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盾牌手的常用武器是什麼?說說藤牌或燕尾牌的士兵都攜帶標槍

明代盾牌手的常用武器是什麼?說說藤牌或燕尾牌的士兵都攜帶標槍

標槍是明代盾牌手的常用武器.按照明代兵書的記載,使用藤牌或燕尾牌的士兵都需要攜帶標槍。

明代盾牌手的常用武器是什麼?說說藤牌或燕尾牌的士兵都攜帶標槍

攜帶標槍的盾牌手上陣時,左手持刀盾和一支標槍,右手再持一支標槍。遇敵後,先投右手標槍,再取左手標槍投出,然後趁敵躲避之際用刀殺敵。《紀效新書》裡便說過,刀牌手必須攜帶標槍,否則有牌無槍,就跟沒有盾牌一樣。由於標槍是丟棄出去殺敵的,因此又稱棄槍。

明代盾牌手的常用武器是什麼?說說藤牌或燕尾牌的士兵都攜帶標槍

▲武備要略插圖使用標槍的藤牌兵

戚繼光重視標槍,練兵實紀中就記載有考核明軍投擲標槍的方法和標準。不過戚繼光又說,北方的騎兵行動迅速,同時身披重甲,和這些人作戰,標槍就沒有用處了。明代水軍也攜帶標槍。《紀效新書》裡說,福船每船帶100支標槍,海滄船帶80支,蒼山船帶40支。

明代盾牌手的常用武器是什麼?說說藤牌或燕尾牌的士兵都攜帶標槍

▲倭寇圖卷明軍水戰

明軍的標槍有兩種,一種較大一種較小。較小的一種使用椆木或細竹做杆,前粗後細,前重後輕。如果在水戰時使用這種標槍,要等兩船相遇的時候再投出,並且要儘量避免從上往下扔的情況,因為這樣扔是扔不準的。較大的一種叫犁頭鏢,因為這種標槍的槍頭寬大,與犁頭相似。犁頭鏢使用椆木做槍桿,除了較為粗大之外,與普通標槍沒有區別。犁頭鏢適合從船的望鬥中往下投擲。犁頭鏢比較沉重,因此殺傷力也很大,武備志中說,“中舟必洞,中人必碎”。

明代盾牌手的常用武器是什麼?說說藤牌或燕尾牌的士兵都攜帶標槍

標槍是盾牌兵的常用武器,同樣也適合用來對付盾牌兵。標槍雖然無法射穿盾牌,但盾牌上一旦留有標槍,勢必大大影響機動性,如果盾牌手沒有時間去除標槍,就只能丟棄盾牌。靖難之役時,南軍結成盾陣,北軍一時無法突破,朱棣便下令製作帶有尾鉤的標槍,令勇士接連擲出,將敵人的盾牌貫穿在一起,南軍遂破。

明代盾牌手的常用武器是什麼?說說藤牌或燕尾牌的士兵都攜帶標槍

▲皇朝禮器圖式

清代沿襲了明代兩種標槍的形制。《皇朝禮器圖式》裡記載了兩種標槍,一種名為鐵鬥鏢,一種名為犁頭鏢。鐵鬥鏢的鏢頭刃長四寸,上銳而兩旁曲刃向內,徑二寸七分。鐵鬥鏢的柄長三尺,圍長二寸七分,木質髹朱漆。犁頭鏢的鏢頭為犁形(三角形),長五寸,底端寬三寸。木柄長三尺,圍長四寸,外髹朱漆。明清時期,西南地區的居民也善用標槍。徐霞客的《徐霞客遊記·黔遊日記一》中有:“忽有四人持鏢負弩,懸劍橐矢,自後奔突而至“的記錄。方以智的《通雅•器用》中有“今滇兵皆用標槍空擲,謂之標子”的記錄。納蘭性德的《淥水亭雜記》有“獠童兵器,每洞各習一種,其習標槍者鐵刃重二斤”的記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