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有陸家嘴、大虹橋 中有大鄭東、鄭州東站樞紐

東有陸家嘴、大虹橋 中有大鄭東、鄭州東站樞紐

古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今有來河南、讀中國、閱世界。鄭州,作為“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重要節點城市,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伴隨著中原經濟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河南自貿區、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等國家戰略相繼落地形成疊加優勢,伴隨著“買全球、賣全球”的“網上絲綢之路”,2013年首列開通、迄今為止累計開行1000班次、貨源地遍佈歐盟和俄羅斯及中亞地區24個國家121個城市,境內合作伙伴達2100多家,境外合作伙伴達780多家的“陸上絲綢之路”,以鄭州為亞太物流中心、以盧森堡為歐美物流中心形成覆蓋全球的航空貨運網絡、構建鄭州—盧森堡航線網的“空中絲綢之路”,三路並起三路並舉,不沿海不沿江不臨邊、發展經濟靠交通的鄭州,正迎來千載難逢的發展良機。

一座城市,伴隨著城市的不斷髮展和升級,往往會形成多箇中央商務區的格局。長江後浪推前浪。在上海,繼陸家嘴中央商務區之後,依託虹橋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功能和優勢,經過9年的建設,業已形成世界級的中央商務區——面向長三角、服務全國的虹橋中央商務區。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居天下之中的鄭州,“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的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鄭州,定位為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的鄭州,在鄭東新區,佔據鄭州城市中軸線,建設我國核心的“米”字形高鐵樞紐,打造高鐵、地鐵、城鐵(輕軌)三鐵合一的綜合交通中心,形成全國6小時高鐵經濟圈的鄭州東站區域,在鄭東新區CBD、鄭東新區龍湖副CBD、政務區、龍子湖商務區四區疊加之地,正在加速形成鄭州乃至中部地區核心中央商務區,兼具上海浦東金融、商務中心和虹橋樞紐中心的雙重功能,領跑鄭州商務加速度。

1.

東有陸家嘴、大虹橋

中有大鄭東鄭州東站樞紐

如果借你一雙翅膀,讓你自由翱翔,當你飛越紐約曼哈頓、倫敦金融城、巴黎拉德芳斯、日本東京新宿、中國香港中環、北京中央商務區、廣州天河中央商務區,然後從上海陸家嘴中央商務區掠過,最後駐足在上海虹橋區域,日新月異的虹橋中央商務區勝景,一定讓你流連,讓你驚歎。

時間回溯到12年前。2006年,上海虹橋樞紐開工建設。經過反覆論證後,2009年,上海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依託交通樞紐打造虹橋商務區,虹橋商務區將承擔“商務中心”和“交通樞紐”的功能。為了能夠跨區域高起點規劃、高效率建設、高品質開發,2009年,上海市成立虹橋商務區管委會,作為市政府的派出機構,負責具體推進商務區的規劃開發和交通樞紐的協調。

2010年5月,國務院《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明確了虹橋商務區作為“面向長三角、服務全國的高端商務中心”的功能定位。在2010年,虹橋商務區與籌辦世博會、推動迪士尼項目落地等大事共同被列入“影響上海經濟工作的六件大事”。

現如今,置身虹橋區域,人們驚喜地看到,虹橋中央商務區已不僅僅是一個世界級的商務區規劃,而且是正加速崛起的經濟熱土,是“通向世界的登機口”。今年,虹橋中央商務區進入“蝶變”之年。隨著各大企業總部的進駐,人們談到虹橋中央商務區時又多了一個標籤——總部經濟、總部基地。

事實上,虹橋中央商務區依虹橋地區國際綜合交通樞紐而建、而興、而成,虹橋中央商務區的繁榮、繁茂、繁興,又進一步地強化了虹橋地區的綜合交通樞紐能級。據報道,虹橋樞紐涵蓋除水運之外的所有8種交通方式、56種換乘模式,已經發展成為世界規模較大、功能較全的綜合性交通樞紐,虹橋樞紐日均人流量達110萬至140萬人次。

虹橋中央商務區首開先河,樹立標杆形成榜樣,堪稱範本。在我國,能夠與虹橋樞紐比肩、能夠稱作實至名歸的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和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物流通道樞紐,非鄭州莫屬,舍此罕有其匹。

交通樞紐地位,是鄭州的核心競爭力,也是鄭州騰飛強有力的引擎。相比於上海虹橋區域對外輻射呈扇形展開,鄭州的腹地更為廣闊,鄭州對外的輻射呈圓形發散,四通八達,條條航路、道路通鄭州,對中部乃至全國的輻射性、帶動性更為廣闊,陸上、空中、網上三個向度的絲綢之路,逐漸將鄭州蝶變而為內陸開放高地,因此,在虹橋之後,在鄭州,在鄭東,以鄭州東站為原點,一個全新的中央商務區將會橫空出世澎湃而來。

鄭州東站東廣場,作為鄭州高鐵商務區的升級版,作為鄭州高鐵商務區的新高地、新熱土、新藍海、新高度,以更前瞻的規劃、更豐富的業態、更優越的生態、更便捷的交通,不僅引得寶能集團、華潤置地、清華啟迪、中糧集團、香港瑞安、綠地集團等外來企業競折腰,而且引來河南航投、正商集團、星聯芒果集團在此安營紮寨;未來矗立鄭州的新地標建築群——寶能·鄭州中心,其主塔以306米的高度刷新鄭州城市天際線,託舉鄭州商務風景線,鼎力鄭州東站中央商務區建設。

2.

