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你談談皮膚病的「忌口」

又給自己佈置了個大任務,希望能捯飭明白。

忌口一事歷史悠久,影響深遠,皮膚科的忌口更加為患者關注,恐怕80%的門診病人會問大夫關於忌口的問題。而不同大夫對忌口的把握也不同,所以病人得到的答案也往往莫衷一是,有時甚至出現兩極分化,有的主張啥也不用忌,有的主張高蛋白的全忌,叫人類變成食草動物。

野史中一則關於忌口的故事流傳甚廣:明太祖朱元璋當了皇帝以後,便加緊殘害開國功臣,元帥徐達患了“發背”(背癰,亦即數個癤子融合成一處疼痛斑塊),最忌吃鵝肉。因鵝為發物,易動火發瘡。朱元璋別有用心地賜徐肥鵝一隻。徐達明知其惡意,但又不敢違君之命,只好當場吃下。不久,徐達“發背”擴散而亡。雖然可信度不高,但是該傳說頗有受眾,甚至連吳晗如此明史專家都將此事信誓鑿鑿的寫入《朱元璋傳》中,可見“忌口”與"發物"這兩個概念多麼深入人心。

跟你談談皮膚病的“忌口”

 那麼,什麼叫“發物”。在古代有多種解釋,但顧名思義,“發物”是可以引發疾病或導致宿疾發作或加重的食物。 據《本草綱目》記載:食物,其性味皆與藥物一樣,有“寒、熱、溫、涼”之四性;“辛、甘、酸、苦、鹹”之五味。因此我們應根據病人的情況,選擇對治療疾病有利的食物,規避可以引發疾病或導致宿疾發作或加重的食物,也就是規避發物。 所以,所謂傳統意義上的“忌口”,應該是從中醫角度、基於中醫理論提出來的。中醫雖然博大精深,但是因為主觀性太強,個案居多,大樣本隨機對照雙盲實驗基本見不到,所以中醫給出的忌口方案肯定不都是值得推敲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方案,往往是不同的門派代代相傳的“經驗”。譬如前面故事中提到的“鵝為發物,發背者吃了會導致病情加重”這一結論,應該是基於大樣本隨機對照雙盲實驗(該實驗非常複雜,大概意思就是:譬如選取1000位患“發背”的病人,採取隨機分組的方法分成兩組,一組給食用鵝肉,一組食用一種無任何作用的“安慰劑”,當然實驗者和被實驗者都不知道吃的是什麼,過1--2周觀察結果,揭盲後來進行比較,看看食用鵝肉那一組是不是顯著性地病情加重了)才令人信服。如果單純就是徐達一個人出現吃了鵝肉疾病加重的情況,很可能是很多偶然因素導致的,該結論就不能成立。 
跟你談談皮膚病的“忌口”

 我接受的是西醫教育,接受大樣本隨機對照雙盲實驗得出來的結論比較容易,對於中醫提倡的忌口,我一定要試著用西醫的理論解釋通了或者要親身體驗“神農嘗百草”才能信服,當然親身體驗只能適合於個人,不值得推廣,但是對個人是有效的。 目前我所掌握的西醫理論支撐的忌口有下面這一些: 1、魚、蝦、蟹、肉、蛋、蘑菇、草莓、茄子、竹筍、菠菜、蘋果、李子、酵母、酒、水楊酸和檸檬酸等食品添加劑。上述食品可以直接導致機體內的肥大細胞脫顆粒釋放組胺,從而導致蕁麻疹的發作或者溼疹、皮炎的加重,所以瘙癢性皮膚病患者儘量少食用上述食品。但是切勿一概而論,完全都忌,以自身的體驗為主,要不然草也沒得吃了。 2、香菜、芹菜、茴香;柑橘、檸檬、酸橙;無花果;野生油菜、芥菜;灰菜、甜菜;木耳、香菇;胡蘿蔔、小白菜、蘿蔔葉、莧菜、菠菜。上述蔬菜含有呋喃香豆素,能導致光感性皮炎和日光性皮炎的發作和加重,所以光感性皮炎和日光性皮炎的患者需要忌口。此外,泥螺也會有上述功能,也得忌口。 3、甜食、動物脂肪類、油炸食品、辛辣食物、烈性酒。以上會引起皮脂腺分泌旺盛,導致痤瘡和毛囊炎、脂溢性皮炎加重,所以痤瘡和毛囊炎、脂溢性皮炎患者得忌口。 4、酒渣鼻患者需要忌食辛辣食物,因為會引起毛細血管擴張,導致病情加重。 至於中醫角度的忌口,推薦大家讀讀河南省中醫院劉愛民主任醫師的有關論述,檢索了好多,覺得他的理論聽起來有些道理。(當然要做好下面所提的中醫辯證,需要中醫基礎;其次,關於色素性皮膚病的忌口,他依據的也是西醫理論) 

