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闵这个人为什么进不了历史教科书?

时蜂lelm9585


这个问题分两点来看:首先要明确,能进教科书的人一般都有什么共性,再看冉闵是否符合这个共性;其此,需要明确冉闵到底有什么贡献。

现在一般都是从初中开始学习历史。以人教版为例,初中的历史课程安排是这样:第一学期学习中国古代史的一部分,大约是从原始人开始讲一直到魏晋南北朝;第二学期是中国古代史的隋唐一直到1840年;第三学期,第四学期是中国近代,现代史;第五第六学期是世界史。这个安排,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史部分占总体的三分之一,而中国近代史部分也占三分之一,然而近代至1840年到当今不过180年,而中国古代则从元谋人开始至少几十万年。

所以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古代史 ,并不是初中历史的重点,所以初中的历史教材仅是对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概括性总结。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人物的介绍就更少,除非是一些有名的皇帝(至少要建立大一统的政权,还要开创盛世)和在科学技术或者思想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人。如果没有记错,英明如魏武帝,骁勇如宋太祖都没有被着重介绍过,而仅仅是提了一下名字,更何况冉闵这么一个只建立割据政权还没维持多久的“小卒”。

高中历史就更不可能出现他。高中历史是按照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领域划分的。必修一是中外政治制度发展史;必修二是中外经济发展史;必须三是中外思想文化发展史。按照这个分类,冉闵可以勉强被分在政治史里头。然而,政治史讲的主要是政治制度的发展,里面出现的皇帝名称都仅仅指代某个时代而不是皇帝本人,冉闵一不是统一政权的皇帝,二没有改革政治制度,基本上不会有他什么位置。至于经济史和思想史,那就不用多说,冉闵连边都挨不上。

所以,初中高中的历史教材本身对于中国古代史的介绍就比较简略,因此具体历史人物并不会被过多介绍,即使是唐太宗,汉武帝这种,冉闵就更不用说。

再说冉闵有什么贡献。

冉闵,之所以在网上被热捧,无非就是因为他的所谓 《杀胡令》,以及他屠杀了二十多万胡人,除此之外,他基本上没有什么贡献。

冉闵此人,本身就是被胡人收养的汉族人,他的父亲冉良,大约在十几岁就被石虎收养为养子,可想而知,冉闵从出生起,受到的教育,和身份认同应当是什么,在此便不明说,如果不明白,可以参照孔老夫子在《春秋》中说的话:“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在冉闵长大后,他也是一心效忠这个所谓的“赵国”,并且和石虎的一帮大将子孙攻打过东晋,杀了不少晋人,这也印证了他自己的身份认同,对了,此时的他还不叫冉闵,而是叫石闵。

冉闵之所以灭掉后赵,就是因为石遵曾经答应立他为太子,但后来反悔,冉闵怀恨在心,于是杀了羯族皇帝石遵,自己建立冉魏。因为他知道羯族人不满他的统治,一定怀有异心,所以下令诛杀羯族人,而在他眼里,羯族人的标准就是:高鼻梁,大胡子。因此,在屠杀“羯族人”时,不少汉族,和西域的商人被误杀。

所以说,冉闵的屠杀,带有极强的利己性和政治目的性,纯粹是为了自己掌握权力。有人认为这次屠杀拯救了汉族,使得汉族避免了灭种的危险,这个说法本身就有问题。

首先,东晋的一百万人,都是汉人,比北方所有政权加起来的人还要多,何谈面临灭种的危险?而且,东晋在前秦统一北方之前,就国力而言,不比北方任何一个割据政权弱,甚至是强于北方,之所以不进取是因为南方世族的缘故,自此不细说。所以,北方也没有击败东晋的可能,故而“拯救”一说并不存在 。再说,冉魏政权的面积,只不过是山东,河南,河北各地的一小部分,这片领土本身就很小,何谈拯救“北方汉人”,被方当时还有其他政权,他怎么拯救?

同时,他的举动也并没有对胡人造成什么威慑。在他在之后的拓跋珪,赫连勃勃,该杀照杀,该屠照屠,根本没有受到冉闵的任何影响。所以,就其影响来看,他的这个屠胡运动的影响也没有多大。

故而,他的屠胡运动,仅仅是影响有限的一种巩固自己权力的运动,基本上不存在其他方面的任何意义。

就冉闵采取的这些措施,也并不值得历史书去介绍什么。

最后,多说两句,在古代,各个民族之间的战争中,屠杀是很常见的,但这也仅仅属于一个历史问题,与南京大屠杀和希特勒屠杀犹太人这种建立在近代种族主义基础上的文明社会的种族屠杀性质完全不同。在古代民族主义没有产生,思想偏向于落后的情况下,屠杀并不仅仅存在于不同民族之间,而在本民族之中也存在,比如项羽的屠杀,以及朱元璋屠杀江苏。

而就古代中国而言,各民族之间的屠杀也是屡见不鲜的,比如五胡乱华中少数民族对于汉族的屠杀,以及元朝对于女真的屠杀,汉朝对越南的屠杀,明朝中期对女真的屠杀,这都属于非文明时代战争带来的必然后果,没有必要,也不适合用现代的民族观去分析。中华民族,也从来不是一个血缘概念,而是一个文化概念。

所以,所谓的“冉闵民族英雄论”,可以休矣。


庭州行者


慕容儁问道:“你只有奴仆的才能,凭什么敢妄自称天子?”

冉闵道:“天下大乱,尔夷狄禽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邪。”

在混乱而血腥的五胡十六国时期,出现过一位争议极大的人物,有人把他看作残暴不仁的混世魔王,也有人把他比作楚霸王一样的悲剧英雄,更有人说他是吕布一般反复无常的“三姓家奴”。他就是冉魏政权的领袖“武悼天王”冉闵。

冉闵的父亲是冉瞻是乞活军遗孤,被石虎收为养子,后来在于匈奴刘曜作战时阵亡。冉闵和父亲一样骁勇善战,便成了石虎的养孙,赐名叫石闵,石闵自幼果决骁勇,善战多谋,长成后身长八尺,勇力绝伦,石虎对这个干孙子颇为器重,给他诸皇子的待遇。公元338年,17岁少年冉闵首次参加战争,在昌黎大战,他们遭遇了燕国名将慕容恪骑兵追击,史载后赵石虎诸军尽溃,唯游击将军冉闵三千汉军独全。这次大战中,慕容恪也只有17岁,冉闵与他的遭遇颇有传奇色彩。

