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舍友的塑料友情,始於開學,終於畢業!

我和舍友的塑料友情,始於開學,終於畢業!

01

圖書館10點的閉館鈴聲準時響起。我正在褐色的長桌上收拾書本,發現手機裡QQ閃動著幾條來自大二學妹的消息。

“學姐,我最近跟舍友相處不融洽。”

老師催促的聲音在耳邊響起,我來不及細細看學妹的消息,便慌忙把複習的書收進書包。

趁著從自習室走到圖書館門口的時間,我從口袋裡掏出手機,又再次看了看學妹發來的其他消息。

學妹極力想與舍友做朋友,主動為舍友做很多事情,順手一起買早餐,主動倒宿舍垃圾,在舍友生病時為她噓寒問暖。在她不開心的時候,想出各種辦法只為博得舍友一笑,陪她逛街,陪她逛操場。

而舍友卻把這一切當成了理所當然。

我還沒看完,就到了圖書館門口,但也猜到了後面事情發展的趨勢。

我站在圖書館的門口,圍緊了薑黃的圍巾,揹著滿載知識的書包,帶上藍色的口罩,掏出自行車的鑰匙插進已經有些生鏽的鑰匙孔裡,從圖書館準備騎車回去。

從圖書館到宿舍的這條路上,很長,長得不見頭。

若不是這一路連串的路燈照耀著,一個人走在旁邊樹叢繁多,又漆黑的大路上,我的心裡還是有些害怕的。

我和舍友的塑料友情,始於開學,終於畢業!

我也有過一起同行的人,但因為好友考研結束了,就剩下我一個人繼續在這條路勇往直前。

但那個同行的人從來都不是我的舍友。

在她們的眼裡我是一個天天栽在學習,沉迷學習無法自拔,甚至達到了有些書呆的人。

而我也不能理解她們居然願意把如此春光明媚的時光毫無保留地獻給宿舍,窩在宿舍看劇或學習。

若不是有上課,她們可以在宿舍裡過完春夏秋冬,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冒著寒風,我邊騎車邊想著自己該如何跟學妹說起大學舍友的問題。

我跟我的舍友僅止於舍友,在別人看的到地方關係融洽,看不到的地方怨氣橫生。

02

我們舍友之間是塑料情誼,是畢業了就不會聯繫的關係。

我的舍友沒有像大家想的那樣,在你生病時會給你送藥,在你難過陪你吃飯,陪你聊天,陪你逛街,在你受挫時,可以拍著自己的胸脯讓你相信你可以做到,你是最棒的。

沒有,沒有。

我們只不過是同住屋簷下最熟悉,交面不交心的陌生人。

女生所擅長的偽裝在我們宿舍很好地詮釋,面上總是和顏悅色,私底下卻暗暗比得你死我活。

明明活在大學裡,卻像個高中生一樣比較各自期末的成績,偷著藏著掩蓋自己的期末複習資料,唯恐被對方偷看去了。

當看到對方很努力,一邊嘴上不屑一顧,假裝自己沒聽課,上課都在玩,不在乎成績,另一邊書上寫滿了老師講的知識點,背地裡偷偷躲在對方看不見的地方努力著。

我和舍友的塑料友情,始於開學,終於畢業!

大一上學期的我們寢室四個人專業成績都在前20名,名次捱得很緊。

可大一那年我們四個誰也沒拿到獎學金。

因為那時的我們年少無知,不懂得要多參加活動,更不知道這些活動分是多麼重要呀。

那時專業成績排名倒數的一個女生卻成了那年最大的黑馬,直接衝到前8名,光榮地拿了二等獎學金。

一種不甘的情緒無聲中瀰漫在努力學習專業課的大部分同學中,認真學習一年倒不如順便參加個活動,哪怕有個參與分也好。

這大部分的同學自然也包括我們宿舍,也包括我。

大家都默契地在心裡下定決心,大二一定要積極參加活動。瘋狂參加活動成了大二一年所有的通病。

只要活動一下來,大家首先會在群裡匿名問的是這個加不加綜測。

大家面上都對於這種功利的問法嗤之以鼻,但身體卻十分實誠,也不甘示弱,你報這個活動,我也要報這個活動。

大一一年的專業成績,我剛好是第8名,綜合測評排名23名。而專業單項獎只取到第7名。

那天我在宿舍收拾東西,打開群裡看到自己專業成績時,再看看拿獎學金的同學的成績一般。

我就偷偷算著,如果我大二再參加個活動,把其它分拉上去,那麼我也有機會拿到獎學金,圓了大學拿一次獎學金的夢想。

我將自己的小算盤脫口而出:“現在專業成績第8,再努力一下也許就可以拿到啦。”

想著想著,我不禁開心地笑了,彷彿我已經看見大二的獎學金在向我招手。

我和舍友的塑料友情,始於開學,終於畢業!

