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禪境景觀》追隨歷史文化的足跡,探索日本禪境庭園設計緣起

《日本禪境景觀》追隨歷史文化的足跡,探索日本禪境庭園設計緣起

禪宗寺院對日本庭園藝術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們為之提供文化土壤,使中國文化得以對日本庭園傳統產生新的影響。日本禪僧對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書法和水墨畫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同時中國山水畫的空間處理及透視法也對日本庭園設計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為了使讀者對日本庭園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本書力圖使讀者在瞭解日本庭園的同時,既可以瞭解日本的禪宗庭園文化和歷史,以及現在和未來這種禪境手法的應用,同時本書能為當代的景觀與環境設計提供些許借鑑與參考。

《日本禪境景觀》追隨歷史文化的足跡,探索日本禪境庭園設計緣起

內容簡述

本書配合英國花園攝影師Alex Ramsay的精美圖片,介紹了日本禪宗庭園的發展歷史。作者試圖通過追尋這段歷史,來展現不同文化跨越時空的融合,包括古代與現代,本土與外來。內容上主要講述瞭如何催生出多元化的日本庭園設計傳統,並且如何將其影響力擴展到佛教寺院的範圍之外,以及禪宗庭園中的景觀設計手法。此外,另有一章專門探討禪境景觀與日本茶庭的關係,並介紹庭園中具有重要價值的樹木與灌木等細節設計。

《日本禪境景觀》追隨歷史文化的足跡,探索日本禪境庭園設計緣起

本書目錄

第一部分

日本禪宗寺院及其庭園:

日本禪宗寺院及其庭園:歷史回顧

南禪院

南禪寺塔頭天授庵

日本池泉迴游式庭園的傳統

西芳寺(苔寺)

西芳寺

天龍寺

鹿苑寺(金閣寺)

室町幕府將軍的宅第:鹿苑寺與慈照寺

雪舟等楊與常榮寺庭園

京都的塔頭寺院及其庭園

方丈南庭

龍安寺

小堀遠州與金地院

小堀遠州與孤篷庵

慈光院的茶庭

慈光院

19世紀早期的禪宗庭園

東福寺開山堂和普門院庭園

20世紀:重森三玲與中根金作

妙心寺塔頭大心院

黃梅院大書院南庭

《日本禪境景觀》追隨歷史文化的足跡,探索日本禪境庭園設計緣起

第二部分

日本禪宗庭園中的意象與主題

池塘與橋

龍門瀑與鯉魚石

須彌山

三尊石

建仁寺潮音庭

觀音石與不動石

道家思想的體現:鶴島、龜島與蓬萊仙島

高臺寺

大德寺塔頭龍源院一枝坦庭園

虎負子渡

正傳寺

七五三庭園

十六羅漢

大德寺龍源院東滴壺

瑞峰院與十字圖

借 景

禪寺庭園與茶庭

高桐院

真珠庵

桂春院

植栽

參拜寺院

其他重要的佛教寺院

術語表

內頁示例

《日本禪境景觀》追隨歷史文化的足跡,探索日本禪境庭園設計緣起

《日本禪境景觀》追隨歷史文化的足跡,探索日本禪境庭園設計緣起

日本禪宗寺院的特點

池塘與橋

日本庭園、寺院中的池塘通常被稱為“放生池”,放生池是將魚放生的池塘,體現了佛教戒殺護生的慈悲心懷。

有些池塘也有著特別的意義,象徵從世俗世界跨越到涅槃境界——涅槃是滅除貪慾、嗔恨、魚池、是非、煩惱、獲得不生滅,圓滿光明的世界。

《日本禪境景觀》追隨歷史文化的足跡,探索日本禪境庭園設計緣起

▲東福寺“三門”前的水池象徵人類從愚痴的痛苦中解脫,走向開悟成佛之路。

《日本禪境景觀》追隨歷史文化的足跡,探索日本禪境庭園設計緣起

龍門瀑與鯉魚石

在日本禪宗庭園中,經常會看到枯瀑布石組下有一塊鯉魚石(取鯉魚跳龍門之意),這種瀑布被稱為“龍門瀑”。“鯉躍龍門”是中國古代的傳說,指春季黃河中的魚群在龍門逆水而上,形成跳躍的群體。據說,鯉魚跳過龍門就會化身成巨龍。

《日本禪境景觀》追隨歷史文化的足跡,探索日本禪境庭園設計緣起

須彌山

古印度宇宙論認為,世界的中央有一座山,這座山就是須彌山,其周圍有八山、八海環繞。這種世界觀被印度教和佛教借鑑,很早就已傳到日本。須彌山的象徵含義有時比較隱晦,許多寺院保持著在庭園中放置一塊須彌山石的傳統。