此战之后,冉闵成名,被石虎提拔为北中郎将,冉闵在防卫后赵北方边界的战斗中屡立战功,所以倍受石虎器重。

公元339年,石虎派五路兵马攻打东晋,在沔阴之战中,冉闵作战勇猛,大败晋军,斩杀东晋大将蔡怀。后来后赵大将梁犊拥兵十万谋反,叛军连克长安、洛阳,冉闵再建奇功,击败梁犊。自此冉闵威名日盛,胡夏南北诸将都对他颇为忌惮。

公元349年,后赵皇帝石虎去世,太子石世即位。而冉闵此时支持的是石虎的另外一个儿子石遵,冉闵辅佐石遵起兵夺权,石遵对冉闵许下承诺,称帝之后会立冉闵为储君,最终石遵夺得皇位。然而称帝后的石遵却违背诺言,立石衍为皇太子,冉闵倍感失望。双方渐生罅隙,最终反目成仇,石遵想要诛杀冉闵,冉闵得知消息,先下手为强,联合汉人乞活军首领李农,密谋废黜石遵。并指使将军苏亥、周成率领三十名甲士在如意观拘捕石遵,并在琨华殿杀死石遵,立石鉴为皇帝,自封大将军、武德王。

石鉴在冉闵挟持下称帝之后,并不甘心作为他的傀儡,多次密谋政变诛杀冉闵和李农,但都未能成功,宫中惊扰混乱。石虎的另一子石祗在襄国起兵,与羌族名将姚弋仲、苻洪等联合,集结了军队传檄诛讨冉闵。与此同时,龙骧将军孙伏都、刘铢等人集结了三千羯兵埋伏在宫中,准备谋杀冉闵,然而却被冉闵逆袭,冉闵从凤阳门至琨华殿,横尸遍地,血流成河。

经此一役后,冉闵明白,羯族人终究不会接纳和信任自己,必须彻底撕破脸了。他闯宫囚禁皇帝石鉴,并告示宫廷内外,六夷凡敢动用兵器者一律斩杀。邺城内的诸多胡人情之大事不妙,纷纷出城逃走,一片混乱,胡人有的攻破城门,有的越墙而出,逃亡者不可胜数。而百里之外的汉人纷纷涌入,而胡人逃亡者堵塞城门。

冉闵见此情此景,心知胡人终不可为自己所用,于是他便发布了天下震怖的“杀胡令”——“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 内外赵人,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牙门。”“传檄境内,敕各地将领杀胡、驱胡”。

当时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颇为严重。在西晋八王之乱之后,群雄并起,在匈奴人刘渊,羯族人石勒之后,各族胡人武装势力纷纷进入中原。当时迁居中原的胡人高达五六百万之多,数量上相当惊人,他们是在东汉、魏、晋、石赵四个朝代因各种原因迁到中原地区来的胡人。有被当时政府强迁进来的,有主动迁进来的,有武装打进来的。

晋朝统治时期,在“南达长江,北到燕辽,西起关陇,东至东海”的广扩区域,不断的有各胡酋占山为王,扰乱地方。直到匈奴人刘渊和羯族人石勒等胡人豪杰的出现,匈奴、羯人合流,胡人铁骑横扫了整个黄河流域,先后建立了汉赵、前赵、后赵王朝。后赵统治北方时,当时的汉人不超过五百万左右,胡人却与这个数相当甚至高于这个数。胡人人口还在增长,而汉人不断减少。《晋书》记载:“方今四海有倒悬之急,中夏逋僭逆之寇,家有漉血之怨,人有复仇之憾!”北方汉族和五胡各族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

“杀胡令”打开了民族仇恨宣泄的缺口,从此杀戒大开。一日之中,斩首数万。数日之内,羯族人被斩首20万,冉闵亲自率领赵人诛杀胡羯,不论贵贱男女少长一律杀头,死者狼藉,尸体在城外,全被野犬豺狼所吃。各地汉族武装势力也乘机攻杀胡族以请功,将辖区内的羯人赶尽杀绝,许多高鼻多须的汉人,也因此遭到了滥杀。

由于“杀胡令”的影响,北方各族几乎“无月不战,互为相攻”,中原的各路胡人恐慌无比,悉数奔逃,辗转万里,逃回西域,道路交错,各自攻杀,当年进入中原的胡人,数月之间十不存一。迫于冉闵和诸路中原汉军的杀戮,氐、羌、匈奴、鲜卑数百万人退出中土,返还陇西或河套草原一带原来生活的地方,一些胡族甚至迁回万里之外的中亚老家。

《晋纪》记载:“自季龙末年而闵尽散仓库以树私恩。与羌胡相攻,无月不战。青、雍、幽、荆州诸氐、羌、胡、蛮数百余万,各还本土,道路交错,互相杀掠,且饥疫死亡,其能达者十有二三。 ”


在惊闻大变之后,石虎之子石琨率七万赵军,攻打邺城。神勇如吕布的冉闵手执两刃矛,率千骑突阵将其击溃,斩首三千。此后,冉闵又杀死石鉴,将石虎孙子三十八人诛杀殆尽,自立为帝,恢复父祖的汉姓冉氏,年号永兴,国号大魏,史称冉魏。

此后石祗也在襄国即位称帝,派石琨再率军十万来攻,冉闵在邯郸之战中大败石琨,斩首万计;之后又在苍亭之战率二十万大军大破赵军张贺度部,斩首二万八千,并俘虏赵将靳豚部数万,并得到原羯赵的河南各州归附,一度拥兵三十余万,将羯赵皇帝石祗围困于襄国。此后冉闵陷入了与鲜卑慕容、羌人的苦战之中,腹背受敌。在襄国大战中,冉闵丧师败绩,损失了十万人。先前归附他的徐、兖、豫、洛、荆各州郡,也望风叛归东晋。冉闵没有什么政治智慧,冉魏根基也浅,完全是靠个人武勇和战争立国,在北方几乎得不到任何势力的支持,和乞活军李农也反目成仇,最终诛杀了盟友——北方汉人最大武装势力的领袖李农。遣使前往东晋,欲与东晋结盟,也遭到了拒绝,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众叛亲离。

然而,冉闵的个人武勇还是值得称道的,几乎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依旧灭亡了后赵,他在邺城守卫战中,用七千骑兵逆击破七万赵军,大败后赵刘显,斩首三万余级。在两年多的战争中,其累积消灭的羯人大约近三十万左右。

