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曾是世界第五大航母,比遼寧艦更早來中國!

它曾是世界第五大航母,蘇聯海軍太平洋艦隊旗艦,滿載排水量42000噸,從其裝備的雅克-38垂直起降戰鬥機到SS-N-12巡航導彈、SA-N-4防空導彈和SS-N-14反潛導彈來看,它的火力和綜合戰鬥力可以說是非常強大了,而且它比“遼寧”號來中國的時間還早,那麼就是這樣一艘航母,為什麼會被中國海軍嫌棄呢?

它曾是世界第五大航母,比遼寧艦更早來中國!

它曾是世界第五大航母,比遼寧艦更早來中國!

它曾是世界第五大航母,比遼寧艦更早來中國!

▲從這些老照片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明斯克”號曾經的輝煌

我們先來看一個現象:西方國家的航空母艦拼命地擠出空間為艦載機留出地方,而這艘航母似乎還嫌艦上的武器不夠多,儘管它已經佔據了航空甲板近百分之四十的空間了以至於它只能搭載12架雅克-38垂直起降飛機和19架卡-27反潛直升機,這和西方航母相比簡直就是相形見絀。那麼蘇聯海軍為什麼還會建造這樣一艘航母呢?

它曾是世界第五大航母,比遼寧艦更早來中國!

▲由於航空甲板面積過小,“明斯克”號只能搭載垂直起降飛機

蘇聯軍隊擁有強大的陸上力量是不用質疑的,其一個西方-81演習就嚇得北約神經緊張,但是其海軍實力比不上北約,這也是公認的。於是,蘇聯人就把重心放在了潛艇上,和二戰時期的德國一樣,希望通過不對稱戰爭,也就是潛艇來和對方艦隊決戰,所有水面艦艇都必須為潛艇服務。而美國也看準了時機,拋出了所謂的“航母無用論”,表示自家的航母簡直就是浪費錢的產物,等他們退役後就不再造了,美國媒體也爭相報道美國海軍即將退役航母,因為它是“移動的海上棺材”,而即將大批製造潛艇的消息。在這種情況下,蘇聯海軍更加認定自己的策略是正確的,其把一切工作重心都放在了潛艇部隊的建設上,就連航母編隊也必須為潛艇部隊服務。所以排水量42000噸的“明斯克”號航母自然也是如此:儘管其擁有高達42000噸的排水量,但只能搭載12架垂直起降戰鬥機和19架直升機。顯然,其作戰任務是干擾敵方反潛編隊,使其不能破環己方潛艇活動。這樣一來,“明斯克”號可以說是從一艘航空母艦變成一艘“四不像”了。

它曾是世界第五大航母,比遼寧艦更早來中國!

它曾是世界第五大航母,比遼寧艦更早來中國!

▲顯然,從其航母編隊數量和規模來看,北約是不相信“航母無用論”的

“航母無用論”

回到我們開始的那個問題,為什麼中國海軍會“嫌棄”明斯克號航母呢?很顯然,因為它除了一些設計思路上有值得借鑑的地方外,其佈局到武器系統都是在“航母無用論”的“騙局”下產生的,因此對於現在的中國海軍建設來講不如“瓦良格”號價值大。蘇聯海軍中很多高層都深信“航母無用論”,在其設計的時候給予了不少阻撓,導致了這艘“四不像”的產生。

這艘船的設計與同級艦基輔號一致,蘇聯給予該艦的定位依舊是“航空巡洋艦”,和基輔級的其它水面戰鬥艦艇一樣裝載有眾多巡洋艦級別的武器負責對海面目標作戰,艦上飛機負責防空以及反潛作戰任務。不過因為蘇聯海軍的這種作戰思路,導致這艘航母並不能起降常規的艦載機而只能起降垂直起降飛機或直升機,比如雅克-38、雅克-141等垂直起降戰鬥機以及卡-25、卡-27等直升飛機。

它曾是世界第五大航母,比遼寧艦更早來中國!

▲中國海軍“遼寧”號航空母艦,顯然其作戰價值比“明斯克”號要大得多

它曾是世界第五大航母,比遼寧艦更早來中國!

▲“遼寧”號可以搭載殲-15戰鬥機,這在“明斯克”號上是做不到的

當蘇聯海軍醒悟過來後,開始發現這一切其實都是美國主導的騙局了。隨後,其自主設計建造了1143.7型航空母艦,即“烏里揚諾夫斯克”級核動力航空母艦,它的可用面積達到了美國“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的百分之九十六,作戰能力幾乎與”尼米茲“級航空母艦相當。但是它還沒完成建造蘇聯就解體了,這艘船在烏克蘭船廠迎來了蘇聯的解體。儘管俄羅斯方面捨不得,但是烏克蘭的開價對於早已揭不開鍋的俄羅斯來講根本不可接受,所以它就被當作廢鐵出售了,蘇聯海軍的航母之路也就以失敗終結了。

它曾是世界第五大航母,比遼寧艦更早來中國!

▲由於蘇聯的解體,“烏里揚諾夫斯克”級核動力航空母艦最終成為了水中月,鏡中花

在中國海軍要建設自己的航母編隊的時候,美國仍然拋出過“航母無用論”,不過首先中國海軍有自己清晰的定位、發展計劃和思路,因此不會受到其干擾,並且對於擁有十個航母戰鬥群的美國來說。這個時候拋出“航母無用論”似乎有些滑稽了。所以,相比“明斯克”號,“遼寧”號的實用價值對中國海軍來講更大。

坎坷的身世

它曾是世界第五大航母,比遼寧艦更早來中國!

▲"明斯克“號身世坎坷,晚年淒涼,甚至曾經被當作廢鐵出售

它曾是世界第五大航母,比遼寧艦更早來中國!

▲如今的“明斯克”號雖不再蒼涼,但是成為了供遊人參觀的主題公園,而不是一艘戰鬥艦艇

“明斯克”號可謂是身世坎坷,儘管它也有過屬於自己的輝煌。。自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海軍太平洋艦隊便開始捉襟見肘了,到1995年,其已經不得不依靠出售自己的旗艦來度日了。最終,韓國一家船廠接受了這它,俄羅斯方面開價1300萬美元,但條件是韓國必須儘快將其拆解稱兩平米大小的鋼板。在這期間,韓國和美國技術人員對其進行了詳細的研究,俄羅斯儘管一再催促趕快拆解但也無可奈何。對於美韓技術人員來講,雖然其設計思路早已過時,但能看到前蘇聯太平洋艦隊旗艦,也算是很幸運了。不過到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出現,這艘船頓時成為了韓國的累贅,韓國方面早已經手忙腳亂了,自然無心去管“明斯克”號。在這種情況下,它以530萬美元的價格被賣到了中國,經過一些改造,在1998年,“明斯克”號成為了航母主題公園,供遊人參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