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漂兒:爲了兒女,背井離鄉

一 進站前一刻,楊大娘突然央求兒子也給自己買張票,好跟著老鄭一起返家。如今思量起五年前,腦海裡久久盤旋不散去的,是鄰居老張佝僂著的身影,以及那句“黑喜鵲,尾巴長,長了翅膀忘了娘”的村言。2013年的冬天,烏市火車站的安檢已相當嚴格了。

五六千里地,從烏魯木齊到鄭州。七天前過來的時候,老兩口大包小裹的給兒子拿了很多東西,尤其給未謀面的小孫孫,從用品到玩具全部都是老兩口子的手工製作。因為事先說好要在兒子家長住下,楊大娘把四季裡換洗衣裳都帶好了。給兒女帶兒女,對老鄭夫婦而言近乎是天經地義的。淇河彎曲盤繞的兩岸村莊裡,有了出息子女的家庭,哪個不像楊大娘這樣,既帶著某種不情願,心情又非常急迫,在得知有了第三代人後,恨不能飛到兒女身旁呢?“老了老了,人生地不熟的漂泊在外,還不是為了兒女。”

一路向西的火車上,由於人多無座兒,老兩口把行李放過道里就坐上面。楊大娘一直擔心到了之後的交流問題。她曾羨慕老張。張栓柱的兒子,是村裡較早一批在城裡落腳生根的人。楊大娘羨慕,是因為老張兒子就在鄭州,兩百多里的距離就如同在家門口。“回家方便,關鍵娶的媳婦也是河南人,說話聽得懂”

那時候,老鄭只好不停向老伴兒解釋:“那邊一半以上都是河南人。”在老鄭看來,老伴兒留在西北兒子家,跟老家隔著大半個中國,就是把一攤子未知留給了自己。

“那我還能聽豫劇哩。”老鄭對老伴兒的說法不置可否。一直到酒泉,才有了空座兒。幾千里路上,暈車厲害的楊大娘,她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忍過來的。

令老鄭夫婦沒想到的是,千里迢迢過去,卻只在兒子家裡住了三天。在豫北這塊缺水的地方生活了五六十年,老鄭夫婦根本沒有洗澡的意識,身上濃稠的黃土氣息,已經讓同樣是從鄉下走出來的兒子和兒媳倆人,難以適應了。三天在兒子家裡吃飯,飯碗雖然特意被兒子特意換成了大的,但飯不夠吃,碗再大又有何用?至今楊大娘仍調侃:“我一頓飯超兒媳三頓的量。”

老鄭兩口子雖然是莊稼人,但並不憨,這一切還是能看得明白的。老兩口商議好,老兩口不能給小兩口拆臺,否則,四個人都沒有臺階下了。他倆住兩天就走。

於是在火車站,楊大娘給兒子要走的理由是:“小孩兒由他姥姥來照顧,我放心。”小鄭居然答應了。兒子也是年輕,似乎並沒有聽出來楊大娘的這話當時是負氣而說。

來時的大包裡依舊被塞得滿滿當當,看老兩口過了安檢,兒子鄭國清似有解脫之意。

楊大娘說,回程的車一動,她就知道對老張再無羨慕可言,而且似乎也明白老張這十幾年為何一人呆在家裡,而只留老伴兒一人留在兒子家了。新家和新人的誕生,也意味著新矛盾的登場。老張家的兒子娶了城裡姑娘,那把他老孃招呼進城,純粹是當保姆使喚的。村裡人都曾瘋傳,老張第一次和老伴兒去鄭州的時候,兒媳婦都把老兩口子的鞋給扔出去了。“人家裡嫌髒”。

天底下,從來只有狠心的兒女。

老漂兒:為了兒女,背井離鄉

圖/視覺中國

從太行山裡走出來的農家子弟,鄭國清是他父母最大的驕傲。在方圓百里的村莊裡,誰都知道只上了高小的老鄭和不識字的楊大娘,培養出了一名大學教授。雖然鄭國清還只是一名講師,可在村裡人看來,能夠給大學生當先生,那可都是教授。

“跳出了農門有出息,一輩子再不用跟土打交道了。”

老鄭在村裡被大家夥兒吹捧的老高,不過當關起門來在家,楊大娘卻時不常的向老伴兒抱怨。“千萬甭指望兒子長能耐,那都是驢糞蛋表面光。人在外頭,家裡啥事都指不上。”

楊大娘至今說起這些,還是覺得自己的話是至理。又或許,人年紀越大,記掛子女的牽引繩也就拽的越緊。她說自己姨夫家的孩子,當年大學畢業分配到北京,姨夫往車站送孩兒,不捨之情都顯在了滿是皺紋的老臉上。後來到車站,孩子決定不去工作了,要留家裡陪爹孃。老鄭不是不清楚這一點,但他覺得這是女人的頭髮長見識短,有什麼能比得過兒女的前程重要呢?