然而此刻,他的冉魏帝国也走到了尽头,冉魏自建国以来,穷兵黩武,几乎无月不战,大胜很多,惨败也不少,民力国力早已耗竭,自石虎末年起,冉闵已把仓库积储散发净尽,用以树立自己的恩德,日月与胡人互相攻杀,北方农业破坏严重,民不聊生。而在此时,鲜卑慕容的燕军南下,夺取了中山、渤海等河北重镇,冉闵在国力耗竭,兵马疲惫的时候,就要被迫与精锐的燕国军队决战了。

鲜卑再次排出了名将慕容恪南下,冉闵分粮于百姓,带一万人自负出战,在最后的廉台决战中,冉闵在初战十战十捷,连败燕军轻骑。但他刚愎自用不听部将劝阻,率军突袭慕容恪中军大营,被14万鲜卑精锐围困,冉闵挥戟抡刀,奋勇杀敌,冉闵所乘的赤马名叫朱龙,日行千里,冉闵左持双刃矛,右执钩戟,顺风迎击,斩杀三百余名鲜卑兵。然而燕军蜂拥而上,慕容恪历史上第一次使出了“铁甲连环马”,团团围困,冉闵寡不敌众,突围而走,在奔走二十里之后,朱龙马力竭而亡,冉闵无力回天,力尽被执。

被捕后,燕王慕容儁问他:“你只有奴仆下人的才能,凭什么敢妄自称天子?”冉闵大怒说:“天下大乱,尔夷狄禽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邪?”

永和八年,冉闵在遏陉山被杀,山左右七里草木全部枯萎,蝗虫大起,自五月起天旱不雨,直至十二月。慕容儁派使者前往祭祀冉闵,谥号为武悼天王,当天降大雪。

冉闵失败后,尚书令王简、左仆射张乾、右仆射郎肃等大臣自杀殉国。

范文澜先生的评价颇为公允:冉闵逞勇残杀,立国三年,死人无数,失败是必然的。但是,他的野蛮行动反映着汉族对羯族匈奴族野蛮统治的反抗情绪,所以他的被杀,获得汉族人的同情。慕容隽致祭赠谥,正是害怕汉族人给予冉闵的同情心。汉魏晋从来没有亡国后自杀的大臣,因亡国而自杀,是从冉闵的魏国开始的,这也说明汉族与非汉族间斗争的极端尖锐。至于冉闵以区区之力驰骋中原,而东晋又只作壁上观,是以亡不旋踵,只成为历史上的悲剧而已。


平原公子


冉闵的功绩确实不可抹灭,其最重要的莫过于“五胡乱华”的《杀胡令》。但是当我们抛开教科书编写中的各种原则,入选原则以外,我觉得冉闵不能被“歌颂”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杀胡令》的动机不纯。也就是说互联网上当我们一遍遍念叨着“武悼天王”冉闵面对“五胡乱华”之祸,以一己之力颁布《杀胡令》保汉族不亡,最后被慕容俊十倍于己的鲜卑大军生擒斩首的英雄故事之外,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冉闵为什么要颁布《杀胡令》,是因为私欲或者其他不可告人的秘密还是真的为了民族的生死存亡?

其实要解开这个疑问,也很简单,我们把冉闵颁布《杀胡令》的历史背景再过一遍就知道了。这里面的恩怨,其实还得从冉闵的父亲冉良说起。当年冉良跟着后赵武帝—羯族的石虎一起打天下,可谓居功甚伟。有了这层关系,等到冉闵出身,索性就改姓了石,从汉族成为了羯族,自然就成为了后赵皇室中的一员。后来彭城王石遵许诺“如果他当上皇帝,就给石闵做太子”,于是石闵又给石遵卖力,帮他废掉登基不过33天的石世,并顺利坐上了皇位。

事情到这里各位想来应该是明白了一点,冉闵也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人,包括改汉族变羯族入后赵皇室,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发。如果石遵遵守诺言的话,那么就没后面多事了,结果石遵虽然名字里有一个遵字,却并没有兑现自己的诺言,立了石衍为太子。想来冉家父子给石家卖命卖了两代人,就算改了姓,可对于石家来说,还是外人,而登上帝位的石遵也知道让手握兵权的石闵留下,对后赵皇室来说,是一颗定时炸弹。

接着是一些非常戏剧的剧情了,恐怕就是最擅长把人写死的马丁大爷也想不出来,“石遵找了兄弟合谋除石闵,其中石鉴告密石闵反除了石遵,石鉴登帝后招呼了其他石家兄弟除石闵,石闵怒了反除了石家兄弟,创立了冉魏,恢复汉族和冉姓。

也正是由此,石家余下的人在塞外各族活动,刚刚登基的冉闵成为了塞外胡族矛头所指,之后冉闵本想联合东晋抗胡,可惜东晋已经~无奈之下,冉闵颁布了《杀胡令》。

所以到这里我们明白了,冉闵其实是在客观条件上才抵抗胡族入中原,如果当初石遵真的遵守了诺言,也许他还可能是“乱华”中的一员。而关于《杀胡令》,现在我们看到网传版本中充满民族热血之前的《杀胡令》不用怀疑,是后来伪造的,但是关于真的《杀胡令》,到底是一篇讨伐檄文还是仅仅一道自保的军令,如今已经成为历史悬疑了。

这应该是冉闵不能写入教科书最大的原因,而不是之前说的民族什么,因为本来中国的含义在古代和当代就不一样,我们南宋有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这里的民族就把契丹,蒙,女真等剔除了,而后来我们有民族英雄林则徐,有邓世昌,这里民族是指在当时环境下的整个中华民族,这个没必要去挑剔什么的。


三观粉碎机


冉闵,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冉魏的开国君主,在位19个月,一直都在打仗,死伤无数。

他所建立的政权的核心区域,南到黄河,北到常山,西至太行,东至山东,以邺城为都。总体来说,面积不算大,大概10万平方公里。因为一直在作战中,所以稳固控制的区域也不算太大。

冉闵自出生,就被作为后赵有名的暴君石虎的养孙。因为他的父亲作战勇敢,被石虎收为养子,而他自然也就成了后赵政权的皇族人员。

后赵政权是羯族建立的国家,这个民族已经消失了,据现有的资料,他们被认为是高加索人种,作为匈奴别部被迁入中国。在西晋末年,石勒崛起,在汉人张宾的帮助下,建立了后赵政权。

