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服用有讲究,如何正确服用学问深

中医根据“因天时而调血气”的指导思想,用药必须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日时之浮沉,参伍相合而调之。人体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气候发病,治疗时要根据辨证服药。现将临床病人服药情况报告如下。

1中药服用规律

1.1 按脏腑气血流注之时辰规律服药

按《内经》记载的12经走向先后次序,一天有12时辰,人体有12经脉。因此气血流注与时辰有“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己心午小未中,中膀酉肾心包戌,三焦子胆丑肝通”的流注,周而复始,如环无端。

1.2 按昼夜阴阳消长规律服药

按《灵枢·顺气一日气为四时篇》说:“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中医认为“人身之阴阳,亦与一日四时之气同,故子后则气升,午后则气降,子后则阳盛,午后则阳衰矣”这是强调四时之气不同,机体亦随之发生不同变化。当身体阴阳受到邪气影响时,当生不生,当消不消或当生反消,当消反生之时,就会发生疾病,用药可根据昼夜阴阳节律辨证择时服药。

中药服用有讲究,如何正确服用学问深

1.3 按脏腑昼夜生克节律辨证服药

疾病的发生发展,有时与内脏生克关系的异常有关。例如刘某,女,38岁,胃痛近2月余,每天24 :00左右出现疼痛,至天亮后逐渐缓解,07 :00疼痛消失。曾用中西医治疗效果欠佳。病人自诉患十二指肠溃疡,浅表性胃炎。查体:形体消瘦,面色晦滞,嗳气不爽,腹满伴恶心泛酸,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弦。本例于子丑之时出现脾胃之证,乃属肝旺克土所致,子丑之时是肝旺所值之际,肝胆气滞,经气不通,木郁克土,升降失常,气血不通。辰时胃气已复,正能胜邪,故疼痛渐缓而消失。嘱病人每晚入睡前服药,24 :00可再服药1剂,1周痊愈。

1.4 按人体的不同生理特点服药

人体在不同的时期,其生理特点也在发生相应的改变。在不同的病理情况下,根据人体的不同时期给药治疗。根据妇女不同时期的生理特点,应“少年治肾,中年治肝,晚年治脾”。小儿为纯阳之体,治疗则不宜泻火太过,要护其阳气。

1.5 发病前服药

疾病发展至某阶段,则用某阶段的药,如入营则清营,入血则治血,针对病因所造成的损害情况进行治疗,这是一般法则。张仲景治伤寒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如治疗疟疾,在发作前2小时服药,效果已被临床证实。

中药服用有讲究,如何正确服用学问深

2服用中药存在的问题

2.1 中西药合用,配伍不合理

目前,应用中西药治病已形成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但临床使用中发现,有些中西药存在配伍禁忌,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地戈辛与速效救心丸、六神丸合用易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出现洋地黄中毒;还有五味子、酸枣仁、乌梅等不宜与碘胺药合用,此中药服后使尿液酸化,促使一些酸性溶液中溶解度小的药物发生沉淀,引起结晶尿或血尿,损害肾功能。

2.2 病人擅自加大用药剂量

中医病人多数为生活能够自理的慢性病人,服药应以中药为主。传统的观念认为,中药是天然药物,其药性平和,无毒性,不会产生不良反应,所以有些病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擅自加大剂量,而发生不良反应,甚至中毒反应。

2.3 滥用药物

中药制剂品种繁多,加之宣传力度的加大,使一些病人在购买药物时忽略了对药物毒性、副反应的了解,而造成用药不当,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3中药服用的管理措施

3.1 医护人员要加强责任心,重视病人的服药护理

口服给药法是常用的给药途径,较简便、安全。为了使药物治疗达到应有效果,医护人员要加强责任心,要详细了解病人的诊断、治疗、病情变化与所用的药物性能、剂量、适应证及禁忌证,指导病人正确、有效地服药,减少毒副反应。

3.2 结合中药药性理论合理用药

中药的药性主要是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配伍禁忌等。在临床上应用好中药,准确发挥药效,首先必须了解和熟悉中药的特性,以中药的理论为指导,辨证分型、立法,选方,配药,才能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3.3 重视分类服药、择时给药的护理

一般情况下,相同的药物同时服;不同的药物分开服;单独使用西药或中药就能治好疾病,最好不合用,必须中西药合用时应尽可能分开服用,中间间隔一定时间为好。一般健胃药宜饭前服,助消化药饭后服,催眠药睡前服,驱虫药空腹服,制酸止痛药宜饭前服,对胃有刺激性的药宜饭后服等。在服药期间凡属生、冷、辛、辣、油腻及不消化食物均应避免为宜。

3.4 了解个体差异,注意中药用量

剂量对药物疗效影响很大,有“中药之秘在用量”之说。同样的几味药,由于剂量的改变而组方的功效发生很大变化,如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因药物用量不同,方剂功效发生变化。也有中药剂量的不同,导致其功效作用相反,如苍耳子剂量服用轻则宣走上至巅顶,重用则通下走足膝。因此中药剂量应依病人年龄、性别、个体差异、地域、季节不同灵活运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