縱然如此,老鄭還是拗不過老伴兒。鄭國清還在讀研究生時,楊大娘就瞞著他,到處找老婆子給孩兒說媒。用楊大娘的原話說即是:“我拉不回來他,還不能給他找個老家的媳婦嗎?有個老家老婆牽著,他就還有根兒在哩。”

楊大娘不知道的是,理想豐滿現實骨感。一方面,同樣還在求學的本地女孩兒,沒有要靠相親找男友的打算;另一方面,鄉里那些沒上學的同齡姑娘,要麼早已當媽,要麼聽到男方是研究生,就會知趣的退縮說不合適。

後來,還是張老漢告訴她,人一念書心就變野了,父母手裡的繩子,很少拴得住。老張的孩子比鄭國清大兩輪二十多歲,已有差不多二十多年沒回來過了。躍出農門,不少人內心滋生出對家鄉的疏離。

本科四年又讀研後,鄭國清最終選擇留校,另外,談的女友也考上了烏魯木齊市的公務員,並且最終也修成正果。兒子還沒出生以前,他天真的以為生活能一直這般順風順水。

打破平靜的是2013年。妻子懷孕以來,關於孩子出生後的撫養照顧問題,兩個人爭論了一年。鄭國清想要把父母接到烏市,一來可以為他們養老,二來也能讓老人照顧孩子。對於在城市裡成家立業的農家子弟而言,類似的想法很常見。

老婆不同意,她覺得這麼做對自己老媽不公平,而且她內心覺得,媽媽的照顧肯定要好過婆婆,畢竟婆媳間那份天然的隔閡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填補上的。為此她就是不鬆口,即便丈夫妥協到只讓婆婆一人前來。

遠在豫北的老鄭夫婦,並不知道小兩口因為此事而僵持。何況在楊大娘的潛意識裡,照看孫子這種活兒理應婆婆來做,一年來她給未來的孫子做了幾雙鞋,還撕了很多舊衣服縫做了一大摞的尿布。老鄭埋怨她這是多此一舉,現在都用尿不溼。

她還振振有詞:“買來的哪有自己縫製的墊著舒服。”

每當鄭國清打電話回家,楊大娘都不厭其煩的把自己當年的生育經驗分享出來,並嚴令兒子轉述給兒媳。兒媳老家是蘭州的,楊大娘不會說普通話,沒辦法和她直接交流。一方面是父母的殷切期待,一方面是老婆的毫不通融,鄭國清第一次感受到夾在中間的無可奈何。

“要是知道這會讓他們夫妻鬧不和,我和他娘是根本不會提照看孫子的事情的。”老鄭說,孫子沒出生前,他和老伴兒是真不知道小兩口在為這鬧彆扭。2013年秋天,楊大娘先向兒子提起,說孩子出生後,去照顧。鄭國清在電話裡欣然同意,並且還說讓父親跟著一起過來,住上一段時間。他們並不知道,兒子這是揹著媳婦做出的決定。鄭國清有自己的盤算,先把生米做成熟飯再說。

孩子出生十幾天後,鄭國清向妻子重提此事,並且說明已通知父母來給孩子做滿月。誰料妻子淡淡回應,你父母若來,我帶孩子走。她的聲音聽起來很羸弱,但鄭國清知道這句話背後的分量。他這才明白在處理家庭問題上很幼稚,自己把事情想簡單了。可事已至此,他也不能阻止父母前來。鄭國清宛若置身汪洋大海,一時間呼救無望。

“這個‘惡人’我來當。”

之後,還是妻子很乾脆的做了他的救命稻草。

老鄭兩口子知道,2013年冬天將是唯一一次去兒子家裡。“孩子大了,該有自己的家了。”眼下說起此事,楊大娘看起來還是心有感慨。她是後來才知道,她和老鄭前腳走,親家母后腳就去了。每年秋天她短暫回家一段,剩下的時間都在女兒家。親家母就像候鳥一般,在家和女兒之間固定往返。這一“飛”,就是五年。她慶幸自己不必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裡生活這麼久。