石闵长大后,也因为骁勇善战而备受喜爱。在一次后赵进攻前燕的战斗中,初出茅庐的石闵在众军惊溃中,带领所部完好无损退兵,由此声命初现,被认为善于治军。此战中的鲜卑慕容家的慕容恪少年英才,才17岁,一战成名。

战后,石闵被征调镇压后赵军事贵族梁犊和进攻东晋的边城,他都顺利的打了下来,因此,官位也越来越大,直到参与机枢。

在打败梁犊回师的路上,石虎病死了。由此引起了后赵历史上长达三年的内斗史,决定了这个民族的一蹶不振。

石虎的儿子们在争夺皇位的过程,争相拉拢石闵,在上位后,又千方百计地想把石闵兵权收回,同时还策划了好几起针对石闵的暗杀行动。

石闵心下一横,不跟这些干叔叔们混了。短短几个月时间,他做了两件事。

第一,他杀了石虎的所有的子孙,自己做了皇帝。

第二,对全国各地的胡人进行民族报复。同时,他改回自己的汉姓,冉。

杀胡令的出台,是冉闵建立的国家的政治基础。既然羯人不可信任,那么他只有信任他的同胞。他借用已经积累半个世纪的民族矛盾,后赵境内遍燃战火。因为后赵盛时基本统一了北方,所以,杀胡令影响范围甚广,山东,山西,关中都有涉及。

但是仅仅一年不到,因为战场的失利,冉闵控制的区域大为缩小,人力储备限于枯竭,冉闵不得不废弃了他的命令。为笼络胡人,让他的儿子做了大单于,成为胡人的酋长。这样的朝令夕改,让他的政权的正当性与合法性也出现了问题。当时有大臣韦叟上书劝谏,冉闵竟暴怒,诛其三族。韦叟之论不错,然而冉魏国家存亡之际,冉闵已顾不上华夷之防了。

冉闵这么做,顶多是造成治下民众的思想混乱,然而他的第一个做法,称帝,就让他限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自立为帝,让东晋的正统朝廷没有办法与之合作。冉闵危急时,言语傲慢地要求东晋政府派兵助战。以正统名义而言,东晋没有背后插他一刀就算好的了,封建时代的阶级局限性就是如此。后来冉闵兵败襄国,十多万精锐尽毁,河南六州之地都投降了东晋,便可知民心向背。

后来冉闵兵败被俘,被押至遏迳山,胡人首领慕容雋没有问他为什么颁布杀胡令,而是责备他:你一个小小的奴隶,怎么也敢妄称天子?

汉魏300年打出的威风,让少数民族认为天子是极其荣耀的尊位。德不配位的结果,便是上遭天谴,下受人祸。强大如前秦苻坚,已经兵马百万之众,号称投鞭断流,也不过自号天王而已。至于击败他的慕容部,也只是打出了晋朝燕王、大将军的官方称谓。

冉闵仓促称帝的做法,可谓是利令智昏。

杀胡令,让中原所有的胡人都团结在一起,共同对付他。执行了不到一年后,又再度改弦更张,让儿子做起了胡人的酋长。这种做法,又让汉人也觉得不自安,冉闵的政治可靠性自此被打上了问号。

在此期间,为了控制军队领导权利,还杀了革命战友李农,掌握了北方流民军的领导权,在革命队伍内部制造了分裂。

襄国之战失败后,冉闵仅以身免。回到邺城后,本想豁达认错,重新统一凝聚人心,但是自己内心的狂傲,让他没有足够的耐心,他又一次在内部举起了屠刀,杀了当初劝谏他不要在襄国之战仓促迎敌的卫将军王泰三族。

冉闵至此,孤家寡人矣!

352年春,冉闵的死对头,已自立为帝的刘显进攻常山,冉闵带兵8000前去救援。他顺利地攻灭了三年来的肘腋之患,攻下了襄国。而在攻灭了刘显后,与慕容恪带领的十万燕军遭遇了。冉闵带领部下,如同赌徒一般发起了决死冲击。连战十阵,皆下。他的官员们,因为对战争的前程悲观,战前已自杀了。这场被后世称为廉台之战的战斗,堪比项羽的垓下之战。

最终的结果,冉闵身死国灭。

冉闵一开始并没有足够的汉民族心理认同,他对后赵皇族的认知要多于对汉民族的认同的。在后赵的权利倾轧中,他被逼造反,不得已借用民族矛盾来作为政治基础。冉闵一生所杀汉人也不在少数!冉闵的出身像金庸笔下完颜康,他的经历像史书上楚汉之争的项羽,都是悲剧人物。

他自开始革命事业,到他兵败身亡,前后止有4年。其勃兴也速,盛时兵威之盛,旌旗三十余万,诸胡之盛未有之也。而他败亡时,止有机动兵力万余。其败亡何其速也!

当时的天下正统,是东晋。东晋多次北伐,历代南朝兵威之盛,以晋为最。三出关中,五复洛阳,黄河以南,尽归中土。有过多次,东晋将军北上迎接汉族难民,因迎接不利,而自杀谢罪。所谓魏晋风骨,其如是也!东晋的民族英雄,数不胜数,闻鸡起舞的刘琨,中流击水的祖逖,草木皆兵的谢安等等。

冉闵如同一颗流星,在他之前与之后,都存在着强大的异族政权。东晋在后来的战斗中,不断北进,消灭了十六国中多个异族国家,最终形成的南北朝,东晋灭国数量,与北魏灭国数量相当。

十六国时期,北国乱世天下,强大如前燕着墨都不太多,冉魏一个地区政权,前后不过三年,自然史书上也占不了多大篇幅。史书重正统,以东晋年表为编年,而冉闵政权的重要性及他擅自称帝的非法性,都不足以让史官多着笔墨。

以前史官记史,惜字如金。


而知而行


因为从唐宋沿革到今天的大部分历史学家的的主流价值观来看,五胡入主中原,在北方取得了政权的胡族,在文化上被逐渐汉化,胡族和汉族的隔阂逐渐消融。促使了华夏各民族大融合,作为在中原具有绝对文化统治地位的汉族被迫吸取了其他各民族的文化精髓,为隋唐时期的高度繁荣,注入了文化基因。

但历史学家们忘记了,这样的融合,是汉民族在百余年时间里怎样的痛苦。

然而当时入塞胡族带着原始部落的残暴性,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北方的汉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

有人说在北方曾经建立了雄秦盛汉的汉民族一度走到已经到了灭族的边缘(野史载后赵时期,北方汉族人口只剩三百多万,而五胡人口达到五六百万)。这样的说法相对比较夸张,但是当时北方胡汉之间的矛盾,已经激化到不可缓解的地步。

