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不服輸的甘谷「牛老闆」

【人物】不服輸的“牛老闆”

來源:每日甘肅網-甘肅日報 通訊員 黃彥君

夏末秋初,走在甘谷縣新興鎮三合村的河灣地裡,水泥硬化的農路兩旁是一排排鬱鬱蔥蔥的柳樹,陣陣涼風吹來,田野裡盛開的花朵散發出淡雅的幽香。

若不是耳邊傳來牛的叫聲,很難讓人將眼前的綠樹鮮花和三合村的奶牛養殖場聯想到一起。

“如今都講究綠色生態發展,養殖場也不能再是那種髒兮兮的樣子了。”說起為什麼養牛場裡空氣如此清新時,三合村奶牛養殖場場長田芳琴有一肚子話。剛興辦養牛場的時候,她一次性購進了200多頭奶牛,為了循環利用,奶牛每天產的糞便直接運到了鄰近的蘋果園裡。由於未經任何處理,糞便味大、生蟲等問題接踵而至,牛糞不能得到有效利用,還影響了周邊環境。

如何讓牛場既良性發展,又不汙染環境呢?在多方諮詢有關專家後,田芳琴終於找到了一條養牛與發展果園相結合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2014年,她主動聯繫農業技術人員,對該養殖基地做了環境影響評價,並個人投資160多萬元,採購設備,興建汙水池、化糞池、沉澱池等場地,做了當時看來並不怎麼急迫的環保投入。投入這麼多錢搞牛場的環境,她一度成為同行笑話的對象。但田芳琴是個“認死理”的人,認定的事情就要做好做完。自此,甘谷縣第一個生態環保的現代化奶牛養殖基地誕生了。

高標準、規模化的現代化養牛場成立了,但是缺乏經驗的田芳琴又遭遇了養殖技術瓶頸。傳統早配種早得益的錯誤思想,加上飼料搭配不均,有啥喂啥,在夏秋青草季節幾乎只喂青草而不喂乾草、秸稈,到了冬春季又只喂秸稈,導致奶牛產奶量不足;牛犢出生後用小桶哺乳,結果出現消化不良等現象……一時間,沒啥養殖經驗的田芳琴焦頭爛額,連續兩年沒有見到半分收益。困難面前,一股不服輸的“牛勁”支撐著她,“如果放棄,把牛全賣了也不夠還賬。只有堅持下去,才有一線希望。”

從哪裡跌倒再從哪裡爬起來。田芳琴總結經驗,利用閒餘時間,奔走於銀川、內蒙古等10多家大型養牛場,學習養殖經驗,她一有空就看書、上網,自我“充電”。

第三年,田芳琴的付出終於得到了回報,找上門的訂單絡繹不絕,她的牛場開始轉虧為贏。田芳琴也乘勢而上,開始擴大養殖規模,奶牛養殖從100頭增加到320多頭,成為附近出了名的“養牛能手”。

“個人富起來不算富,還要把鄉親們帶動起來共同致富,過上好日子。”田芳琴說到做到。素不相識的西坪鎮農民老薛打算髮展奶牛養殖,到她的牛場來買牛,由於當時沒有臨產的母牛,熱心的她不計報酬,帶著老薛去了銀川,幫他精心挑選了5頭臨產母牛。後來在產牛時,老薛沒有養牛經驗,母牛生產後導致感染,田芳琴得知此事後,便帶著藥物跑到40多公里外的老薛家,為產後母牛清理傷口、打破傷風針,及時挽回了老薛的損失。

幾年時間裡,像這樣幫助奶牛養殖戶購買奶牛、提供技術支持、聯繫銷路的事,田芳琴已數不過來。現在,每到用人高峰期,她的養殖場每天務工人員不少於30人,帶動了鄉親們就近務工。

“以後,我最大的希望就是成立奶牛養殖協會,發展奶牛養殖產業鏈,帶動更多鄉親通過養殖脫貧致富。”談及今後的打算,田芳琴信心滿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