1. 過敏性皮膚病:此類皮膚病包括:急慢性蕁麻疹、溼疹、各種皮炎等。這些疾病都屬於變態反應性疾病,而異體蛋白往往是導致過敏的原因,所以,建議不吃或少吃魚蝦蟹、海鮮等。此外還要根據患者的中醫證候確定需要忌食的食物,如果屬於熱性證候,辛辣之類的酒、辣椒、油炸食品、牛羊肉、海鮮等建議不吃;如果屬於體內蘊溼者,肥膩、紅薯、芋頭之類最好忌食。

2. 色素性皮膚病:此類疾病包括:白癜風、黃褐斑、雀斑、黑變病等。此類疾病的病因尚不清楚,不少患者聽某些醫生說,白癜風要忌食番茄、茄子、蘋果等含Vit.C高的食物,其實這是一種過於擔心的偏見。我們知道,白癜風的發病與Vit.C沒有任何關係,擔心這麼微量的Vit.C會導致白癜風白斑更白或擴展,是沒有依據的。還有,民間傳言,患者斑、雀斑等色素增加的疾病不能吃醬油、醋等,也是沒有依據的傳說。醬油主要成分是大豆,含有多種氨基酸,在製作過程中還會產生有機酸,這些有機酸可能會有淡化色斑的效果。食醋主要含醋酸,也可以淡化色斑,所以黃褐斑之類的疾病不用擔心醬油、醋加重疾病,尤其是醋還可以淡化色斑。黃褐斑之類的色素增加性疾病,建議多吃醋、番茄、蘋果、獼猴桃等富含酸和Vit.C的水果、蔬菜,有一定的祛斑效果。另外,黃褐斑患者應當忌食無花果等具有光敏性的食物,否則會加重色斑。

3. 紅斑鱗屑類皮膚病:此類疾病包括:銀屑病、玫瑰糠疹、扁平苔蘚等。按照中醫理論,此類疾病多屬於體內蘊熱導致的,建議忌食辣椒、白酒、牛羊肉、海鮮等。銀屑病的中醫證候比較複雜,若中醫辨證屬於虛寒者,可以適當吃一些牛羊肉。請聽從醫生的建議。

4. 脫髮類疾病:此類疾病包括:斑禿、脂溢性脫髮等。通常,發病早期多屬於實證、熱證,應當忌食辛辣食物,到了後期,若中醫辨證屬於氣血不足或肝腎不足,則建議適當多吃核桃、大棗、羊肉等,有的還需要適當飲酒,最好是黃酒,具有溫經活血,啟竅生髮的功效。

5. 毛囊炎類疾病: 此類疾病包括:痤瘡、單純性毛囊炎、膿皰瘡、癤腫等。此類疾病多屬於實證、熱證,應當忌食鵝肉、白酒、辣椒、牛羊肉、大蒜等。

中醫有中醫的體系,西醫有西醫的理論,最好的結果是兩者相互促進、相互提升,就像我們的屠呦呦團隊所做的一樣,我們可以把中醫的忌口用西醫的方法來加以檢驗,以驗證其準確性以及內在的機制。其實近幾年也有很多突破,譬如科學家發現人類的感覺神經存在溫度敏感的瞬時電位(TRP),辣椒素(紅辣椒的主要活性成分)可以激活TRPV1產生燒灼性疼痛、辛辣感和瘙癢,這就很令人信服地解釋了吃紅辣椒可以使人瘙癢難耐的現象。

跟你談談皮膚病的“忌口”

跟你談談皮膚病的“忌口”

現在想來:“民以食為天”,每個人出生以後都得通過攝取各種食物來成長,食物在給人類提供營養和滿足味蕾快感的同時,肯定也作為一種“異物”,給人的機體帶來各種傷害,人類在如此糾結的矛盾伴隨下一步步走向疾病、走向衰老直至死亡。這,是一個死結。

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病從口入”,一要講究一個度,再好的東西也不能暴飲暴食;二要講究細心總結,如果吃了某一個食物病情加重了,要是連續多次都出現這種情況,那就得忌口,如果是偶然巧合,則不需要忌口(或者,如果懷疑某個食物是發物,可以先忌口2--4周,如果忌口後症狀改善再食用復發或者症狀加重,就說明該食物對你而言是發物,如果忌口後沒有明顯改善再食用也沒有反應,則可以排除);三要講究一般規律,就如上面所提到的;當然最重要的是因人而異,區別對待,不能人云亦云,不能兩極分化

醫學相較於其他學科,有更加多得多的未知,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希望中國湧現一個又一個“屠呦呦”!

據皮膚大夫王振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