西晋灭亡后,存留在北方的汉族人民为了抵抗五胡的暴行,纷纷建立了自发而分散的军事武装,一为坞堡,“其不能远离本土迁至他乡者,则大抵纠合宗族乡党,屯聚堡坞,据险自守,以避戎狄寇盗之难”,大多由没有南迁的汉族地主组织而成。二为乞活军,乞活,顾名思义,乱世中乞求活命自保也 ,其悲壮凄惨情形可见一斑。乞活军的基本成分是汉族流亡农民,无战乱时参与农业生产,遇到战乱时武装组织起来以求自保,抵制胡人的屠杀。

随着胡汉矛盾的加剧,这二类势力成为北方汉族反胡的最主要力量。

而那名叫冉闵的汉人,彻底点燃了北方汉族百姓反胡的烈火。

冉闵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人(今河南内黄西北),是中国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唯一的汉民族政权冉闵的开国君主。

冉闵的祖父冉隆与父亲冉瞻叔父冉襄都是乞活军的一员,祖父冉隆与叔父冉襄都在抵抗前赵匈奴的战争中牺牲,时年十二岁的带领所部乞活余部继续与胡人英勇战斗,后被石勒所俘,石勒非常欣赏年少的冉襄作战的勇猛,逐命其子石虎收冉襄为养子,为石勒所用。

冉襄后在与匈奴作战中牺牲。

冉闵继承了父亲的勇猛和智谋,深得石虎赏识,公元338年,少年冉闵首次参加后赵对前燕的战争,后赵诸军尽溃,唯游击将军冉闵率三千汉军独全。此战后,冉闵渐渐在各种军事行动中崭露头角,屡立奇功,后被石虎提拔为北中郎将,逐渐成为了后赵军界最重要的将领,被称为当世项羽。

后赵开国皇帝石勒死后,其侄石虎篡夺了皇位。石虎统治期间,军旅不息,众役繁兴,征调频繁,刑罚严酷,后赵政局大乱,而石虎死后,诸子争立,互相残杀。

348年冉闵趁机与同为乞活军出身的后赵汉人大司马李农联手,杀石虎子石遵石鉴。建立了冉魏政权,冉闵自立为皇帝。

掌握政权后,冉闵祭出了那纸撼动了历史的杀胡令。

冉闵的杀胡令,并非一时冲动,或特意在挑拔汉胡之间的民族关系。作为借羯族后赵政权动荡中起家的北方唯一汉族势力,冉闵立国之初就危机四伏。外有羯族后赵势力襄国石砥,羌族姚弋仲、氐族苻洪,鲜卑慕容部;内部羯族又时常反叛,并不能为已所用。

杀胡令,是作为根基不稳的冉魏政权团结汉民族在北方分散的武装力量的最好政治选择,也是胡汉矛盾激化后的必然结果。

杀胡令一经祭出,如野火曼延不可收拾,史载“赵人(汉人的统称)百里内悉入城,胡羯去者填门,一日之中,斩首数万。闵躬率赵人诛诸胡羯,无贵贱男女少长皆斩之”。

仇恨的潘多拉魔盒打开,一发不可收拾,三十年来,饱受胡人欺压的汉人纷纷响应,一时间掀起了中原汉民族对胡人的反报复战争,中原无日不战,血流成河,山河为之变色。

五胡少数民族在这次反报复行动中被屠杀的数量同样惊人,仅后赵及冉魏都城邺城就有二十多万羯胡被杀,推及到更广的北方,这个数字肯定更加惊人。一时间迫于冉闵和北方汉族各武力威胁,氐,羌,匈奴,鲜卑数百万人退出中土,各自返还陇西或河套草原一带原来生活的地方,一些胡族甚至从此迁回万里之外的中亚老家。

面对冉魏政权同样残暴的种族屠杀政策,北方五胡空前团结起来,一至将矛头对准了冉闵的冉魏政权。

冉魏成立的三年时间内,冉闵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不可复制的战争神话:

汝阴王石琨、张举、王朗率七万人伐魏都鄴,冉闵仅率千馀骑兵与其战于邺城北;冉闵操两刃矛,驰骑痛击,所向摧陷,斩首三千级,石琨部大败而去。

元和六年初,冉闵大败羯族襄国相国石琨、镇南将军刘国十万众于邯郸,灭敌万余。

面对如此可怕的敌人,匈奴、羯、鲜卑、氐、羌众胡联合起来,组成三十万联军,准备向魏都邺城大举进攻,冉闵率七万魏军与三万乞活军与群胡战于苍亭,大败群胡,灭敌二万八千,尽俘其众而归,旌旗、钲鼓绵亘百余里。

冉魏是一个为战争而建立的政权,与众胡势力无日不战,境内纷纷不乱的战争,加之种族屠杀性质的杀胡令让境内的胡人纷纷逃离魏境,农业遇到了摧毁性破坏,在元和七年即遇到了大灾。

没有经济的支撑,加之与内部的不和(冉魏政权建立没有多久,冉闵即诛杀自己的得力助手李农),创造了众多战争神话的冉魏,很快就显现了疲态。

冉闵对自己的处境有很清醒的认识,他曾一度派人到东晋,希望东晋政府与自己联合,出兵北伐,将群胡逐出中原。

后赵大乱,冉闵在中原搅起腥风血雨,而东晋方面,安西将军恒温刚刚平蜀成功(灭成汉),威名大振。

恒温一生的梦想也是北伐中原收复失地,在得知中原大乱后也是热血沸腾,一再上表要求北伐,但东晋朝延内部害怕恒温再立殊勋难以制抑,不同意北伐。

恒温一怒之下在朝延无令的情况下率五万大军自江陵顺流而下,意欲北伐。

东晋朝野震惊,派使力阻,此时的恒温还不敢公开对抗朝延,最终放弃了北伐的念头。

但中原的政局的确有机可趁,东晋政府也不想错过趁火打劫的机会,元和七年,派七万大军北伐,但是却没有让恒温出征,而派了一个志大才疏的清淡家殷浩担任此次北伐的主帅,屡战屡败,对中原北方诸胡势力丝毫没有构成威胁。

冉闵注定了只能一个人与群胡战斗。

元和七年(351年),冉闵率十万大军围攻襄国石砥。姚襄(羌)、石琨(羯)、悦绾(慕容鲜卑)率十万余众援砥,合围冉闵,冉闵大败,全军覆灭,只身一人逃回邺城,其子冉胤被部下胡兵所杀。