舍友小若聽到我這話時,暫停了正在看的劇,轉過來看著宛如痴人說夢的我,從我頭上狠狠地潑了一盆冷水,她的語氣帶著不可置信:“就你,20幾名怎麼拿到。”

說罷,她高興地轉了過去繼續看劇,好像如六月寒的話從來沒從她的嘴裡蹦出來過。

背對著我的她沒有看見我收拾衣服的手呆在半空中很久,也沒有看見我那黯淡的眼光裡帶著一絲受傷。

是的,我一向是個要強的人,這口氣我怎麼咽得下去。

我攥緊拳頭,在心裡告訴我自己,沒事,勾踐臥膽嘗薪十年滅了吳國,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我大二一年一定要好好努力,用專業成績和綜合測評說話。

大二那年我參加了福建省第一屆全國青年運動會開閉幕式表演,通過大學六級,考取會計從業資格證。

部門裡我是體育部副部長,校運會比賽部門代表系裡拿到一項校級榮譽。

在的班級我是組織委員和班級志願服務隊長,在團日活動與星級團支部評比中,班級均有獲獎,在十佳服務支隊比賽中,班級也獲得十佳服務支隊的稱號。

大二下的四月,正如艾略特《荒原》中所寫的,四月是個殘忍的四月。於我而言也是黑暗的四月。

兩個重要的班級比賽都在4月展開,而我偏偏都是這2個班級比賽的參與者。

四月,除去清明節放假那幾天,剩下的幾天每天我的狀態都是從早上七點多起來打開電腦整理材料,十點多去上課,下午三點多下課,回到宿舍打開電腦繼續整理材料。熬到十二點多是常事。

這樣的狀態持續到了二十多天。

終於等到了五月,所有的事情都結束了,可那一個月我整整暴瘦了好幾斤。

連續熬夜的後遺症便是整整一週我整個身心疲憊,上課眼神渙散,處於我是誰,我在幹什麼迷茫的狀態。

所幸這一切付出都是值得。

我和舍友的塑料友情,始於開學,終於畢業!

大二那年評獎學金時,我以專業第二和綜合測評第一的成績拿到一等獎學金。

那天公佈獎學金名單時,我還在外面。

我回到宿舍裡自己掏出鑰匙,宿舍裡一片寂靜。其他舍友在默默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對著自己的電腦自娛自樂。

大家心裡都清楚,我們已不是大一時成績不相上下的四個人。

大二一年的時光慢慢拉開了我們的差距。

小若雖然也在校裡當幹部,但校裡幹部多獎狀少,典型僧多肉少的樣子,小若獲得獎狀並沒有很多。

而且大二一年,大家都拼命在參加活動,活動這塊分已不是拿獎學金的關鍵因素了。反倒是佔了綜合測評百分之六十的成績這時顯出它的重量級作用。

我沒有想象中有了那種報仇的快感,反而多謝小若當年的鄙視之恩。

若不是她那句看不起的話,我想我沒有那麼大的勇氣熬過那些擦乾淚還得繼續微笑奔跑的日子。

我和舍友的塑料友情,始於開學,終於畢業!

大二那年是大學裡過得最累的一年,因為要拿獎學金的心一直催促著我,一直鞭策著我不能停下腳步,要馬不停蹄地跑呀。

大二是最利慾薰心的一年,跟大家一樣我滿腦子也會想著活動,也會想著要怎麼才能加綜測。

因為想拿獎學金,所以變得更加努力學習,更加認真地聽課。

只是那時候的聽課多了一份功利。現在的我再選一次,我還是會選擇那樣拼一年。

拼一次獎學金,也是為了圓我大學拿一次獎學金的目標,也為了向小若證明,我可以拿到獎學金。

因為拿過了獎學金,現在反倒我不會那麼重視活動,更想好好提升自己的專業涵養。

03

隨著大學臨近畢業,所有的一切都即將過去翻篇。不管誰是誰非,都因為離別,不再聯繫而掩於歲月、掩於塵土中。

回想這些不愉快的往事一點點浮現在我眼前時,可學妹還在繼續與舍友生活下去。

回到宿舍後,我坐在椅子上,拿出手機,思考了一會,一字一句地在手機上敲打了我對於學妹的建議。

“於我而言,舍友只是住在一起的人。我們關係不融洽已是四年來磨合下的產物。

在我看來,你很努力地融合她們,甚至到了討好她們的地步。

相處之道講究不非是相處融洽,自己過得開心。別委屈自己,磨合不來也別勉強。”

過了許久,學妹的聊天窗口都沒有跳動。

而我在宿舍的椅子上,插上耳機,聽著范瑋琪的那首《一個像夏天一個像秋天》,想起了那年我也遇到類似的情況。

那年,學姐對我說:

“如果你只是把舍友當成是舍友,而不是朋友的話,那麼任何問題都不值得你大動肝火,不管作息還是人品還是其他。既然不是朋友,就不能用朋友的標準去要求舍友。”

是呀,每個人的價值判斷不一樣,很難說誰對誰錯。道不同不相為謀。

我們做不到情深似海的友情,能維持面上的和諧已是極大的容忍。

畢竟,我們一起走過了四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