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圖片社交第一股:曾經估值40億,如今ST

新三板圖片社交第一股:曾經估值40億,如今ST

曾幾何時,新三板被視為“中國的納斯達克”,是中國互聯網創業公司的融資聖地。

2013年,中搜網絡頭頂“新三板互聯網第一股”的光環,掛牌後迅速融資3億。此後,鐵血科技、天涯社區、激動網等一批“互聯網老兵”陸續登陸新三板。一個個互聯網公司,被寄予厚望,高估值建立在一個個虧損的報表上。

想靠投資互聯網公司實現財務自由?註定不容易。

今天三胖哥要和您聊的,正是這樣一家公司,號稱“中國版Instagram”的九言科技(836484.OC)。

四個月前,九言科技披露2017年年報。很遺憾,這家當年攜“圖片社交第一股”概念登陸新三板的明星公司,已經資不抵債。

沒錯,公司賬面淨資產-1395萬元。而這些年,它在一級市場和新三板的融資額超過4億元。

上週,九言科技宣佈擬終止新三板掛牌,是無奈?還是自救?這家公司未來是否還有轉機?

一、九言科技:妹子們最愛的inAPP

如同眾多移動互聯網公司一樣,九言科技的產品“inAPP”遠比公司名家喻戶曉。

一直以來,國內社交產品都緊隨國外大牌前進,人人網之於Facebook,微博之於Twitter等,都取得了相當的成功,in則是被視為中國Instagram。

九言科技成立於2010年9月,有自然人葉盛飛、謝旭和孫穎出資設立,註冊資本100萬元。

一年後,九言科技便拿到融資,經緯創投以350萬元獲得公司25%股權。隨後幾年,海寧海創、國科鼎鑫、千合投資等機構也慕名而來,為九言科技送上融資。

2015年7月,九言科技完成股改,次年3月掛牌新三板,主辦券商為華泰證券。

九言科技旗下有兩款產品,分別為女性中高端時尚品牌導購平臺“愛圖購”和以愛圖購為基礎拓展形成的移動社交平臺“in APP”。愛圖購曾經是國內最大的女性中高端品牌推薦網站之一,主要面向時尚都市女性,主推彩妝、衣服、鞋子、包包、配飾等商品,用戶近2000W。

圖片社交平臺in APP於2014年6月上線,是一款基於女性和品牌的時尚品位分享移動端社區,以圖片社交為出發點,通過達人引領、品牌分享和包括標籤、貼紙、大頭等多種酷炫玩法,為用戶全方位記錄生活in記,在圖片社交中傳播生活態度。

新三板圖片社交第一股:曾經估值40億,如今ST

從in這個名字,我們就能看出創業者強烈的Instagram夢想。Instagram是一款圖片社交分享應用,2012年10月,Facebook以7.15億美元收購Instagram,後者最新估值超1000億美元 是Facebook收購價的100倍。

基於海量的用戶生活圈和圖片標籤,是in的品牌特質。在掛牌新三板前,in的用戶總數已經超過7000萬,每日上傳照片多達700萬張,其中90%的用戶數為女性,號稱“新三板妹子用戶最多的互聯網公司”。

新三板圖片社交第一股:曾經估值40億,如今ST

根據九言科技2017年年報中披露的數據,截至 2017 年底,in APP的註冊用戶已達1.07億,報告期內增加2137萬人,90 後用戶佔比 90%,其提升生活品質,消費升級的屬性更加明顯。

二、王亞偉站臺,估值40億

社交應用市場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隨著互聯網創業的井噴,及創業門檻一再降低,業內大牛、跨界資本、明星創業者都紛紛湧入。

為九言科技站臺的,首當其衝便是曾經的公募一哥,如今的私募大佬王亞偉。

從《公開轉讓說明書》中可以看出,王亞偉於2015年兩次通過旗下千合投資控股的偉創富通投資九言科技,合計投資7000萬元,掛牌前持股佔比5.62%。

新三板圖片社交第一股:曾經估值40億,如今ST

在掛牌前的最後一輪融資中,九言科技的估值高達17.8億元,而在前一年,公司的財務狀況竟是:收入534萬元,虧損1497萬元,淨資產只有360萬元。

這輪融資中,除了王亞偉,為公司站臺喝彩的,還有匯添富創始人、正心谷創新資本董事長林利軍。

一家連商業模式還沒找到的創業公司,只靠著一個概念就能有這樣瘋狂的估值和融資,這樣的故事也只能發生在2015年4月?

錯,藉助新三板的平臺,九言科技繼續在資本市場大肆“圈錢”。

掛牌後沒多久,九言科技就拋出了一份驚人的融資方案:以26.67元/股的價格發行750萬股,融資金融不超過2億元。按照這個價格,公司投前估值就是40億人民幣!

儘管此後這輪融資金額有所縮水,但富海利得基金、中海軟銀投資等機構還是為九言科技送上了1.2億元的真金白銀。

三年多的時間,九言科技的估值從1750萬提升到40億,翻了200多倍……

而在這輪融資完成後,公司創始人謝旭的身價達到8.54億元。那一年,她只有33歲,早於唐巖和胡瑋煒,成為“中國最富女記者”。

而與此同時,九言科技坐實中國圖片社交第一股身份,同時成為新三板第四大互聯網公司。

三、三年鉅虧4.5億,燒錢4元換回收入1元

除了融資,九言科技不變的主題之一就是,“燒錢”。

2015年,年報顯示虧損2.13億元,位列當年新三板“虧損榜”TOP10;

2016年,儘管收入增長55倍,但依舊虧損1.32億元;

2017年,號稱完成商業化,實現收入7027.45 萬元,同比增長 88.61%,虧損也小幅收窄,但依舊虧損1.09億元。

新三板圖片社交第一股:曾經估值40億,如今ST

更重要的是,在連續三年燒掉4.5億真金白銀後,九言科技已經資不抵債,總資產2149.7萬元,負債卻高達3544.88萬元,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帶與持續經營相關的重大不確定性的無保留審計意見,公司也被實施風險警示。

曾經的明星獨角獸公司,如今化身“ST九言”,唏噓不已。

儘管依舊看不到扭虧的希望,九言科技的“創新”卻不停止。

年報中,公司提出“OMO(Online-Merge-Offline)社交模式”,試圖打破線上社交和線下真實活動的壁壘,完成自我救贖。

三招自救,讓我們來看看公司未來是否有轉機?

第一招,佈局智能場景互動終端。

時光喵2.0開始投放市場,商業模式包括流量分發、互動廣告、定製活動等,希望與In完成線下新零售社交場景營銷服務的升級。目前,全國部署超過8000臺終端,覆蓋近300個商場,累計服務超 500 萬人。

第二招,佈局小程序矩陣。

2017 年,九言科技深度佈局小程序生態,共研發並上線 10餘款圖片處理小程序,並被支付寶評為優質ISV,作為案例官方推廣。

第三招,同城活動撮合平臺。

同城趴於去年11 月上線,已在杭州試點,每月合作數百場活動、3000場次電影,並通過流量打通,實現生活時刻在In上的沉澱。

結束語

妹子曬圖,不分國界,Instagram等圖片社交平臺的成功經驗確實值得借鑑,但一味照搬絕非明智選擇,一味燒錢更不是長久之計。在爆發式的用戶增長和高估值背後,九言科技也面臨著如何實現商業變現這個行業難題。

移動互聯網的競賽已進入下半場,APP喚醒越來越難,微信生態越來越強勢,更應該考慮如何讓已有的用戶產生更大的價值。燒錢過後,公司的商業化變現能力的增長與保持,還需通過市場的不斷檢驗來給出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