“不在一口鍋裡吃飯,少了很多是非。”如今孫子已經四五歲,老兩口就盼著兒子能帶他回老家看看了。

老鄭夫婦,就是豫北鄉下,有出息兒女家庭的典型模板。他們對子女的關愛一如既往,然而隨著小輩們在城市立足,過去未曾出現的問題接踵而至。幾十年的生活經驗也提醒他們,兒女們年齡一大,原本的家也就散了。

鄰居不止一次說起過,年輕時羨慕老鄭老張的孩子有大出息,如今看看老張走了,才覺得孩子在身邊,才是大安樂。“子女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血肉,咋支配,當爹孃的還是說了算的。不能眼瞅著他們有出息了,娶了媳婦忘了娘。”在村裡的閒話中心,大家就這個問題爭論過無數次。可把子女拴在身邊又沒錢花。沒出息的,還不是得出外做工,年年也都是不著家。

拴著還是放手?答案,幾乎是無解的。

而事實上,三千多口人的村莊,大多數老人的子女,都是“沒啥出息”的打工者。年輕人定期在城市和家鄉之間來來回回地飛著,就像一隻只往窩裡搬食的鳥兒。和已經定居在城裡的出息者不同,他們的根還在村裡。

可炊煙升騰起來,在家的一頭牽線的父母,越來越拉不動他們了。

“有出息,就是分開。”老鄭似有傷感,還是姨夫看得遠。

老漂兒:為了兒女,背井離鄉

圖/視覺中國

有時候,總看著別人家的經好念。楊大娘原以為,馮家姑娘的兒子,那可是孩子他姥姥在幫著照帶,按說不會出現絲毫的婆媳隔閡。然而,老兩口南北分居,出現的情況比婆媳間的矛盾還要棘手。

子女不在身邊,當父母的城裡鄉下來回跑不說,老來生病,都沒個照應。“就像德庸那樣,得了腸癌,也是一人在家煎熬。”村裡老馮是去年查出的癌症,老鄭聽醫生說幸虧是早期。

即便做手術時,遠在廣州女兒家裡的老伴兒,也未回來照顧他。馮德庸的老伴兒在女兒家,已經兩年多了。馮的兩個兒子都是打工的,由於也有家庭要養顧,常年都在外地打拼。加之,他們兩家覺得爹孃太偏袒小妹,所以平日裡更是很少對父母有啥好臉色。兩個兒媳,也都把精力放在孃家門上了。村裡人都知道,前年秋天,兒媳婦還跟公公大吵了一架。

“那話罵的,不能聽,還動手呢!”楊大娘至今說起還是心有不快。在這點上,她慶幸兒子兒媳離得遠。可另一方面,楊大娘又覺得老馮夫婦比自己命好。有個閨女就是有個體己人,自家的親孫子,還不是孩兒他姥姥照顧了五年。

誰都和孃親切。這套親情關係邏輯運行了幾千年,女性反哺孃家,是源動力。楊大娘的兒媳希望自己母親來照顧自己;老馮的女兒在生育後,不顧老媽的再三反對,也硬是把她從豫北的山裡接到了珠江岸邊。

華南不同於北方,即使生活了一年多,她還是難以適應廣州悶熱潮溼的氣候。尤其夏天,她央求女兒把自己送回老家住兩三個月。生活環境難以適應還是小事,更重要的,是人和人之間的難以相融。

老馮的女婿是廣東人,他本來覺得讓自己父母過來照顧孩子,無論生活習慣還是語言等各方面,都順理成章。無奈妻子不認可,妻子有自己的盤算。家裡一個南方人已經夠自己受了,如果婆婆再來,再把兒子教養成南方人,那她在這個家裡可就一點位置也沒有了。

還在大學戀愛的時候,她從沒感受到過南北方生活習慣和語言上的不同帶來的差異,可能是因為愛情的炙熱把一切差異都熔化捏合在一起了。然而一旦進入生活和婚姻的圍城,原本各自身上的生活習慣烙印,隨著愛情的冷卻重新逐一顯現。她自己就不止一次向老媽訴苦:“當初真該聽你的,找個北方人才是。”

老馮的老伴兒雖然寵著女兒,但卻並不想偏袒她。

“不想來女兒家裡,就是不想讓姑爺彆扭。”她是直言不諱的。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再疼,可姑娘畢竟是人家裡的了。她是要在那個家生活到老的,以後的日子還長著哩。所以在女兒家,她都是事事處處讓著姑爺,而且想方設法想跟他套近乎,她說這是在“給女兒的今後鋪路”。

