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爲什麼非要鍘掉陳世美

包拯歷來以忠君正直著稱,為什麼要拿皇家的人———自己表忠心的對象———開刀?這要從包拯的為人說起。雖然知人論世,本非文學解讀所需承擔的“歷史任務”,但任何一種“文學想象”都不可能是空穴來風,自有其歷史遺痕與現實原型。

包公為什麼非要鍘掉陳世美

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人,主要生活在北宋仁宗年間,《包拯墓誌》記載他“始以孝聞於州閭”,“以親老待養,十年亡宦”,“孝”名聞天下,加之做官剛正不阿,很少有笑容,人形容“笑比黃河清”,故諡號“孝肅”。歐陽修稱讚他“少有孝行,聞於鄉里,晚有直節,著於朝廷”,中國人向來尊敬忠臣、孝子和清官,而包公一人就具備了這三種優良品質。學者徐忠明在《包公故事:一個考察中國法律文化的視角》一書中提出關於包公的三種敘事:歷史敘事、自我敘事和文學敘事。在歷史敘事中,包公是維護王道政治的“勁正之臣”。

包公為什麼非要鍘掉陳世美

包公的自我敘事則是通過奏議諫稿體現出來的竭忠於君、施愛於民的為官之道,他所追求的司法目標是“仰合天道,俯順人情”。在文學敘事中,他是關公一樣的象徵性人物,寄託著草根社會的愛憎。文學中公案加俠義的敘述模式更體現了一種民間情懷,包公代表的是官方權力,而俠則代表著體制外的一種力量,這兩種力量結合在一起,在官場黑暗的年代無疑是一劑猛藥,這也可以理解為邊緣權力向正統權力靠攏,忠君作為一種儒學倫理,貫穿朝野。但從“清官情結”這一文化心理來考量, 作為知識精英和道德精英的包公越是被美化和神化,越說明民間對公共權力特別是司法權力的失望,才將希望寄託於想象中的包青天。不管怎麼說,包公的斷案與行事,都不可能遊離於他的忠君思想與政治理想。

包公為什麼非要鍘掉陳世美

包公鍘美是為了樹立女性道德標兵,勸民風向善,使天下海晏河清。秦香蓮身世之苦,令人油然而生憐憫之心,而秦香蓮品德之賢,更是可以做世人的楷模。從人之常情來看,肯定關注前者,人皆有惻隱之心,若從政治眼光來看,必定側重於後者,這是一個值得推廣的先進典型。秦香蓮品格的核心因素是孝和賢,即柔順,她為這樣的做人準則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犧牲了自己的青春和情感。

包公為什麼非要鍘掉陳世美

她所代表的孝婦賢妻,包蘊了三個層面的社會內涵:(一)自覺服從倫理道德要求,做到孝和賢。(二)主觀上無自我,具有忍辱負重的獻身精神。(三)客觀上維護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秩序,穩定夫為妻綱的家庭關係。秦香蓮身上突出的利他精神,是對一切女性優秀品質的總概括,她是靠“犧牲獨立性來達到人與社會的和諧”。雖然從女權主義角度來衡量,她屬於主體意識不強,獨立人格匱乏,柔弱有餘,堅強不足,但在一個男權世界裡,自覺以男性為中心,維護既有秩序,這是國家安定團結的重要心理基礎。懲惡揚善,教天下百姓死心塌地地信賴社會的倫理準則,包公必須扶弱鋤強,鍘掉陳世美,牢固樹立孝婦賢妻的範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