鄭州東站中央商務區 擦亮國家中心城市的未來

鄭州居天下之中,居中聲自遠,居中天地寬。鄭州作為我國第一個航空經濟實驗區,作為正在成長中的航空大都市,2017年,鄭州機場貨郵吞吐量首次躋身全球機場前50強;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2400萬人次,躍升至全國第13位,鄭州機場的年客貨運規模首次實現中部機場“雙第一”。今年上半年,“空中絲綢之路”已經輻射盧森堡、德國、英國、比利時等國家重要區域。目前,鄭州機場貨運運力、全貨機航線數量、航班量及通航城市數量均居全國第五位,基本形成橫跨歐美亞三大經濟區、覆蓋全球主要經濟體的樞紐航線網絡,成為“空中絲綢之路”重要節點機場。資料顯示,以鄭州機場為圓心,2小時航程內覆蓋全國90%的人口規模和95%的經濟總量地區。

鄭州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火車拉來的城市”,京廣、隴海兩條鐵路大動脈的交會,成就了鄭州無可替代的鐵路樞紐中心地位,鄭州火車站因此成為鄭州城市的象徵、城市的搖籃。高鐵作為“陸地飛船”,不僅為中國加速,也改寫中國的人居和商務版圖,未來最有活力、最有前景的城市,當屬高鐵城市。鄭州擁有亞洲最大的高鐵站——鄭州東站,鄭州一城擁有三座高鐵站:鄭州東站、鄭州南站、鄭州西站,形成我國重要的核心“米”字形高鐵樞紐中心。按照計劃,鄭萬、鄭合河南段明年9月開通,屆時,河南省18個省轄市能通上高鐵。

以鄭州為中心的“米”字形高速鐵路網,是國家《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的重點項目,是強化鄭州全國鐵路樞紐地位最重要的舉措。這一“米”字形高鐵網絡,“十”字是以國家南北大動脈京深高鐵和東西幹線徐蘭高鐵為經緯,“十”字上的兩“點”,一是東北方向的鄭濟高鐵,一是西北方向的鄭太高鐵;“十”字下面的一“撇”是鄭萬高鐵,一“捺”是鄭合高鐵。整個高鐵版圖就是一個完整的“米”字形,不僅字體清晰工整,而且縱橫捭闔,大氣磅礴,讓人頓生世界很小,就是一個“米”字的感慨。

以鄭州東站為中心,南北串連起北京、石家莊、鄭州、武漢、長沙、廣州、深圳、香港多個經濟總量億萬級的城市,東西、東北、西北、東南、西南連通起西安、蘭州、濟南、太原、合肥、重慶5個省會城市和1個直轄市。從鄭州東站始發,以高鐵為紐帶,能將全國主要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一“鐵”相連,進而打造“30分鐘市區出行圈”“一小時省內交通圈”“周邊省會兩小時交通圈”“首都北京3小時交通圈”“全國主要城市6小時交通圈”。記者從鄭州東站獲悉,從鄭州東站出發,下月乘坐高鐵去往香港,不到6個小時。目前,已經開通的高鐵車次,從鄭州東站到北京西站,最快2小時25分,到上海虹橋最快4小時2分,到武漢最快1小時43分,到西安最快1小時48分,到成都最快5小時9分。

按照規劃,鄭州東站扼守城市東擴中軸線咽喉地帶,將建造11萬平方米地下三層立體樞紐網絡和地上東西廣場以及規劃中的中央文化廣場、蓮湖,實現高鐵、地鐵、城鐵、公交、出租車五大出行方式融合,目前,日均人流7萬人次左右,節日高峰期可達到12萬人次,未來人流量會進一步激增。在我國,能夠實現高鐵、城鐵、地鐵三鐵合一、零距離互通換乘的綜合交通樞紐,除了上海虹橋樞紐,當屬鄭州東站樞紐。可以預期的是,擁有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的鄭州東站區域,必將帶來絡繹不絕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助推鄭州東站中央商務區的迭代升級,催生鄭州東站中央商務區的形成。

東有陸家嘴、大虹橋 中有大鄭東、鄭州東站樞紐

寶能·鄭州中心新地標建築群夜景效果圖

接受記者採訪時,寶能城市發展集團營銷中心副總經理兼鄭州城市公司營銷總經理王南平表示:“鄭州建設鄭州東站中央商務區,得天時,逢地利,具人和。河南正在全面決勝小康社會,中原大地更加出彩。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良機。鄭州得天獨厚、無與倫比的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地位,在全國跑出了高鐵‘加速度’。鄭州成為全國投資新高地、商務新藍海,吸引全國知名企業乃至全球世界五百強企業爭相進駐開疆拓土,鄭州東站國際性、現代化的高起點、高規格規劃,更為鄭州高鐵商務區錦上添花。在寶能·鄭州中心塔樓項目建築方案概念設計招標對接會上,鄭東新區主要領導曾明確表示:鄭州東站東廣場片區是東區建設的重要區域,也是展示鄭州對外形象的一個窗口,各單位一定要堅持高起點、堅持高標準,進一步做好規劃設計。為此,寶能·鄭州中心邀請美國MZA、上海霍普建築師事務所等多家全球頂級合作團隊擔綱項目設計,採用全球化視野打造高尚、綠色、活力、互聯的鄭州新地標建築群。與寶能·鄭州中心一同位於鄭州東站東廣場的中原總部基地,在鄭東新區管委會的主導下,特別邀請了加拿大寶佳國際建築師有限公司等7家國內外知名設計單位參與概念性城市設計。繼上海陸家嘴華潤新時代廣場之後,第二座華潤新時代廣場也將落子這一區域。眾人拾柴火焰高,眾人划槳開大船,眾力並則萬鈞舉。正是有了眾多國內一線企業在同一片熱土上的躬耕、深耕,鄭州東站中央商務區才能從民眾的期盼、媒體的熱議變成立體、生動的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