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保衛戰,蔣介石悄悄逃跑,逃跑前製造了什麼騙局?

南京保衛戰,蔣介石悄悄逃跑,逃跑前製造了什麼騙局?

南京保衛戰,蔣介石悄悄逃跑,逃跑前製造了什麼騙局?

1937年11月中旬,日軍佔領上海後,威脅南京。為打破日軍試圖通過佔領首都南京以摧折國民政府抗戰意志的圖謀,國民政府開始調整戰略部署,做了兩手準備:一是於11月20日正式宣佈遷移政府於重慶,以示持久抗戰;二是緊急制訂南京守衛計劃。但是,對於南京是守是棄的問題,國民政府內部意見並不一致,多數將領主張放棄,而蔣介石則主張短時固守。

南京保衛戰,蔣介石悄悄逃跑,逃跑前製造了什麼騙局?

蔣介石決定短暫固守南京是有其自己小算盤的:若不戰而退,有失體面,固守南京則表明政府抗戰之決心和意志,還有就是出於外交戰略的考慮。雖然從軍事角度來看,南京已無堅守之可能,但蔣介石出於外交層面的考慮,又希望能夠在南京堅守一段時間。

在南京保衛戰進行過程中,他還指示:“如南京能多守一日,即民族多加一層光彩。如能再守半月以上,則內外形勢必一大變,而我野戰軍亦可如期策應,不患敵軍之合圍矣。”這裡所說的“大變”,指蘇俄出兵。可見,蔣介石至此仍不甘心放棄國際干預的希望。

南京保衛戰,蔣介石悄悄逃跑,逃跑前製造了什麼騙局?

12月6日,南京郊外炮聲隆隆,中日兩軍已經城外交火。這天晚上在唐生智公館,蔣介石召集守城將領訓話。

蔣介石的臨別留言是這樣說的:“我為了指揮全局,不得不暫時離開,將來我會回來的!諸位,南京是首都,為國際觀瞻所繫,又是總理之陵墓所在地,我希望各位在唐將軍的指揮下,抱定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誓死保衛南京,做到人在南京在,與城共存亡! 同時還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雲南等方面的部隊已經向南京靠近了!”

蔣介石這番話說的是慷慨激昂,可是大家都明白,這話背後的意思就是:兄弟們你們頂住,我先撤了。但是會後,蔣介石並沒有馬上離開。因為他還要辦一件事,這件事看起來雖小,但其意義確是非常大。蔣介石叫來了自己衛士隊隊長,命令他率兩個班的衛士穿軍裝留在南京,主要任務就是看守留在下關三頭的兩條小兵艦。

南京保衛戰,蔣介石悄悄逃跑,逃跑前製造了什麼騙局?

其實,蔣介石這樣做的目的是要讓守城的官兵安心,只要看到了小兵艦,就等於是看到了自己。第二天士兵一看到兵艦,都以為委員長親自坐鎮南京城,果然士氣大增。其實他們哪裡知道,1937年12月7日清晨,正值南京外圍戰中日雙方打得難解難分之際,蔣介石攜夫人宋美齡乘“美齡號”專機飛離戰火紛飛的南京,7天后,國民黨軍放棄抵抗,南京城陷。

此前,白崇禧、王耀武等深通韜略的國民黨高官不止一次勸諫過蔣介石,死守南京徒勞無益,這塊絕地在軍事上毫無價值。蔣介石並非不懂此理,他之所以堅持要打這一仗,打的是一場“政治仗”。因為只有打這一仗,才能向全國百姓證明自己的抗戰決心;只有在南京死扛,才能贏得國際社會的關注與支援。

南京保衛戰,蔣介石悄悄逃跑,逃跑前製造了什麼騙局?

但是沒過幾天,蔣介石就開始後悔了。日軍借淞滬之戰之餘威,長途奔襲兵鋒甚銳。國民黨軍隊雖奮勇抵抗卻節節敗退,屍積如山,自己下血本打造的數個德械師眼見就要打光……而他望眼欲穿的國際救援卻依舊慢吞吞地徘徊在“口頭譴責”階段。危難時刻,只有愛因斯坦、羅素等幾位國際大科學家、大哲學家發來聲援電函,無論蔣介石如何呼籲求援,歐美列強依舊事不關己、隔岸觀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