经此一役,冉闵的主力其实已经基本丧失。

冉闵回到邺城,迅速稳定的局势,以残余的兵力大败前来攻击邺城的石砥刘显部七万大军,灭敌三万余众。又一次创造的奇迹。

元和八年(352年),刘显攻常山,冉闵率八千骑(此应为冉闵的全部精锐)出击,大败刘显,并趁胜追击至襄国,逐灭襄国,至此后赵羯族势力基本被冉闵所灭。

被群狼围攻的雄狮已经疲惫,冉闵进攻的步伐,渐显沉重,等待他的,只是看群胡之中,什么样的人,能结束这样的战争神话---当然也是群胡心中的噩梦。

终结传奇的,是另一个传奇的演绎者---慕容恪。

公元352年,后赵羯族势力基本被冉闵所灭,但冉闵亦元气大伤,已占据幽州的慕容恪抓做了入主中原的最佳时机,率十万大军南下。

冉闵此时只有万余兵力,众大臣纷纷劝其避幕容恪的风头,然而冉闵的字典上从来没有躲这个字。

他率领着仅有的一万多步兵(冉闵已经没有骑兵了)活动于常山、中山诸郡,抵御燕军。

冉闵手下的很多大臣对他的此次出征感到绝望,纷纷自杀。

冉闵没有这样脆弱,而且他率领的一万多步兵在十万鲜卑铁骑面前并不落下风,燕魏两军在安喜平原上展开激战,冉闵连续十次击退了慕容恪的铁骑。

然而敌众我寡,冉闵无法取得决定性胜利,而与此同时,前燕君主慕容儁的大军逼近,有形成二军合围的趋势。

冉闵于是率部且战且退,企图将慕容恪部引向廉台的临水与多丛林地带交战。

这是冉闵能作出的最明智的选择,但是他的对手是慕容恪,慕容恪并不上冉闵的当,主力始终留驻平地,不与冉闵进丛林地带作战。

冉闵军粮渐尽,又有慕容儁的后援大军威胁,加之在平原上有十胜慕容恪的记录,冉闵决定孤注一掷,回到平地与慕容恪决一死战。

魏昌城侧,廉台,一场一万步兵对十万铁骑的决战拉开。

冉闵的一万步兵杀向幕容恪的十万铁骑,但是这次他发现面对的不是奔驰而来的铁骑。而是五千人的肉盾。

连环马,中国战争史上第一次出现了这样的名词。

冉闵的步兵战争力太强悍了,安喜平原上十战未捷,燕兵谈闵色变,慕容恪一方面安抚军心,一方面也绞尽脑汁如何制约冉闵这支疯狂的部队。

答案是崭新的,连环马,五千人的骑兵用铁锁连结起来组成一个宠大的方阵,置于阵前。

意图简单而明显,阻止和拖延冉闵军的突破速度。

代价是五千精锐的性命。

效果非常明显,冉闵军被五千连环方阵所阻,等冲破方阵,慕容恪剩下的九万五千骑马已经完成了对冉闵军的三处合围。

冉闵军全军覆灭,冉闵连杀三百余人,冲出重围,战马却力竭而倒,被慕容恪所俘。

一代战神,结束了他的征程。

冉闵随后被慕容儁斩于遏陉山,史载冉闵死后,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从五月到十二月,天上滴雨未降。慕容儁大惊,派人前往祭祀,追封冉闵为武悼天王,当日天降大雪,过人双膝。

冉魏逐灭,冉魏满朝文武,大多守节自缢,少数逃往东晋,无一降燕。

魏境约有几十万汉人纷纷逃往东晋,中途受到群胡的报复截击,死亡殆尽。

北方的天空,依然是无尽的暗夜。

今天的历史学家们不愿再提冉闵,就像莫泊桑的代表短篇小说《羊脂球》一样,一个叫羊脂球妓女为了一车逃难的法国人的利益,让一名普鲁士士兵给睡了,结果得到好处的那车法国人非但不感激这位妓女的付出,却对妓女羊脂球的行为嘲笑讽剌,恶意诅骂攻击,他们没想过当初谁带他们走出尴尬的困境。


答疑人:今日头条年度历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主编:夜狼啸西风


夜狼文史工作室


我的回答会不会被喷死?

对于冉闵的评价,即看到其积极的一面,但也不要过分夸大其功绩,现在网络上对于冉闵功绩的夸耀几乎当做忍辱负重的救世英雄一般,其实没有那么完美。

客观上说冉闵是个杰出的将领,但是将冉闵说为当时汉族最杰出的将领,也许要加上一个之一;

称其为力挽华夏将倾,也有些夸大,而且冉闵拯救北方汉族也只是造成的客观情况,而不是主观原因。

汉族的传承在东晋,拯救汉族的也是东晋汉人自己。

无论再怎么不待见东晋,但是都改不了的事实,东晋才是正朔。这是连五胡十六国这些都承认的。

永嘉之乱后衣冠南渡,汉族在南方站稳,将胡人阻挡在北方,而且终东晋一朝,始终都在进行北伐,无论从最初收复河山的目的还是后期为了增加自己政治威望的目的,北伐从没停止过。

东晋初年祖狄北伐甚至一度收复黄河中下游以南地区,但是由于朝廷内乱与不支持才失败。

所以拯救汉族的是东晋的汉人,而不是冉闵。

冉闵只是客观上造成了拯救汉族的形象,“杀胡”是因为胡人不支持冉闵

为什么我说冉闵拯救北方汉族只是造成的客观情况呢?冉闵的确有过杀胡令,但是不是网上流传的那个慷慨激昂的杀胡令

令城内曰:“与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各任所之。”敕城门不复相禁。于是赵人百里内悉入城,胡羯去者填门闵知胡之不为己用也,班令:内外赵人,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牙门。一日之中,斩首数万。闵躬率赵人诛诸胡羯,无贵贱男女少长皆斩之,死者二十余万,尸诸城外,悉为野犬豺狼所食。屯据四方者,所在承闵书诛之,于时高鼻多须至有滥死者半。

所以冉闵是因为“知胡之不为己用”才开始杀胡,而汉人承受胡人残暴已久,加上那个冉闵的政令引导,才引发了一场杀胡大反攻。

所以冉闵不是主观想去杀胡拯救北方汉族。祖狄北伐、淝水之战、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这才是主观的想要去力挽华夏将倾。

五胡乱华历史在历史教材中本就少

也许是因为政策的原因五胡乱华的历史在历史教材中描述本来就很少,而不过其中一朵浪花的冉闵更难出现。


妖鬼杂谈录


其实怎么说,冉闵尽管被皇汉的人称为汉民族的救星,其实有点名不副实。

闵此人,在当世可称英雄,但在今世,只能存活于历史的垃圾桶之中。

现今在网上,鼓吹冉闵为民族英雄之人无非有两种,第一种是别有用心的蝗汉,第二种是不学无术的民族主义者。

首先我们必须搞清楚一个概念,什么是民族英雄?


