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執政」其實是西周貴族們發動的一場政變?(上)

“共和執政”其實是西周貴族們發動的一場政變?(上)

歷史不忍細看,細看全是扯蛋。細讀《史記》:中華始祖黃帝是篡位奪國的權臣,堯舜禹之間的“禪讓制”根本就是“權力的遊戲”,殘暴的紂王其實是中興之主,只是戰敗了被抹黑;周公輔政並不是精忠報國,而是竊國大盜,只是鬥爭失敗。細讀西周共和執政的故事,大抵也是如此,並不如我們被教育的那麼美好。

一、背景介紹

懿王崩,共王弟闢方立,是為孝王。孝王崩,諸侯復立懿王太子燮,是為夷王。夷王崩,子厲王胡立。

——《史記·周本紀》

成王時代,周公輔政,制定周禮,明確嫡長子的傳承製度,但懿王駕崩之後,他的弟弟闢方(即孝王)繼位,孝王故去後,懿王太子燮繼位,作為前太子,他是依託諸侯的力量才得以繼位的。《史記》中並沒有記載這段歷史,但可以想象的到,這是一段充滿了權力鬥爭血雨腥風的歷史,也象徵著中央勢力開始衰弱,諸侯勢力開始對中央決策產生重要影響。

“共和執政”其實是西周貴族們發動的一場政變?(上)

周厲王姬胡

二、厲王執政

厲王即位三十年,好利,近榮夷公。大夫芮良夫諫厲王……厲王不聽,卒以榮公為卿士,用事。

——《史記·周本紀》

1、留意時間,厲王在位三十年之後,才開始好利,重用榮夷公和衛巫等人。

時間點很重要,舉個大家熟悉的例子,為什麼雍正皇帝在即位後2-3年才開始處置八爺黨呢?因為之前政權還不穩固,沒有必勝的把握,或者說有勝利的把握,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對國家會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而皇帝是國家的大股東,不划算。

厲王在位前三十年,《史記》沒有任何記載。厲王真的是晚年開始貪財嗎?還是多年積蓄力量之後,開始想要加強對貴族和諸侯們的管理,有一番作為呢?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天子想要有所作為,也需要錢和權。

2、任用榮公為卿士,掌管國事。

(1)榮夷公是誰?

榮國國君榮伯是與武王同輩的姬姓貴族,其封邑約在今陝西戶縣西(商朝崇國區域,崇侯虎的封地)。成王時還有榮伯,《史記·周本記》載:"成王即伐東夷,息慎來賀,王賜榮伯作《賄息慎之命》。厲王的卿士榮夷公,是成康之際榮伯的後裔。東周時,榮國不存。

(2)榮公的策略是什麼?

《史記》中說他“好專利”,但並沒有說他怎麼“好專利”的。

《國語》中有芮良夫論榮夷公專利篇,說榮夷公擅長搜刮財物,殘酷欺壓百姓,而厲王卻偏偏重用“好專利而不知大難”的榮夷公和虢公長父等佞臣,對內封山佔水,壟斷山林川澤的一切收益,禁止老百姓採樵、漁獵,斷絕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生計。對外興師動眾,征伐鄰邦,不斷加重老百姓的負擔。他的倒行逆施、橫徵暴斂,造成了廣大人民的強烈不滿,朝野上下,殺機四伏,人人自危,民怨沸騰。

(3)如何評價厲王和榮公“好專利”的行為?

前文 中有分析,周穆王時期,周朝中央政府就開始缺錢了,穆王想到的辦法是罪犯繳納罰金來贖罪,以增加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收入。厲王想到的辦法,或者說榮公給出的建議是“中央直營山澤”。跟後來歷史上各王朝的“鹽鐵官營”並沒有太多區別。但這無疑動到了諸侯和貴族官員們的“蛋糕”,百姓的生計倒是其次。但周朝中央政府當時的勢力衰弱,沒有實力保障這一政策的執行,為後來的厲王被襲埋下了隱患。

榮公就是幫厲王增加國庫收入的大臣,跟殷商帝辛(商紂)時期任用費仲,漢武帝時期任用桑弘羊、卜式等並沒有區別。

“共和執政”其實是西周貴族們發動的一場政變?(上)

周厲王任用榮夷公與衛巫

王行暴虐侈傲,國人謗王。召公諫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其謗鮮矣,諸侯不朝。三十四年,王益嚴,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召公諫言……王不聽。於是國莫敢出言,三年,乃相與畔,襲厲王。厲王出奔於彘。

——《史記·周本紀》

3、任用衛國的巫師來監視國人的行動,禁止國人談論國家政事。

歷史上多數對這段史料的解讀是: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政府要給老百姓一個正當的溝通或宣洩渠道。但真的是這樣嗎?

