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皆苦,你也不能认输

众生皆苦,你也不能认输

有个词叫‘习得性无助’,这是一种被动消极听任摆布的行为,是一种无助无望无可奈何的心理状态。

这个理论是一个外国人从一项动物实验中得来的,有一只可怜的狗子被关进了笼子,只要鸣音器一响,狗子就会遭遇电击,它狂吠也好呜咽也好上蹿下跳也好趴地不动也好,待遇都是一样的,被电的七荤八素。

如此这般反复之后的后来,鸣音器响了,把门打开,狗子非但不蹿出去,反而还未被电击就倒地凄惨的哀叫,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你有没有一直在努力却一直被现实打脸的经历?罗隐有。

罗隐是唐末诗人、文学家、思想家,浙江杭州人,从小就聪明伶俐,自信心多到狂傲,26岁的他带着一笔在手天下我有的心情进京考进士。

一颗傲骄之心却惨遭蹂躏,跟后来的唐伯虎很相似,唐伯虎考试总得第一,那年会试也是志在必得,结果却一不小心涉案入狱,出来后就卷铺盖回家了,从此命运坎坷与仕途无缘。

罗隐则是学霸变学渣,屡试屡败,号称‘十上不第’。大概和他的个人气质和官场黑暗有关,毕竟做个狂傲之人是要付出代价的,而那时的官场如何黑暗,我们从他的诗《黄河》中可见一斑。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故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话说罗隐第一次赴京赶考途径钟陵县时遇见一位才情出众的美貌歌女云英,他们,一个意气风发,一个身姿婀娜,彼此在人群中多看了对方几眼,在心里烙下了一些美好印记。

多年之后,他屡试不中,人生灰暗到不行,带着一股憋闷之气又途经钟陵县,好巧不巧的,遇见了云英,她立马和他打招呼,看了他的一身行头问道,“罗秀才怎么还是布衣呢?”

作为一名很厉害的诗人,哪怕落魄如斯,该炫技的时候也绝不瞎哔哔,一首《答云英见诮》一挥而就。

钟陵醉别十余春,

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卿未嫁,

可能俱是不如人。

云英有着赵飞燕一般的轻盈曼妙姿态,罗隐自己才华出众号称‘江东才子’,怎么可能俱不如人?只不过同是天涯沦落人而已,他怀才不遇,她未遇良人。

关在笼子里的狼一定比关在笼子里的狗子辛苦,同样是无能为力不能轻举妄动但狼的心里一直都是千回百转愁肠深结的,每个人都像一只困兽,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

罗隐的内心比普通落第秀才痛苦悲愤十倍,但是又能如何,世道就是如此。

《无问西东》里的陈楚生饰演的吴岭澜是清华大学学生,每次考试理科都垫底,没办法,理科学不好是他的硬伤,而他在文科方面极有天赋,几乎门门满分。

校长问他为何弃文学理,他说,“因为最好的学生都念实科。”

校长又问他求学的目的是什么,他答,“我只知道,不管将来我做什么,在这个年纪,读书学习都是对的,我何用管我学什么,每天把自己交给书本,就有种踏实。”

校长说,“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之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你的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

校长又说,“什么是真实?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那就是真实。”

后来,有段日子,吴岭澜远离人群,独自思索,直到去听泰戈尔演讲之后才豁然开朗,释放了心中求而不得的败耻感,做回了真实的自己。

同样是被虐,有的人会习得性无助,一打就趴下了,在下次困难来临之前畏缩不前,浑浑噩噩过一生。有的人吃尽千辛万苦不服输,东南西北墙都撞过,把南墙撞通继续向前,这叫习得性自助。

罗隐是这样,所以他虽然仕途不尽人意但在文学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吴岭澜也是这样,虽然理科是他的短板,但他最终在文学的世界里如鱼得水。

“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影片最后字幕打出的“献给最珍贵的你”,也是最后我想要说的话。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