民族英雄是指维护

国家领土

领海

、领空主权完整,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人民利益及民族尊严,在历次

反侵略战争

中,献出宝贵生命和作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

首先冉闵作为一个汉人,在石赵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并未站出来维护自己汉民族的领土和主权,当然这并不能怪他,因为他当时还没有出生,等他出生的时候,他已经是石赵政权下的臣民了,并且作为石虎的养孙,那么他应该做的,是维护石赵政权的领土和主权,而他不但没有这么做,还起兵造反,推翻石赵统治,杀尽石虎子孙,所以这一条他完全不符合。



其次,冉闵从石赵期间,多次参与对汉人的战争,手上沾满汉人鲜血,石赵政权建立后,也没听说过他有提出对汉人有利的政策,所以他从未替汉人争取过利益,那么如果将他当作羯族将领,造反之后几乎屠灭羯人,更加没有维护过羯人的利益和尊严,并且在此期间,很多长得像少数民族的汉人也惨遭屠杀,更不用提浑水摸鱼趁机劫掠的,所以冉闵无论是对汉人还是羯人,都罪孽深重,这一条完全不符合。

最后一条,反侵略战争,冉魏政权作为一个由羯人养孙,大单于冉闵领导的民不聊生的汉人政权,遭受了北方汉化程度最高,由鲜卑贵族和汉人士大夫共同治国,拥有北方数量最多,超过千万的汉人民众,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的前燕政权的侵略,于是冉闵在这次反侵略战争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一段话我真的是边笑边打的。


除了民族英雄之外,我们还有民族的英雄,所有发扬汉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人,我认为都能成为民族的英雄,比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比如忠义无双武圣关公,再比如二十四孝,卧冰求鲤的王祥。


反观冉闵,石赵大将,起兵造反是为不忠
\n\n石虎养孙,造爷爷的反,还杀尽石虎子孙,是为不孝
为一己私利,对羯人采取灭族屠杀,是为不仁
为了向东晋求救,把罪名推给一起造反的大司马李农,无故杀之,是为不义

请问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能够担得起民族英雄这四个字吗?这是对整个汉民族,汉文化的侮辱。


冉吹鼓吹冉闵的论据向来漏洞百出,最为出名的杀胡令是伪造不提,冉吹向来有以下逗比言论

1.没有冉闵,汉人早就被杀光了。
冉魏政权所辖之地不过两省,就算冉闵是汉人的大救星,无非就是救两个省的人,难道中国死了两个省的人就能说中国人死光了?再者,南方的东晋是一个完完整整的汉人政权,难道冉闵不屠胡,这几十万羯人能跑过长江杀光东晋人?再退一万步讲,北方的前燕,就有汉人千万,远超冉魏,请问冉闵是如何拯救他们的?


2.冉闵虽然有杀过汉人,但是他杀的胡人更多,所以是民族英雄。
这种神一样的逻辑我简直无话可说,请问现在两个日本人和一个中国人坐在一起我一个炸弹炸死他们三个我是不是民族英雄,是不是应该上感动中国?何况冉闵杀掉的汉人绝对是多于胡人的,且不说跟随石赵作战期间,光是邺城被围时,石虎当年四处搜罗的二十多万宫女,就被冉魏军士吃干抹尽,更别提在屠胡期间枉死的汉人了。


冉闵此人,在当世可称英雄,但是在今天,他只属于历史的垃圾桶


碧瑶历史站



冉闵在今日头条可是威名赫赫的主,被条友称为“冉闵大帝”,更将他视为五胡乱华时期汉族的救世主,可是冉闵却没有进入我们的历史教科书,这让冉粉郁闷不已。

我们看看冉闵先生基本的工作履历。

“闵字永曾,小字棘奴,季龙之养孙也。”《晋书》里这句话说的季龙是石虎,名虎,字季龙,以字言志,说自己是龙,这太嚣张了。石虎何许人也?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的皇帝,可谓是凶名远播了,据说喜欢烹食人肉,统治极度残忍。冉闵先生便是石虎这位凶神的养孙,当然,石虎是羯族人,冉闵则是汉族人。冉闵亡国被俘后凌然而语:“天下大乱,尔曹夷狄,人面兽心,尚欲篡逆。我一时英雄,何为不可作帝王邪!”

冉闵从开始给羯族的后赵政权打工,到炒老板鱿鱼,这个过程当然没有网友想象的那么伟大到炸裂,只是因为石遵没兑现给冉闵“以尔为储贰”的承诺。冉闵在石虎没死以前,还是很忠心的,石虎指哪他打哪,打胡人,打东晋。等石虎死后,冉闵跟着石遵造反,心想咱也能捞个皇帝当当,谁知道却让石遵给耍了,于是怒杀石遵,立石鉴。后来石鉴也不甘心当傀儡,暗里纠合那帮羯族人想推翻冉闵,看到羯族人不能为己所用,冉闵只好将他们一锅端了,也就是所谓的“杀胡令”。最后,羯族也慢慢消失在了历史长河里,冉闵的政策是导致这个结果的最重要的直接原因。

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对于汉人来说无疑肯定是灾难性的,北方的汉人人口基数降到历史最低点。冉闵在彻底造了羯族的反以后,为了确立自己牢固的江湖地位,于是开启了屠胡模式,所谓“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当然冉闵打的是“胡逆乱中原,天下共讨”的旗号,这时的冉闵浑然忘了自己曾经是胡逆的急先锋,我们姑且将之称作幡然醒悟。在冉闵“杀胡令”的威慑下,许多胡人开始离开中原返回自己的老家,中原胡人人数大量降低,汉人终于得以喘息,汉人人数开始缓慢回升。无论冉闵的出发点如何,从结果来说,冉闵的行为确实为北方的汉人带来了生机,降低了他们在水深火热中的苦楚,是“以战止戈”的一种表现,关于这点,冉闵的历史贡献还是值得肯定的。


冉闵为何进不了教科书?

