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讀書,家長既要出錢又出人!陪讀,究竟陪的是什麼?

陪讀,是很多家庭普遍關注的話題。

比如這個暑假,小妙就聽說,有的家長每天下班後就坐在孩子書桌旁,督促孩子完成作業;有的家長帶著孩子在培訓班間奔走……還有的家庭,爸媽工作忙,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就接棒上陣了。

孩子讀書,家長既要出錢又出人!陪讀,究竟陪的是什麼?

培訓班外陪讀的家長們。

孩子讀書,家長既要出錢又出人!陪讀,究竟陪的是什麼?

擊劍課堂外,家長齊刷刷地低頭玩著手機。

其實,不光是假期,關於家長陪讀,還有各色各樣的故事——

01

張儀蘭陪兒子在長沙讀書已經8年,

從小學一年級到初二。

每天為孩子準備三餐後的空閒時間,

張儀蘭就坐在電腦前逛家長論壇

及各個培訓機構的網頁。

等到晚上兒子放學回到家,

她把一天獲取的重要信息提煉成幾句話,

在有限的母子交流時間裡說給兒子聽。

孩子讀書,家長既要出錢又出人!陪讀,究竟陪的是什麼?

02

這個暑假,

來自重慶的胡阿姨暑假來杭州帶外孫。

看護外孫上暑期興趣班。

“我們還年輕,還能走!”

“兒女們在杭州創業不容易,

我們能幫一點是一點。”

她的話代表了一大批陪讀老人的心聲。

孩子讀書,家長既要出錢又出人!陪讀,究竟陪的是什麼?

03

今年夏天參加中考的

武漢市第六十四中學學生小華,

他的母親代繼華是位全職媽媽。

兒子小華最近成績不斷下滑。

為了幫助孩子穩定成績,

代繼華決定進校聽課,

早上8時,她準時出現在教室,

下午5時放學,趕回家做晚飯。

在過去的3年中,

她旁聽了兒子班級3000多節課。

她給每一科都準備了一個筆記本,

裡面記滿老師強調的重點部分。

她還會觀察同班學霸們的學習方法,

向他們取經,回去後再和兒子一起探討。

就這樣,在代繼華的努力下,

兒子的成績從倒數穩居年級上游。

今年小華參加了中考,

當時,班主任毛老師說:

“她現在去中考都沒有問題。”

孩子讀書,家長既要出錢又出人!陪讀,究竟陪的是什麼?

家長代繼華(左)在教室裡認真聽講做筆記

陪讀分多種,你家是哪種狀態?

“見縫插針”:空閒時間陪寫作業

您下了班回家陪孩子寫作業嗎?給孩子講題嗎?

其實啊,不論學校是否有相關要求,很多家長都會利用下班回家後的空閒時間,專心致志陪伴在孩子身邊,看著孩子做作業。一方面可以在孩子分心走神的時候督促孩子先以作業為主,另一方面也可以指導孩子,隨時為孩子答疑解惑。

轉移“陣地”:專門搬到孩子學校附近居住

有的孩子,學校可能離家比較遠,每天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在上下學的路上。於是,為了遷就孩子,有的爸媽不惜將自家的住房空下來,寧願自己上班遠一些,也要舉家搬到學校附近,租房居住。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節省孩子上下學的時間,騰出精力來學習或者做其他事情。家長也可以在工作之餘,繼續做好一切後勤工作。

孩子讀書,家長既要出錢又出人!陪讀,究竟陪的是什麼?

“保鏢”看護:節假日陪上補習班、興趣班

在節假日期間,經常能在補習班門口看見席地而坐的父母們,這是家長們將作業陪讀升級為補習班、興趣班陪讀。家長們不僅負責孩子上下學的接送,當孩子在補習班裡上課時,家長們會全程在教室門外等候,相互分享教子經驗。

當然,也還有些家長忙於工作,接送孩子上下學、陪讀的任務就落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老一輩的身上。

課堂“影子”:走進學校課堂,陪上課、記筆記

上述三種類型的陪讀,也許是很多家長或多或少都親身體驗過的。

但小妙還聽說過一種陪讀——全職陪讀,家長跟孩子一起進課堂,陪孩子聽課、記筆記、學習。上面提到的全職媽媽代繼華女士,就屬於這樣的陪讀啦!

關於家長陪讀,大家怎麼看?

觀點一:陪讀算一種親子行為,“我只是想離孩子近一點”

“沒有賺得完的錢,只有瞬間長大的孩子”。有一些家長覺得,陪讀也算一種特殊的親子行為,可以加深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和感情,見證他們成長的每一步,而且自己也能增長知識。

隨著現今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家長忙於工作,與孩子的交流越來越少,共同話題也越來越少,彼此間的感情受到衝擊。

一些家長在各種權衡下,最終選擇全心全意陪伴孩子。他們認為,家長陪子女學習,和他們一同讀書,一起探討書中的問題,容易和孩子的思想產生碰撞,從而產生共同語言,便於家長更好地走進子女的內心世界,瞭解他們的思想、簡介、愛好、興趣、志向等,使家長能更好地理解孩子,減少彼此的誤會。

孩子讀書,家長既要出錢又出人!陪讀,究竟陪的是什麼?