可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出生地,決定了生活習慣。

先不說自己炒的菜女婿是否愛吃,單單口味這一關,女婿就經常向女兒吐槽,說菜太鹹了。另一方面,經常蒸饅頭和包餃子,也讓這個廣東姑爺不勝其煩。不得已,後來只好做兩種飯菜,女兒本想著把老媽搬來,自己在家務事上就解脫了,卻未想到生活習慣的不同,導致比從前還要勞累和煩人。

尤其在對待小孩的問題上,雙方的分歧更大,簡直勢同水火。

老媽是山裡人,一輩子只會說豫北土話。平常帶孩子的時候,跟孩子嘮叨啊,唱個童謠啊,都是用家鄉話。小孩子正是學話的時候,很快從他嘴裡冒出來都是豫北方言。土話一出口,連女兒自己聽了都覺得彆扭無比。如此一來丈夫便不高興了,只有在家有時間,他都會拼命跟孩子說白話,一點也不避開丈母孃。

另外,老人的鄉土意識濃厚,而且又異常節儉。在孩子的吃穿用度上,老馮妻子總覺得女兒女婿太嬌慣了。很多衣服鞋子,小孩兒穿個一兩回就扔下了,就這,小兩口還不斷給孩子網購。有很多次,她給孩子穿舊衣服,就招惹的女婿不高興,甚至連女兒也不站在她這邊。

忍著和老伴兒分居的尷尬,得來的卻是生活上難以彌合的分歧。尤其當家庭不和睦,再加上人生地不熟,對老伴兒和村裡人的思念更是與日俱增。有時透過窗戶,看著樓下散步的一對對老夫婦心生羨慕,可惜卻聽不懂他們在說些什麼。

老兩口通常一星期左右打一次電話。分居久了,老馮都覺得自己內心沒了妻子的影像。他清楚廣州畢竟不是豫北,言語溝通還有人際交流,要複雜很多。生病以前他曾提議自己和老伴兒換換,“你一個大男人,會帶小孩做飯嗎?”妻子一句話就駁的他啞口無言,沉默裡,只有思念。

“忍過這一年就回家,畢竟孩兒他爹身體也不好,我還想在家多陪陪他。”她這話並沒有告訴女兒,但是她相信女兒最終會理解。

唯一讓老伴兒安然的是,老馮身體尚可,定期去醫院複查就行了。

老漂兒:為了兒女,背井離鄉

圖/視覺中國

七月底,從廣州回村避暑的老馮妻子,正帶著老馮一起去縣醫院複查身體。避開的不僅僅是暑熱,還有姑爺對自己的厭惡。壓抑和疏離,隨著鄉音和熟人的出現,轉瞬也就煙消雲散了。

“軍子他不想讓你來了。否則,就跟我離婚。”返家當天傍晚,老馮夫婦即接到了女兒打來的電話,電話那頭的聲音顯得異常蒼白無力。

老了老了,明明是為你們整天帶孩子做飯,當爹孃的累得像狗,可還是換不來小輩兒的理解,老馮想想就火氣大。他想在電話裡把女兒臭罵一通,但被老伴兒奪了手機。畢竟天下,沒有狠心的爹孃。

老伴兒心裡其實很清楚,這一天遲早要來,她也正好不想回去了。聽他們嘰裡呱啦說一堆聽不懂的話,又吃不上自家的玉米糝兒稀飯和饅頭,何必呢。孩子的事讓他們自己整吧,以後咱就甭跟著摻和了。她勸慰老馮,倆兒子也不容易,咱倆身體好了,也是給他們減輕負擔。再說,她和老馮都不想學村裡的老張,自己走了,不但兒媳和孫子沒來送殯,連離開家十幾年的老伴兒,都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也沒有回來送老張最後一程。估摸著老張妻子再回來,就是一捧骨灰面兒了。

她笑著應允了女兒,告訴她恁爹在家也要人照顧,而後又讓女兒把訂好的返程票退了。在姑爺家生活兩年,她已看透,人越老,越看重伴兒。她還想和老馮一起再過幾年好光景呢。

畢竟,侍弄土地才是他們的長項,和兒女之間的嫌隙,不僅僅再是外家,還有城鄉間的不同觀念了。

夜裡,伴著清幽的月光,跟楊大娘一群老姐妹們在村口乘涼的時候,她說了今後的打算:“把坡上的旱地都扔了,只跟孩兒他爹種種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