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付式消费!消费者如何维权?

预付式消费问题丛生,消费者如何维权?

预付式消费!消费者如何维权?

什么是预付式消费?

预付式消费是指消费者一次性支付费用,经营者分次提供商品或服务,即“一次付款,多次消费”的消费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消费模式,其由于能够筹集资金、绑定客户,被商家普遍应用;又由于能够享受不同程度的优惠、优先及便利,而广受消费者欢迎。

预付式消费!消费者如何维权?

预付式消费存在的风险

(1)办理预付式消费卡时,商家制定一些“霸王”条款。

(2)商家服务打折,承诺不兑现。

(3)经营者肆意泄露消费者的隐私。

(4)买卡容易退卡难。

(5)消费者维权难。

预付式消费!消费者如何维权?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的现状

与预付式消费快速发展的状况相比,我国现行立法进展缓慢。目前,关于预付式消费的法律规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只有第47条规定:“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约定提供……如果经营者故意告知消费者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消费者购买卡(券),骗取消费者预付款的,则构成欺诈行为,应当返还消费者购买卡(券)的费用,并支付消费者购买卡(券)费用一倍的赔偿金,经营者承诺赔偿的金额高于一倍的,从其承诺。”然而,这仅有的一条规定过于笼统,在实践中操作性差,只能起到事后救济的作用,不具有事前预防的功能。

2010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对“支付宝”这类开放式的预付式消费模式实施监管。但这一规定并未将百货零售、美容美发、休闲健身等商户发行的单项消费卡纳入管理。

此外近年来,

还有一些地方性的规范性文件对预付式消费进行了规制。如2008年10月27日,厦门市贸易发展局、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零售业购物券(卡)管理的通知》。这些规定对预付式消费模式的法律规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由于适用范围和领域单一,并且缺乏强制性,很难起到作用。

预付式消费!消费者如何维权?

预付式消费!消费者如何维权?

消费者维权

许多消费者认为,遇到这样的消费问题只要拨打12315就能解决,其实不然。近年来预付卡消费投诉越来越多,投诉的原因也多种多样,解决的方法也不同。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预付费卡出现问题可以向商务局投诉,一般参照商务部对企业预付费卡的管理办法进行调解。同时,消费者与店家属于契约服务,可以按照合同法进行调解

但是能否调解成功还需要视情况而定,如果是上一家店面因经营不善倒闭、企业法人注销,消费者卡内的余额将很难找回。新店为了拉拢顾客,进行转卡充钱行为,消费者可以与之协商,消费者不接受的话,新店面不提供服务也不会承担责任;如果新店面和老店面存在合并、转让等关系时,应按照约定继续提供服务,未按照约定提供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并应承担预付款的利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

这里关键是要看两家店面的负责人是否有关联。

不过有一种情况就连消费者协会也没有办法,那就是如果店家“消失”了。这种情况就不符合受理条件,受理必须要有明确的被投诉方,如果被投诉方跑了就没办法通过民事调解这种简单的方式维权了。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可以到工商部门查询有关经营者的相关信息,到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进行报案,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解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