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网上关于诗词创作的新韵、旧韵之争你怎么看?

赵宋


关于网上诗词创作的新韵旧韵之争,暂时没有确定的结果,而且会长期争论下去。我个人认为,其实也不要去过于争论,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时代总是向前发展的。用哪一种韵随个人喜好,不能厚此薄彼。

旧韵已经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了,唐诗宋词都是用旧韵,就是说,旧韵肯定不能丢,那是中华的传统文化精髓。但是,旧韵也不止一种,律绝通常用平水韵。而平水韵是北宋时期的韵书了,一千一百年了。许多字的字音古今变化较大,比如“斜”字等。另外平水韵很窄,比如上平之“一东”与“二冬”等,现在看来,完全没有什么区别的。最麻烦的是入声字,普通话中已经不存在入声了,单独去背几百个入声字,拗口,只能从古诗词中去慢慢体会。

填词通常用词林正韵,清朝人编的,也有三百年以上了。词林正韵基本上按照平水韵为准,将一些邻近的韵部加以合并。词林正韵较之宋本《广韵》和《佩文韵府》宽松全面一些,广受欢迎。

旧韵是逐步完善和发展的,为什么不能接受新韵呢?现代人说普通话,新韵按普通话编辑,有何不可?继承的是格律这种体裁形式,创作出意境优美的作品才是我们争取的方向,为何要在用韵上浪费时间呢?双轨共举,并行不悖。


绮阁书生


不少朋友以新陈代谢、与时俱进作为支持新韵的理由,以为用韵只是解决诗词压韵的工具,怎么顺口、怎么方便就该怎么用。这是一个相当大的认识误区,忽视了韵的本身就是个系统理论问题。



无论是《平水韵》还是《词林正韵》,并不是根据古人讲话发音来规定的,而是理论研究出来的。旧体诗词的韵,本身就是一门系统严谨的诗学理论。依据现代汉语拼音,来搞一个所谓的新韵以取代旧韵,本身就是不懂诗学、不谙诗史的肤浅之见。



比如,元代初年编印的《平水韵》,其实是唐人用韵的梳理集成,之后的明清两代包括民国,一直在沿用。这一千多年间,语言发音习惯不知改变多少,但诗韵没改。说明什么?诗韵本身就是一个固定的约定俗成的纲领性规制,写诗的人应该尊崇它,而不是要它来迁就你。



旧体诗韵无疑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已经深入到中华文化的血脉,不可擅动,更不可轻废。新韵写诗,也许是方便一些,但写出来的诗真的是不伦不类。所有以旧体诗韵不方便为由呼吁新韵的,大多是没有研究过古体诗、不愿认真学习旧体诗论的懒人、狂人、急功近利之人。



抱庸浅见,一家之言,问候朋友。


抱庸斋主


新旧韵之争,具体什么时候开始不得而知。之前在些诗词论坛中也没有看到今天头条发生的此类事情。因为在诗词论坛学习古诗词者明白是承袭古人之法,自然是要用古韵。学诗入门需正,励志需高,要学就学大家,名师指路方能出高徒。入门不正,起点不高,可想而知……。如果王力启功之类大家的言论都具说服力,请问当下还能相信谁呢?总之不管谁用不用新韵,笔者始终只用旧韵。那些讽刺用旧韵的人,看看说的话前后是否矛盾,承袭古人之法怎么就思想迂腐顽固不化了,若按照这种逻辑,那些反对旧韵的人还写什么旧体诗,干脆不要平仄不要押韵学新诗岂不更于古人的思想占不着关系。

突然想说些题外的话,当初一些人一味的全盘否定旧文化,可时至今日又要复兴传统文化,到底谁错了?中国人素质于历史和战争有着直接的关系,读过书的人可能在言行举止上有所捡点,没读过书的人并不知道什么言行举止是不合时宜的,大大咧咧作风惯了。在很长一段历史中,没读过书的人很多,为了文化知识的普及,就在文字上动力手脚,顺应时代发展应运而生出简化字,时至今日文盲已去大半多,才发现诸多弊端,又开始提倡恢复繁体字。繁体字是书写麻烦,这不适合做教材学术研究就有些想不明白。香港和台湾承袭了繁体字,他仍然用繁体字做学术和教材用书,他们在文化上是退步了还前进了呢?日后长久这样下去,会不会像韩国人一样读不懂自己的历史文献呢?


西樓月滿堂


我写诗的时候用的是《平水韵》,写词的时候用的是《词林正韵》,从来不用什么《中华新韵》,这只是一个个人习惯而已,并不代表我反对新韵。

我国现在实行的是新韵、旧韵双轨并行制,今不碍古,古不妨今,井水不犯河水。我觉得没必要争来争去,非得一较高下,拼个你死我活才行。


新韵、旧韵,互有优劣,都有很明显的缺点。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取消了入声字,用旧韵写出来的诗词在今天不押韵了,旧韵不能够与时俱进,新韵应运而生。可是新韵太宽泛了,而且存在明显的不合理。破坏了平上去入四声的完整性,写出来的诗词不伦不类。


新韵不完善,旧韵不完美,所以新韵旧韵还将长期斗争下去。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有江湖。除非有一天,国家出台政策,规定小学初中高中写古诗词必须用《中华新韵》,那样的话,用不了60年,新韵就将完全取代旧韵,不用天天争斗了。





新韵旧韵之争,就好像当年的汉字繁简之争。当初,蒋介石想推行简化字,遭到了国民党元老的强烈反对,只好作罢。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大力推行简化字,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如果国家强烈推行中华新韵,也会大获成功的。