冉闵对于北方汉人的历史贡献值得肯定,可是他的屠胡行为放在今天,冉闵则成了专家眼里的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同时那个时期,冉闵应该算不上最杰出的将领,冉闵也不是题主所说的那样力挽华夏将倾,汉人衣冠的根本已随晋室南渡,也就是说中原正统是在南方,不是在北方。但是,上面已经说了,他的行为确实为北方汉人带来了生机。在五胡乱华不敢放进教材的今天,被专家视为极端民族主义分子的冉闵自然也不可能进教科书了。这里既有民族因素,也有政治因素,不便深究。既然历史不好篡改,只好掩藏。

另外,冉闵在史书上所占的篇幅其实并不是很多,在《晋书》里也没有单独开篇为他写传,而是存在于石虎篇。同样的,北魏史家所编写的《十六国春秋》,也没有算入冉魏。所以今天的历史教科书,从古代史书的编写情况来看,没有编入冉闵也是有理可据的。

如今网络上之所以会吹起冉闵风,将他的历史功绩无限地放大,原因并不复杂,但是不便说,心照不宣即可。这股冉闵风,其实是很多人在自我催眠,再说好听点,是在自我疗伤,但是无济于事。


吾与吾国


答案是冉闵根本没资格!!!

先要批判一下提出的这个问题,以正视听!这是个故意误导人们的问题,冉闵与“最杰出汉族将领”、“力挽华夏将倾”这几个字毫无关系。

我们来看看冉闵的真实本质:

首先,冉是个将领,血统上是汉族人,勇武是有些的,打过仗,前期主要是和衣冠南渡的华夏正统王朝东晋打,而冉的主子就是五胡乱华之一的“石赵”政权。自匈奴人刘渊起始,到石赵已经是第二批胡人再乱,北方已被胡人摧毁,华夏大厦早已倾覆,仅存难逃的东晋延续国祚,而冉确为汉奸,认贼作父且替胡人卖命拼死攻杀东晋。

第二,刚才提到的认贼作父,是由于冉汉奸当的彻底,替胡人办事得力有功,深得赵帝石虎喜爱,且认其为义子,地位与其若干亲生儿子亲王等并驾齐驱。试想,一千多年前那个胡人野蛮统治的时代,作为卑贱奴隶等级的汉族人,该有多么的忠心和卖力才能从奴隶到王公?

第三,石虎死后,冉闵起兵是叛乱,是冉汉奸利用主子给的权势与前主子的儿子们之间争权夺利的叛乱。叛乱暂时f成功了,“杀胡令”后杀死很多胡人,但大部分是平民,而胡人军阀和政权依然存在且比冉的伪政权强大的多。冉之后不自量力疯狗一般四面开战,迅速灭亡也是必然,匹夫之勇被擒,既无刘禅那样能屈能伸苟活之智,亦无项羽宁死不屈之气概,活捉后被指责辱骂再处死。

最后,必须要说一下五胡乱华是怎样终结的,华夏在北方是怎样恢复的。这些事情很多很漫长,贯穿整个南北朝的历史。冉闵客观上起到一点点扰乱胡人的作用,但仅仅是一点点,冉死前死后北方依旧是胡人当道,胡人政权更迭不断,冉如同被历史车轮碾碎的烂泥,留个车辙印子罢了,而历史的走向还是由车轮本身决定的,车辙印子也是车轮碾出来,而不是印子决定车轮。这个车不断的更换主人,其中有几代英明的胡人帝王,自觉自愿率领族人融入汉化,易服、改名改姓、文字、习俗、通婚等等,这不是一代两代人能完成的事情,毕竟胡汉直接有血海深仇啊,最终,有点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的意思,积淀了几代人的民族融合成果,且天佑中华苍天眷顾让一个杨姓外戚汉人篡位成功,隋文帝横空出世,千古光耀华夏,终结这段血泪斑斑的五胡乱华。

这段历史充满了民族大融合的生死悲欢,是包含那些胡人在内的华夏祖先民族不断兼收并蓄得以茁壮成长的年代,流淌在现代中国人每个人的血液里。


Robinw


能有这样叙述的人,历史显然不级格。只要稍微了解一点那段历史,正常的人都会有个公正的评判。冉闵建魏自封大单于,而并不是王。这是当时北方游牧民族独有的称呼。他杀胡是因为羯人贵族支持石鉴、石尊,不支持他。冉闵沾满胡人鲜血的双手,同样也沾满了汉人的鲜血,这一点毫无争议。冉闵杀胡只不过是羯赵政权的权力再分佩,完完全全是他们自己的内斗,这一点自古也毫无争议,更没有一个历史人物给冉闵洗白过。可现在据然有些人能把这么血腥、悲惨的事情说得那么高尚、伟大,去看一眼资料吧,死的不光只是胡人,错杀的汉人百姓也不在少数。死的可都己经是大魏的子民,他冉闵的百姓。现在网络上疯狂的颠覆着中国的历史观,只要链接,到处都是黑岳飞、李世民、成吉思汗、诸葛亮、关羽、袁崇焕、赵云、孙中山这些历史名人的帖子。岳飞、袁崇祯是抵御外辱的民族英雄,诸葛亮可是中国民间智慧的化身,赵云的侠肝义胆一直是中国道德的标杆,李世民开创的大唐盛世可是中国古代的颠峰,成吉思汗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多元性,而孙中山则开启了民族复兴的第一步。再加上网上无数讨伐国人尊崇上千年的儒家思想的帖子,中华民族所有的东西全给否了。而替代这些价值观的正是些什么冉闵是民族英雄、涯山之后无中华、满清入关历史倒退,更可耻的就是给一些历史小丑翻案,杨广、李鸿章不管历史评价如何,的确有些争议。但是有些却是毫无争议的,去认真看看史料,秦桧、袁世凯、慈禧,包括冉吹捧上天的冉闵,他们的存在,使历史倒退,却非要把他们说成满满的正能量。非要把中国人的价值观黑白颠倒,把自己那套混仗理论强加给别人,口口声声说这是真实的历史,谁要是敢质疑,连睡在地下的祖先都会被问候。你质疑古人真实的历史,别人为什么就不能质疑你的满嘴胡说呢?老祖宗留下的详实史料,民间宝贵的传说,已经让有些不孝子孙整天胡说八道,满嘴跑火车丢的差不多了。希望这些人只是喷子,而不是像香港某些文化流氓打着知识份子的旗号,干着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