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五台山观音洞

五台山观音洞,因位于栖贤谷口,又称栖贤寺,距台怀镇约十里。观音洞大殿后洞壁左右各有一小洞。左洞口小内大,下积清水。据《清凉山志》载:“洞有滴泉,味甘。”游人视之为“圣水”。古诗赞道:“足蹑云梯上翠巅,画楼飞阁接云天。殷勤瞻礼圆通相,一滴甘泉热恼蠲。”就是对观音洞的真实写照。观音洞即因此命名。

探秘五台山观音洞

传说西藏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曾于此坐静。观音洞中部岩畔的香积小佛殿,又是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坐静所。由于以上原因,观音洞成了在蒙藏地区极有影响的喇嘛庙,很多少数民族信徒朝拜五台山,必到此处,以一礼达赖喇嘛坐静处。

探秘五台山观音洞

观音洞建造在悬崖之上,从崖底的下院开始,凿石为阶梯通道,在凸出的石壁上盖有亭子和殿堂僧舍,石径的崖壁边缘护有红围墙,迤逦伸向上院石洞前的大殿,形势十分险峻。传说观音洞的岩洞是观音菩萨显示灵迹的地方,故缘洞建寺。

探秘五台山观音洞

中段旁壁筑有七间殿堂僧舍。从小门入内,墙壁与石壁之间十分贴近,院道不足三尺。中间一段墙壁上画有十八罗汉,十八罗汉是六位一组的佛家生活画,或坐于石上,或骑虎,或骑鹿,或肤坐修行,或头枕经书而卧,富有情趣。石阶云梯终端是观音洞的上院。院里正殿之间,内主供观音菩萨,故称观音殿。观音为八臂十一面,头上有头,最上面的头部沿额鬓又排有小头型,故称“十一面”,面部着白、红、绿、蓝等色,表示种种应化的法像。两侧还供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弥勒菩萨和黄教祖师宗喀巴。

探秘五台山观音洞

观音洞有三重殿。一重殿里,前面供宗咯巴大师,左右分别是他的两大弟子,塑制庄严,手法独特。还有一重殿位长寿殿,供塑长寿佛母、白渡母和尊胜佛母,最中间的是释迦牟尼佛,右边是三大菩萨,观音、文殊和金刚手菩萨。尤为奇特的是第三重殿,称为五爷殿,泥塑神像,高约1米,五爷供奉于观音洞还是不多见的,据说五爷在五台山是有求必应的神灵,他得了菩萨果位后,专程到观音洞参禅修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