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力挺的清廷留學第一人,竟與太平天國高層有過接觸

容閎被譽為“中國留學生之父”,是第一個畢業於美國耶魯大學的中國留學生。他歸國後得到了曾國藩的賞識,協助建成了中國近代第一座完整的機器廠——上海江南機器製造局;組織了第一批官費赴美留學幼童。在中國近代西學東漸、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中,容閎都有不可磨滅的貢獻。

曾國藩力挺的清廷留學第一人,竟與太平天國高層有過接觸

但這位得到曾國藩賞識的人才,卻在剛歸國的時候與曾國藩的死對頭太平天國產生了聯繫,這是為何?

容閎歸國後面對諸多的苦惱,有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茫然感。容閎的這種近乎孤獨的茫然感不是沒有道理的,是時的中國還是一個純粹的舊中國,容閎的西方生活方式,在眾人的眼裡是一個異類。對他來說,中國反倒像是異鄉,處處遭受歧視、猜疑和敵對。在這種隔離感的心境中,也有種被世界拋棄的孤獨。他在家鄉度過了三個月這樣的日子,感覺實在是待不下去了,他需要為自己的理想,甚至幻想著為中國富強尋找出路。

他歸國後目睹帝國主義勾結清政府的貪腐官員,以及一些社會敗類將“中國華工”以辮相連,三五一群,輸送國外做勞工,還有中國城市、鄉村的破敗景象……這些都使得容閎對中國強大的願望十分強烈。

容閎最先把夢想的實現寄託在太平天國運動上。容閎之所以首先對太平天國寄予希望,主要是洪秀全的堂兄弟洪仁玕 1859 年自香港到達天京,受到洪秀全重用,被封為幹王。此時,他提出了《資政新篇》,容閎在香港時就與洪仁玕相識,兩人在思想見解上也有很多共同之處。對於洪仁玕的《資政新編》裡邊的許多主張,容閎是贊同的。因而他認為太平天國有可能是他實現理想的地方。

曾國藩力挺的清廷留學第一人,竟與太平天國高層有過接觸

懷著實現理想的心境,經過一番周折,容閎冒著生命危險於 1860 年 11月 18 日到達天京,第二天就見到了洪仁玕。老友見面,分外高興,暢談甚歡,性急的容閎立即和盤托出自己的七點建設現代國家之策,如創辦現代軍隊、銀行、學校,制定現代文官制度等等。兩天後,洪仁玕又主動要和他見面,表示自己完全懂得這些建議的意義,但得不到其他人的支持,所以無法實施。

在太平天國的日子,容閎根據自己的觀察,發現太平天國這支農民起義力量並不能使中國強大起來。雖然太平天國作為農民階級的代表頒佈了《天朝田畝制度》《資政新篇》等創造性的制度和政策,對清王朝和地主階級造成一定的衝擊,但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後,洪秀全以及他的將領們安於享樂。洪秀全整日裡只是沉醉在“拜上帝會”的伊甸園裡,研究教義,玩弄女性,對近代世界大機器生產的隆隆機聲和先進科學技術大潮充耳不聞。不僅如此,太平天國內部還互相傾軋,作為洪秀全的堂兄弟,洪仁玕提出《資政新篇》施政綱領,但由於內部的抵制而難以得到施行。這些情況,容閎都看在眼裡,因而,當洪仁玕委任他高官,並對他說明,他的建議在太平天國內難以實現,容閎便謝絕洪仁玕的好意,離開天京。

曾國藩力挺的清廷留學第一人,竟與太平天國高層有過接觸

面對現實,容閎找不到一個可以施展自己抱負的政治力量,於是不得不在上海暫當茶商維持生計,獲利頗豐。但這都不能排解他報國無門的苦悶。正在苦悶之時,1862 年春,容閎連續收到曾國藩令其幕僚張斯桂、李善蘭兩人分別發來的邀請函,邀他到安慶一敘。他們信中介紹了曾國藩想辦近代工廠的想法,來信的情真意切使容閎大為感動,感到實現自己生平抱負的機會可能來臨,於是在 9 月的一天到達安慶,求見曾國藩。

曾國藩的抱負和主張,容閎早有耳聞,因而當有人把容閎介紹給曾國藩時,他立即對容閎表現出足夠的重視並親自接見。這次接見,很有戲劇性。曾國藩用人,在正式任用之前都要經過這種“四目相對”的考察方式。從心理學的角度講,這種方式對人的心理具有一定的威懾作用。一些心虛或者不自信的人,往往會在曾國藩的目光直射下坐立不安甚至落荒而逃。容閎畢竟是見過世面的,經過這一次“考察”,曾國藩感到容閎是一個自信而堪當大用之人。

曾國藩支持了容閎的大興留學的想法,1871 年 9 月 3 日,曾國藩與李鴻章等人又聯銜會奏《選派幼童赴美肄業酌議章程折》,詳細闡述了派出留學生的意義。認為中國要效仿西方,實現富強,既然現在風氣已開,就應該選派聰明的學生,到國外學習。

以上精彩內容都出自圖書《少年行·1840-1911晚清留學生歷史現場》,一本全景解讀晚清留學是追尋中國夢的文史鉅著,記錄一群不應該被遺忘的群體。作品以大量真實的史料,重構宏大歷史現場,還原晚清學人的理想國。

曾國藩力挺的清廷留學第一人,竟與太平天國高層有過接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