中华新韵的缺点太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主要是因为我国的音韵专家少之又少,部分人自己都搞不明白音韵,又怎能科学划分音韵呢?部分专家不过是为了骗取国家经费而已,草率地整理出十四韵,又改为十八韵,改来改去,专家的水平令人质疑。



新韵旧韵没必要争,新韵写新韵的诗,旧韵写旧韵的诗,习惯不同而已,互不相干。我就是这么做的,偶尔用平水韵写一两首小诗,偶尔也会浏览几首标注为“中华新韵”的绝句。


层城鵷雏


新韵,旧韵,平水韵。汉文化几千年,或一万年,人世在变,语声在变,有自然变,也有人为变,文化从语言语音之声到文字记载遂渐润色丰满之色,再由声色显现文字,诗文之意境。即至高境界,形成古今韵律,如要规定某韵为永恒不变,那还会发展么?世上裉本就不存在永恒的事和物,包括君我,日月,还有今天和昨日。

然而,树高千尺,其根蔓延入地,如若水土浅薄,自然灭亡。水土肥沃,根深无惧风和雨,日益壮大而久长。不是么?汉字,汉文化之根,诗文,汉文化之花与叶,声韵,意味在其中也。犹人之根为骨,皮肉毛发人之外表,而灵魂才是人的必需。

故声韵之争,犹人之灵魂之二性,有不可见,无亦无解,不是么?.








三月二十


应文小姐、半坡222等好友邀答:

在宋词中,有一些词牌是例押入声韵的,也有一些我们非常熟悉的词作,如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苏轼的《念奴娇•大江东去》等。其选押入声韵。



我之所以用此两例起文,是想让在讨论争执前,先弄明白,我们写诗词为什么要依韵律。

依诗词韵律创作,目的无非两种,其一便是使作品具有韵律美,其二便是让韵律为主题服务。就如上述两词,之所以其选押入声韵,是因为入声字相对短促的发音,可增强句子的力度。

我相信任何一个合格的创作者,写诗词的目的都不会是为了迎合新韵或旧韵。对于他们来说,用什么韵书,绝非创作的关健。他们都会在相应的框架下,选用到合适的韵字去表达主题。



但就初学者而言,我建议先学平水韵,因为你将阅读到的诗词,可能全部都是依平水韵创作,而你又必须从这些作品吸取养份。再之平水韵已经过了历代诗人的创作实践检验。产生的困惑会小一点。待你充分了解平水韵的优点缺点时,如真觉不堪,再转用新韵不迟。

毕竟,只有充分了解和熟悉一样事情时,我们才有资格去支持或反对。

网络上的争执,大可一笑而过。我说过,这年头一切与诗歌相关的热点,其实与诗歌都没有什么关联。一首好诗问世不会热,热的是余丽华骂李敖。同样,新旧韵的争执和诗词创作也没有什么关联。写诗的还在坚持每日写诗,争执的还在坚持每日争执。


筱静随笔


不管新韵旧韵,只要是有意义的好诗词都值得大家品味。看诗词如果只盯着韵部看不是跟坐井观天一样吗?每一个人诗词作者都有自己的用韵喜好,这个也去拘束别人无异于封建社会的裹脚布,三寸金莲真的美到可以摧残妇女吗?

生活在二十一世纪,智能时代的人为什么还要抓着小辫子在那里做拉据之战。没有韵书词谱格律之前,古人之诗词难道就没有韵味之美?每一个人时代的产物都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一部韵书真的就搜尽天下之韵美了吗?一个编写者的精力是有限,他是无法搜尽天下之诗词,更无精力罗列完美的韵书。新韵也好,旧韵也罢,都只是为了合乎韵之美,但真正的诗词之美真的只用一个小小的韵味来概括不成,那诗词创作的空间也太狭窄了。

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对生活也有不同的爱好,要表达的情感也各不相同,怎么可以千篇一律去复制没有感情的文字。古代可以百家争鸣、各领风骚,新世纪难道就不可以百花齐放,非要一枝独秀吗?

如果创作者连创作的自由也没有,谁又会以诗言志,以文传情?


菲儿


平水韵与新韵之争,是诗词协会主导出来的。俗话说:当断不断,必受其乱!看看今日的社会问题,好些都是双轨制造成的!

网上关于平水韵与新韵的争论,看似平水韵占了上风?实则是写诗填词的新韵诗词爱好者,选择不争论、不理你、漠视你、平水韵自己玩吧!这是真心话,固执的让人心痛心酸心累,作茧自缚!

想写就写,想让谁看?就想方设法让人家看得懂,这就是我的原则。


荞麦花991


旧韵,比如唐诗宋词,是把普通的东西用文字形势凝固成精华的诗句,提高了它的申美程度,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新韵,是把原本精华的东西,拖泥带水的淡化了它的价值。短短几个字能表达的东西,非要用一大堆文字来叙述。

不怎么喜欢新韵:字多,味淡。

但是,不管新韵旧韵,只要是内容健康的,都是时代的好韵,要取长补短,取其精华,即使作不出什么好韵味,也不要相互抵触,只要做好自己喜欢的韵,品好自已满意的味,就祘是为中国文化做了半点贡献了。


十里梅花香


现在,不少人喜欢诗词,也动手试着写诗词。

我也尝试过写诗,写来写去,总感觉有哪不对劲。

因为我写诗一是注重了情感的抒发,二是注重了压韵,是否符合诗的规格(新的现代诗),坦率讲,心里也没底。

也看了不少的诗创作,有的看着像顺口溜,有的看着像作文,无论如何,大家有积极性是个好的现象。

毛主席曾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了百花齐放,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思想。

我想:应该鼓励大家的积极性,在切磋中相互取长补短,在写作中不断求得进取。

思想活跃比僵化強,练着写,多学习,不放弃,收获的果实一定期待着你!努力再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