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力」懷集:一條厘竹撐起山村致富夢!

「給力」懷集:一條釐竹撐起山村致富夢!

8月20日

新華網刊發

《一條釐竹撐起山村致富夢》新聞,

報道了懷集茶杆竹種植、加工和出口,

加快農村發展、帶動群眾致富的故事。

一起來圍觀☟☟☟

在幾堆四、五米高的“竹稈金字塔”旁,鄧葉花用標尺度量著身前的短竹稈,超過1.2米的枝杈會被她砍去。經過砂白、挑選、打枝杈等15道工序,250枝一包的竹稈將被裝入集裝箱,出口到國際市場。

「給力」懷集:一條釐竹撐起山村致富夢!

▲李文幸 攝

鄧葉花手中這些筆直、堅韌、切面呈茶色的竹子,被坳仔鎮當地人稱為“釐竹”。早在100多年前,它就因彈性好、無蟲蛀暢銷歐洲,被製成釣魚杆、滑雪杖。

而今,僱請鄧葉花的新海望竹業發展公司,每年將一千多噸竹稈,作為農作物支架出口到荷蘭、德國。作為扶貧資金入股的企業公司負責人蔡靠說,每年將從利潤中拿出2萬元,給豐坑村的貧困戶分紅,一直持續20年。

「給力」懷集:一條釐竹撐起山村致富夢!

蔡靠編了個順口溜發到朋友圈裡:“坳仔人民日砍一條竹,不用吃白粥;日砍兩條竹,有魚又有肉;日砍三條竹,幾年可以建新屋。”

家住坳仔村的鄧葉花在這裡打工7、8年了,每天挑竹子、砍竹稈能掙80元。每兩年,她和丈夫從承包的山地裡砍一次釐竹,也能賣個萬把元。靠侍弄這些釐竹,鄧葉花一家蓋起了3層小樓

「給力」懷集:一條釐竹撐起山村致富夢!

▲李文幸 攝

“跟我乾的村民,都蓋了樓。” 經營萬豐竹業公司15年之久的黎成萬說。他在懷集縣坳仔鎮盆布、仙溪等村,每年收購釐竹約4千噸,製成“茶竹香骨”出口到臺灣、東南亞一帶。

「給力」懷集:一條釐竹撐起山村致富夢!

▲李文幸 攝

他算了筆帳,以前村裡人工20元/天,現在80元-100元/天,漲了4倍;公司剛成立時,僱了10多個人,而今僱了40多個人,也擴大了4倍。

坳仔鎮鎮長溫德孟說,這裡是懷集縣釐竹產業最集中的地方,96%的林地都種了釐竹,300來家竹加工企業創造了3萬多個就業崗位。

「給力」懷集:一條釐竹撐起山村致富夢!

“釐竹的學名叫茶稈竹”,懷集縣釐竹行業協會副會長蔡黨年說,一百多年前,大量收購被的釐竹經東京灣(現稱北部灣)轉運歐美。因此,國際市場一直稱之為“東京竹”。

「給力」懷集:一條釐竹撐起山村致富夢!

據懷集縣誌記載,為搞清楚“東京竹”的確切出處,美國植物學家莫古裡於1925年到懷集考察,並在《世界竹子研究》上撰文,介紹這種被他稱之為“世界上最美麗的竹子”。

上世紀七十年代,莫古裡的學生、美國學者盧斯·馬登再次來到懷集考察,出版了《垂釣者之竹》一書。為紀念寶貴的竹資源,中國於1993年發行了特種郵票《竹子》,全套四枚,其中第四張就是茶稈竹。

「給力」懷集:一條釐竹撐起山村致富夢!

「給力」懷集:一條釐竹撐起山村致富夢!

懷集茶稈竹成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之後,蔡黨年說:“有了這個標誌,去廣交會見外商底氣更硬了。”

「給力」懷集:一條釐竹撐起山村致富夢!

據統計,2017年懷集縣釐竹產業年產值達到8.7億元,比五年增長了近3倍。


新華社記者:壯錦

「給力」懷集:一條釐竹撐起山村致富夢!

「給力」懷集:一條釐竹撐起山村致富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