七丈;槽盡處立小樁十枚,一人遙立,以彈投之,能盡將木樁擊倒,即可奪彩。斯真遊冶之外篇,消閒之別調也。 前文講的“打彈子”是今日所謂的桌球(billiard games),桌面上只有四枚球,是一種上海洋涇浜語稱之“開侖”(carom)的法式桌球,而今日常見的“斯諾克”(snooker)則是英式桌球,也即上海人講的“落袋”。而後文講的“大彈子”就是地滾球,而戶內的地滾球也必須有一個很長的用木板鋪的球道,並不是所有的房子有條件去鋪設這種球道設立地滾球場的,所以除了一些總會或個別公共娛樂場所才有“大彈子”娛樂,其參與者就遠不如“小彈子”。大概20世紀30年代,一家叫做衛利韓公司(Hunt & Co.,William,Fed. Inc.,U.S.A.)的美商進出口貿易行的辦公室主任謝威爾(V. L. Xavier)就聯合上海各總會的地滾球隊成立了一個Shanghai Bowling Congress,未見有對應的中文名字,會所就設在圓明園路133號的衛利韓公司的辦公室裡,賽事則大多放在大西路的美國鄉下總會里。當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也終止活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