(1)衛巫是誰?

衛巫在《史記》中沒有其他記載,甚至他是衛國的巫師,還是姓衛名巫都無法確定。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衛巫出身卑微。啟用平民無疑是碰到了舊貴族的痛點,傷害到了他們的權益。

(2)做什麼事?

如果說是監視國民,發展“朝陽民眾”,那得多麼龐大的一個機構?在政府財政緊缺的情況下,能夠支持這樣的機構運行嗎?

老百姓的言語,天子真的那麼在乎嗎?

如果監視的不是國人,而是貴族、諸侯和官員呢?從政治鬥爭和可行性角度來看,更有可能。

衛巫負責羅織罪名,陷害貴族、諸侯及官員,加強天子的權力呢?也許跟殷商帝辛(商紂)時期任用惡來,漢武帝時期任用任用張湯、寧成、趙禹、王溫舒等酷吏等行為一致。

(3)結果是什麼?

諸侯不來朝,國人不敢說話,三年之後,國人聯合起來襲擊厲王,厲王出奔。看起來好像很合理,但細想一下,很不合理。

如果是國民暴亂,有多少國民參與呢?民眾的武器裝備從何而來?怎麼可能襲擊到厲王呢?要知道這可是在周朝的都城,而不是陳勝吳廣起義的大澤鄉,可以說到處都是周朝的官兵,不說國家的軍隊了,只說王宮的衛隊,也是不可小覷的。

到底是誰在背後統籌並支持國人的行動呢?

有沒有另外一種可能,周厲王在多年的積蓄力量之後,想要改變現狀,加強君主的統治,於是注重新勢力的培養,以此來打壓和限制貴族的勢力,貴族組織和支持民眾叛亂,厲王失敗外逃呢?

4、厲王逃到彘地(今山西霍縣東北)14年,死在當地

(1)如果只是國民暴亂,他為什麼不召集軍隊殺回去呢?有人可能會說諸侯之前都不朝拜周天子了,怎麼會輔佐他呢?但怎麼又有諸侯肯收留他呢?難道是流放?而且政治無非是考慮利和害,擁立天子可是天大的功勞啊,諸侯不作為只能說明政治對手實力太強,擁立天子的風險太大。朝內的貴族和大臣們為什麼不在平定叛亂之後把他迎接回去呢?

(2)不管是逃亡,還是流放,為什麼選擇在彘地?

“共和執政”其實是西周貴族們發動的一場政變?(上)

彘地

地理交通:周朝的都城是豐(今西安西南),到彘地(今山西霍縣東北,圖中紅色框所示區域)直線距離大概700公里,在“車馬很遠,書信很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的時代,距離不算近了,但從豐到彘地,都是平原地帶,快馬加鞭,兩天也是可以到達的。如果國內有什麼變動,厲王是可以很快回國的;如果厲王有什麼動作,國內也是很快可以出兵的。

政治格局:彘地的北部太原,西部陝北及山西西部,都是戎狄佔領的區域,周朝雖然在當地有封諸侯,但諸侯國都很小。從貴族的角度來看,可能是想借戎狄之手殺害厲王;從厲王的角度來看,這個地方交通便利,隨時可以逃亡出國,擺脫貴族的控制。

欲進一步瞭解西周這場“共和執政”接下來的細節,歡迎關注精彩原創分析文章:《“共和執政”其實是西周貴族們發動的一場政變?(下)》

友友們怎麼看周厲王呢?是歡迎在留言區和我互動!


本號特點:英雄權謀+厚黑歷史+現代商業

歡迎友友們關注、互動及轉發,您的支持是我創作的源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