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白粉防治鱼病,有妙招!

漂白粉防治鱼病,有妙招!

漂白粉在鱼病防治中有重要作用,下面介绍用漂白粉预防几种常见鱼病的方法,供养殖户参考。

1、白皮病(又称白尾病)

发病时尾端溃烂且发白,由白皮极毛杆菌引起,后逐渐扩大病灶,致使鱼的后半部全成白色。严重时鱼的尾鳍全部烂掉,头向下,尾朝上,身体与水面垂直,不久即死亡。

治疗方法:每立方水体用漂白粉1克(含有效氯30%,以下相同)化水全池泼洒,第二天用同样方法又全池泼洒一次,较为彻底。

漂白粉防治鱼病,有妙招!

2、白头白咀病

病原体是粘细菌,也有因车轮虫大量侵袭而引起的。病鱼的额部和咀的周围,皮肤的色素消失,呈现白色。病情严重时,头部和咀周围发生溃烂,个别病鱼的头部有充血现象。病鱼体瘦发黑,散乱地浮游在岸边,不停地浮头,不久即出现大量死亡。治疗方法同上。

3、赤皮病

漂白粉防治鱼病,有妙招!

此病是因捕鱼拉网或运输时鱼体表受伤被萤光极毛杆菌感染所引起。

病鱼体表的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病灶处的鳞片脱落,特别是鱼体两侧和腹部最为突出,且在鳞片脱落的地方往往有水霉生长。鳍基部充血,鳍条末端腐烂、鳍条裂开,呈烂纸扇状。病鱼的体质瘦弱,行动迟钝,若不及时治疗,就会出现死亡。防治方法同上。

另外,在冬春季节用治霉灵(按说明书使用)化水泼洒,隔天一次,连用二次,效果更好。

4、腐皮病

此病是由一种杆菌引起的细菌性鱼病,后躯干患病部位先是出现圆形红斑,随后表皮腐烂,也易引起水霉菌感染。防治方法是用漂白粉、治霉灵药物,方法同上。

5、烂鳃病

漂白粉防治鱼病,有妙招!

烂鳃病的病原体是鱼害粘球菌引起。病鱼体色发黑,离群独游,不吃食。鳃上黏液多,鳃丝腐烂带泥,病情严重时鳃丝末端软骨外露、鳃盖内侧表皮充血,中央表皮常腐蚀成一个圆形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鳃组织出血,腐烂和崩溃,致使鱼的呼吸困难,引起死亡。

防治方法:用漂白粉在食场挂篓。在草架的每一边挂上竹篓3~6只,将竹篓口露出水面3厘米,在竹篓底内放石子一粒使之下沉,然后每天开食前每篓装入100克漂白粉。第二天换药之前,将篓底内的漂白粉渣洗净,再重新装上漂白粉,连续3天。每立方水体用漂白粉1克化水全池泼洒,连续二天。

6、肠炎病

病鱼行动缓慢,不吃食,腹部膨大,体色变黑,特别是头部显得更黑,腹部有红斑,肛门红肿。用手轻压腹部,有黄色黏液从肛门流出。打开病鱼的腹腔,有很多腔液,肠壁充血,呈红褐色。肠内没有食物,只有许多淡黄色的黏液。如不及时治疗,病鱼会很快死亡。

防治方法:每立方水体用漂白粉1克化水全池泼洒,连续二天。

7、疖疮病

疖疮病是鱼的一种严重皮肤病,是由疖疮型点状产气单孢杆菌感染鱼体后所引起的。鱼体病灶部位皮下肌肉组织发生脓疮,隆起红肿,脓疮内部充满脓汁和细菌。脓疮周围的皮肤和肌肉发炎充血,严重时肠也充血。鳍基部充血,鳍条裂开。主要危害青鱼。无明显流行季节,四季都可能出现。

防治方法:用漂白粉挂篓,每立方水体用1克漂白粉全塘泼洒,连续二天。

8、打印病

打印病是一种与腐败极毛杆菌相似的细菌引起的病灶主要出现在肛门附近两侧,呈圆形或椭圆形,周围充血发红,形状好像打了一个印记,俗称“打印病”。发病初期,肛门两侧皮肤、肌肉发炎,出现红斑,有时似脓泡状浮肿。随着病情发展,鳞片脱落,肌肉腐烂,严重时露出骨头和内脏。

病鱼身体瘦弱,游动缓慢。病情严重时,陆续死亡。此病多在春、秋季节发生。主要危害鲢鱼,鳙鱼次之。

防治方法同上。

9、清塘消毒

①水深6~9厘米,每亩用漂白粉1千克化水全池泼洒;

②水深1米,每亩用漂白粉15千克化水全池泼洒,可杀灭各种水生生物及病原体。毒性消失后,5天可以放鱼种养殖(最好放种前先试水,毒性消失后才能放鱼种落塘养殖)。

漂白粉防治鱼病,有妙招!

10、鱼体药物浸洗消毒

每立方水体用漂白粉10克溶解后将鱼种苗浸洗,水温10~15℃时浸洗时间20~30分钟;水温15~20℃时浸洗时间15~20分钟,防治细菌性皮肤病及鳃病。

另外,在用漂白粉对池塘水质和鱼体表细菌疾病消毒防治的同时,也要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 0.7毫克/千克(5∶2)全塘泼洒扑杀水中和鱼体表寄生虫,适当用生石灰调节水体酸碱度(使水体呈微碱性)。

在刮风下雨、低气压闷热、鱼群浮头或有异常时不洒泼药液、不投药饵,以免引起异常和浪费;

洒泼药液、投药饵要在天气正常、晴天无风鱼不浮头时进行,上午8~9时投喂,下午4~5时泼药,反之亦可。


用户答疑

加入社群

QQ:3575366781

微信:wlk0371-65851538

END

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本号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