觀點二:對陪讀,心有無奈但又不敢放手

有的家長說,“陪讀”其實也挺無奈的,但現在競爭激烈,即便辛苦也絲毫不敢放鬆。

從事服務行業的黃女士說,她的孩子上一年級,老師習慣在網上佈置作業,孩子回家就進入老師給的網址,從那裡下載或抄寫作業題目。因為她晚上經常要加班到八九點甚至更遲,到家孩子已經睡覺了,結果,第二天孩子就會因為沒有做作業名字被老師掛在家長群裡。

幾次下來,她深感愧疚,只好向領導申請調換到不要加班的崗位。如今,她每天晚上都準時陪讀,她說,“這樣做是對孩子的一種負責。”

無獨有偶,在法院上班的方女士女兒在讀小學六年級,成績一直穩居班上前五名,好幾次她想不陪讀了,但女兒不同意。女兒說,比她讀得更好的同學家長也都陪讀。的確,在父母的監督下完成作業,往往能在當晚解決所有不懂的問題,第二天老師講評時印象更深刻,方女士想想大家都在陪讀,再累也要堅持,完全不敢放鬆。

觀點三:沒必要!陪得了一時,陪不了一世!

家長李女士說:“陪讀好處不會很多,孩子自己的困難應該讓他自己面對。孩子學習的壓力已夠大了,家長陪讀,也許孩子的心理壓力會更大。”

“陪讀不是在關心孩子,而是在害孩子,像這樣的學生畢業後我們企業肯定不會要!”某知名企業負責人陳先生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如果連讀書都要人陪,那麼以後工作了,企業要派他出差,是不是也要家長或者其他員工陪呢?

還有家長擔心,陪讀會讓孩子遠離集體生活,減少與同學溝通、交流的機會和參加集體活動時間,使他們難以融入集體,久而久之,孩子會容易變得孤獨、封閉。另外,如果陪讀中,家長不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剝奪了孩子自我鍛鍊的機會。這樣,孩子就會對家庭產生依賴,降低生活自理能力。

觀點四:陪讀要看客觀情況、雙方意願

還有的人指出,應不應該陪讀,怎麼個陪法,還得看家庭情況、家長個人選擇和孩子的客觀情況與意願。

比如,有些孩子身心條件特殊,需要家長時時看護,那麼無微不至的陪讀無可厚非。但如果有的家長一定要以捨棄個人工作、生活的方式全身心地陪伴孩子,倘若得不到孩子的理解和同意,還是得慎重考慮這樣的決定。

陪讀,究竟“陪”的是什麼?

“陪”孩子更要“讀”孩子

陪讀陪讀,既要“陪”孩子,又要“讀”孩子。遺憾的是,有的家長都注意到了“陪”,而忘記了“讀”。

36歲的謝佳每天不得不在兩種身份之間來回“穿越”:白天,她是一家國企的中層、辦公室副主任;下班後,她成了5歲女兒的同桌,陪女兒上各種課外培訓班。

可是,她這種辛苦並沒有收穫女兒很好的學習效果。她曾經一年給女兒報了7個興趣班,如今只剩下了3個。她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犧牲那麼多時間陪孩子,孩子卻在各個班上都表現得很一般。

實際上,這位母親在陪讀中忽略了“讀”孩子的過程。她不知道孩子的興趣究竟在哪裡,也不知道孩子是否願意讓她這樣陪讀。

家長在陪讀的過程中,“陪”孩子容易,“讀”孩子則需要進一步的思考與付出。既“陪”又“讀”,瞭解孩子心裡的真實想法,才是陪讀正確的打開方式。

孩子讀書,家長既要出錢又出人!陪讀,究竟陪的是什麼?

陪,是為了減壓而不是增壓

不論是為了照顧孩子生活起居,還是督促孩子專心學習,有一個原則不能忽視——家長陪讀,是為了幫助孩子減輕負擔、遠離陋習,而不是用“陪”的方式,讓孩子時時感受家庭的過度期望和重壓。

一些家長在“陪讀”時會反覆叮囑孩子:“你一定要好好努力、認真學習,不然你就對不起我們在你身上下的功夫。”殊不知,這樣的施壓會壓抑孩子的學習情緒,嚴重的話,孩子會產生逆反心理。

實際上,當家長在孩子身邊“陪讀”,給予孩子各種各樣“愛”的照顧時,無需家長多言,孩子自身就會產生這樣的想法,覺得自己如果不努力學習,就對不住家長的付出。當孩子成績不佳時,他們就會產生更大的壓力。

這時,家長們要做的是更多地開導孩子,而不是一味埋怨;為孩子減負,而非施壓。

陪讀是為了今後不用“陪”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陪讀”也不例外。

我們該想清楚,陪伴孩子學習的目的是什麼?如何陪伴才正確?只有弄明白了這些問題,才能避免走入陪讀的誤區。

陪伴孩子的目的,是為了孩子最終不用陪伴,能獨立、自信地學習。家長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指導孩子逐步學會怎樣獨立完成學習任務,最終使孩子獲得獨立學習的能力。

奇思妙想玩轉發明

玩轉發明是國內首家擁有原創理論和課程體系的青少年創造力開發教育平臺。以“啟迪發明智慧,開發創新潛能”為宗旨,以“交付發明成果,成就創新人才”為創新教育的目標,為國家輸送創新型科技人才。

我們超前引領創新教育行業六年之久,受益學生超30萬人次,學生髮明參賽作品在各級創新大賽獲特別獎、一、二等獎共1260餘項。十年研究與教學積澱,共服務200餘所學校,公司擁有196項專利,學員申請6255項專利,培訓19萬學生。

原創學術流派——實物載體創新教育;原創發明方法理論——實物載體創新法;原創系列靈感啟發工具——靈感創意啟發魔方等(25項專利保護);原創國內首套發明創造教材《玩轉發明》18套;原創創造力測評體系(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創造力專業委員會認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