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大唐·196回 高宗年间封禅泰山原来是这样完成的

侃大唐·196回 高宗年间封禅泰山原来是这样完成的

  上回说到,在武则天的一力撮合下,李治动起了封禅泰山的念头。

  讲道理,麟德元年对大唐应当算是个不错的年份。

  首先天下一统这个自不必多说,早在他爷爷李渊那辈儿就算搞定了。

  再说天降祥瑞,这也不算事儿。早在一年前就有地方官汇报,说当地有人见到麒麟降世,紧接着又有人上报,说在皇宫外发现了麒麟的脚印。

  所以李治当即拍板,将大唐的年号改成了麟德。当然,这些祥瑞只要想要,从来也不会缺,关键是大唐这两年基本保持了风调雨顺的状态,而且老天爷比较给面儿,没弄啥凶兆出来砸场子。

  至于最后的太平盛世,前面讲过,此时帝国北部铁勒九姓的联合叛乱早已被镇压,西边的西突厥更是在七年前就被灭了国。至于东边朝鲜战场上,刘仁轨已经完全稳定住了百济局面,原本高句丽的实际掌权人渊盖苏文病故,高句丽陷入内乱。

  虽然唐军离着最终的胜利还差了那么一丢丢,但是武则天这边已经等不得了,就凑合着这么着吧。

  不过达到封禅标准只是个前提条件,在正式封禅之前,还有许多现实问题需要解决,除了确定皇帝一家人出门的行程、提前修筑祭坛等等外,最重要的是必须搞清楚封禅泰山的每一个环节。

  要知道,封禅说白了其实就是皇帝亲自跑泰山上给老天爷汇报工作,从而彰显所谓君权神授的合理合法。既然这事儿事关皇权,那自然容不得丝毫差错。

  但问题是,即使距离最近的一次封禅,也得追溯到六百多年前东汉光武帝刘秀搞的那次。所以,在没有任何影像资料的情况下,大家只能穷尽所能地从故纸堆里扒拉,一点一点地去拼凑这套流程。

  好在咱们自古就有集中力量办大事儿的优良传统。在经历了长达一年多时间的准备之后,所有相关事宜总算搞得七七八八。

  麟德二年(公元665年)十月二十八日,以李治夫妇为首的皇室主要成员以及文武百官们在禁卫军的护送下,浩浩荡荡奔赴泰山。

  为了增强演出效果,这次封禅武则天不仅安排了规模庞大的出行团队,而且还煞费苦心地提前通知了当时与大唐有联系的几乎所有国家。除了远在西亚的波斯帝国,甚至连当时正与大唐交战的高句丽也派使臣前往观礼。

  在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漫长行程之后,十二月底,这支规模空前的封禅队伍终于抵达了泰山脚下。此时泰山的登封坛、社首山的降禅坛早已提前完工,一切只等皇帝陛下登坛献祭。

侃大唐·196回 高宗年间封禅泰山原来是这样完成的

  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正月初一,封禅大典正式启动。

  按照规矩,第一步的祭天工作只能由皇帝陛下出面去做。毕竟是和老天爷交流谈心,这种风头其他人自然是万万不能争滴~~~

  而转过天的祭地活动,那就有门道了。

  原本礼部的官员们好不容易根据旧典,搞清了祭地要先由皇帝带头先摆放一轮祭品,这叫首献,接着再由三公九卿代表文武百官摆放第二轮祭品,这叫亚献。

  可问题是,要按这个剧本演,武则天最多只能待在李治身后站个台而已,连个龙套都算不上。

  前前后后忙活了两三年,为的不就是在天下人面前华丽丽地亮个相嘛!要是连句起码的台词儿都混不着,还演个什么劲?!

  所以早在大典准备阶段,武则天便提前向李治建议,第二轮的亚献应当由身为皇后的她亲自主持。至于文武百官嘛,站一边看着就好了。

  当然,武则天这个提议的确也有比较充分的理由,首先禅是祭地,厚土为坤,对应的是后妃的坤德。皇后身为六宫之主,那自然是有责任、有义务担当这一艰巨使命喽。

  其实除了武则天这个说辞之外,当时唐代的官制也和秦汉时期有了很大区别。原本的三公此时已成了虚职,至于九卿更是成了宰相们的跟班。所以于情于理,他们也确实不太适合代表国家出现在这种场合上。

  所以两下一权衡,李治也就点头同意了由武则天主持亚献的活动方案。

  如此一来,武则天便圆满完成了她昭告天下的目的,一个超级IP就此成型。

  然而单单主持亚献,在武则天看来还远远不够。

  演出圆满结束?开玩笑!

  都坐稳当了,老娘这里才刚刚登台亮相呢,真正的肉戏那还在后头!

  在政治圈子里摸爬滚打了半辈子的武则天十分清楚,搞排场那只是做给圈外人看的。要让自己的地位变得更加牢固,没有朝中那些官僚的支持根本玩不转。

  所以,这边封禅大典刚一结束,武则天紧接着又向李治建议:如今的盛世太平是满朝文武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现在皇天后土既然都已经见证了,陛下您看是不是该给百官们也发点福利以资鼓励呢?

  对于这种连老天爷都扯上了的合理化建议,李治自然也没理由说不。于是,他随后下旨,凡三品以上官员进爵一级,凡四品以下官员进阶一级。

  原本按惯例,唐代普通官员在保持每年考核合格的情况下,一般需要四年时间才能进上一阶。这道旨意一下,大家瞬间少奋斗了四年,换谁谁不开心?

  而且更重要的是之前提到,升四品在唐代绝对是官员仕途上的一道大坎。所谓三品为亲贵、四品为通贵,这样一搞,那些原本卡在坎儿上的同志们岂能不感恩戴德?

  好一招借花献佛,自己一分钱没掏,就收买下大把人心,就凭这一手,可见武则天的个人威望来的真心没有半分侥幸。

侃大唐·196回 高宗年间封禅泰山原来是这样完成的

(关于大唐您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