《日本禪境景觀》追隨歷史文化的足跡,探索日本禪境庭園設計緣起

▲日本西部益田市的萬福寺庭園內,須彌山通過小丘頂部的小石塊來表示,凸顯它的遙遠,前景中平整的方形石塊是禮拜石,右側設有一個枯瀑布石組。

三尊石

自古以來,日本人就崇尚將庭園中的石頭以“三”為組合進行排列,幾個世紀以來,這種排列方式逐漸演變成對主尊及左右兩脅侍組成的佛像形式——“三尊佛”的模仿。庭園中的石頭最終按三個一組排列,直接象徵佛教三尊。

《日本禪境景觀》追隨歷史文化的足跡,探索日本禪境庭園設計緣起

《日本禪境景觀》追隨歷史文化的足跡,探索日本禪境庭園設計緣起

觀音石與不動石

三尊石組在日本庭園中十分常見,但大德寺的若干庭園卻擁有更為獨特的由兩個石頭組成的二石組,寺院中的兩尊立石看起來像是祈禱的雙手,這些石頭被認為是觀音菩薩(慈悲的化身)和不動明王(真理的守護神)的象徵。

《日本禪境景觀》追隨歷史文化的足跡,探索日本禪境庭園設計緣起

鶴島、龜島與蓬萊仙島

在道教中,鶴、龜是長壽吉祥的象徵。日本民間流傳有“千年鶴、萬年龜、龜鶴延年”的說法,日本庭園中的鶴、龜的意象,在11世紀時已十分流行。成書於該世紀的日本現存最古老的造園專著《作庭記》主張“池應掘以鶴或龜之形”,那時候鶴、龜已經成為貴族庭園中吉祥的象徵,且以一種高度風格化的手法來表現。

《日本禪境景觀》追隨歷史文化的足跡,探索日本禪境庭園設計緣起

▲鹿苑寺(金閣寺)池庭中的龜島石組,通過一塊向上翹起的代表龜首的三角石來與一旁的鶴島石組區分,鶴島石組左側凹凸不平的石頭是著名的“九山八海石”,象徵須彌山及周圍的山海。

《日本禪境景觀》追隨歷史文化的足跡,探索日本禪境庭園設計緣起

▲西芳寺中的鶴島石組。

那伽(Naga),是從印度神話傳入佛教的一種人首蛇身的超自然神,它的外形酷似眼鏡蛇,有七個頭,是釋迦牟尼佛的守護神。佛教傳入中國時,印度的那伽被等同於中國傳說中的龍。在日本,“龍”主要具有佛法守護神的象徵意義。“龍”也是掌管下雨的神,於是人們便將龍與以佛法“灌溉”眾生心靈的佛教聯繫在一起。與“龍”有關的繪畫經常用來磚石臨濟宗寺廟的方丈與法堂,因為這裡是禪師向弟子傳授禪法的地方。

《日本禪境景觀》追隨歷史文化的足跡,探索日本禪境庭園設計緣起

▲龍源院方丈北庭中的石組與杜鵑排列在一起,形似一條“龍”——龍頭仰起,伸出的龍爪撥動著龍珠,遠處角落裡的是一棵鐵冬青。

《日本禪境景觀》追隨歷史文化的足跡,探索日本禪境庭園設計緣起

▲龍吟庵方丈西庭中的石組象徵一條帶角的盤龍,白川砂象徵海浪,黑砂象徵雷雨雲。

虎負子渡

這是一箇中國的寓言故事,有一隻母虎生了三隻幼崽,但其中一隻是豹崽,如果將它單獨與幼虎放在一起,幼豹會吃掉它的兄弟。一天,母老虎來到一條河邊,它必須帶著虎仔們安全渡河,但它一次只能帶一隻,而且不能將豹崽與幼虎們留在一起,。於是它先將豹崽渡過河,再回過頭來帶另外一隻幼虎,當她把第一隻虎崽帶過河後。她會將豹崽帶在身上,然後返回到第二隻虎崽那裡帶其過河。最終,它返回被留在原河岸的豹崽那裡,將它帶過河,虎與子團聚在一起。

大石塊周圍散佈著眾多小石塊的場景,會讓人聯想到“虎與子”的故事。

《日本禪境景觀》追隨歷史文化的足跡,探索日本禪境庭園設計緣起

(本文選編自《日本禪境景觀》)

購買本書,請點擊有贊築夢生活美學館:https://h5.youzan.com/v2/goods/2x93emzwj87p9

有贊微商城築夢生活美學館

郵箱|[email protected]

官網|www.zmmlxc.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